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章 赵构再议登基 (第1/1页)
杨钦看到的是京畿路,百姓们安居乐业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老人们在村口的大树下闲谈,壮劳力有的去了工赈监,有的在田间务农,有的去了河间军营,而小孩遍地跑,好不热闹。 在起事之前,他杨钦也是个普通的百姓而已,他知道现在的一淮两湖是何等的模样。 百姓种地跟偷偷摸摸一样的种,因为你一旦在水田里插秧,就代表着无数人蜂拥而至。 有村里的恶霸,乡里的经纪,有城外的流匪,有城中的帮派,有城里的员外,还有皇帝的赋税,蜂拥而至。 这就是现在富裕的江南,已经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 而员外们搂着瘦马上下其手的时候,杯中是酒,盘中是rou。 所以钟相提出来的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 一喊出来,几乎所有的百姓都云集而响应,没有响应的,只是不知道而已。 所以他答应了李纲的劝降,而且揣着一兜子的铜印,准备回去就劝降所有的义卒们。 “若是杨幺怀疑北地的均田是否为真,你就带同乡回去,带回去二三十个一起回去,这么多同乡,同时作证,他杨幺再不信,就亲自到这边看看。” “若是杨幺怀疑官家的决心,你将诏书和铜印交给他就是。他是个聪明人。” “钟子昂是你们的太子,官家都留了他的性命,还把他留在了汴京城里,继续之前工赈监的队正。” “官家是仁善的,特别是对百姓。” 李纲笑着对着杨钦说道,顺便打开了牢房的大门,说道:“好了,现在门开着,你出了门,我也管不住你。但是今日所言句句肺腑之言。卿某要自误。” “即使有百万之众的方腊,到最后,也是落了个惨淡的下场,望卿好自为之。” 等在大牢之外是钟子昂和他们的同乡,除了钟子昂以外,剩下的人,都是当初那三百人的勤王军。 杨钦走了两步,回头给了李纲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说道:“相公大恩,此生没齿难忘。至于劝说杨幺归降之事,某一定尽心尽力。” “你应该感谢的是官家,而不是我。如果官家不赦免你们。我也无法放掉你们。”李纲摇了摇头说道。 杨钦对着皇宫的方向磕了一个头说道:“叩谢官家。” 杨钦站了起来,带着二十多个人,对着李纲说道:“李相公,某这就去了。若此去,云梦泽之事平定之后,某一定结草衔环,报答相公大恩大德。” 杨钦以为是李纲在官家面前求情,才求来了钟子昂未死,才求来了招安的机会。 但是,李纲却知道这事,他的作用其实很小。 关键还是官家心怀仁善。 钟子昂对那个什么楚国的太子之位,其实根本不感兴趣,他的父亲称王称霸,他一点都不知晓。 但是他却可以理解父亲的行为,南边的百姓真的要活不下去了。 “若是事不可成。就带着父老乡亲来河北等地吧。河北之地四处都是沼泽滩余,官家正在组织人手填坑,虽然辛苦了点,但是没人苛责。”钟子昂对着杨钦说道。 “公子保重。”杨钦告辞,带着二十多个人离开了汴京,向着洞庭湖而去。 而此时的赵构,也知道了赵桓对杨幺等人的安排,还有对他求将没有任何回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