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三章 周文武王,人族大逆! (第1/1页)
“历代百晓生,皆以收集江湖隐秘为使命。 而历代百晓生,每一位,都有着自身独特的身份,用以辅助自身收集情报。 例如我,就是以说书人的身份行走世间。 而武帝时代的百晓生,则加入了小明王麾下的青龙会之中,成为了四管之一。 而这人皇之祭,与天子之祭,正是我于一本古籍之中,所探寻到的惊天大秘。 本以为,这隐秘会随着我直至死去。 却不曾想,这惊天大秘,竟有朝一日,从浩瀚古史之中走出,将在我眼皮子低下,再次重演。” 百晓生望向身后的大汉,心中一叹,这就在历代百晓生所收集的隐秘之中,都算的上是绝无仅有的惊天大秘。 竟然,只换了一个人的命。 都说人命无价。 可卖命买命之人之事,多如浩瀚烟海。 若不是是在自家店里出事,他不愿让这隐居之地置身江湖纷扰,再加上种种考量。 百晓生,绝不愿将如此大秘,和盘托出。 百晓生眼神波动,传音入密道:“世人皆颂秦皇武帝,一为武祖,一为武帝。 前者遂古之初,传下武道。 而后者披荆斩棘,开创新武,欲使天下苍生,人人如龙。 可浩瀚人道,绵延无尽。 武道的的确确是秦皇之时现世。 可武道之前,人族无有伟力在身,如何纵横蛮荒,传下香火? 这个世界,从没有这么简单。” 媚赤行挑了挑眉头,有些烦躁的说道:“本座是想听这次封禅,陛下的天子之祭,与人皇之祭,究竟有何区别,不是听你来讲故事的。” 百晓生微微一笑,轻声说道:“妖龙王莫急。 这天子之祭与人皇之祭的区别,与我所说的上古往事,有着很大的关系。” 言罢,百晓生清了清嗓子。 可惜手中并无醒木,也无清茶。 若不然,以说书人为外皮掩饰的百晓生,真真与酒楼之中的寻常说书先生,一般无二。 眼见此状,媚赤行不耐的心情,也稍稍平静。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若是自己是那位高居天下至高之处的陛下。 自己对卖主求荣之人,绝不会有再多一分的信任。 现在自己对于那位陛下而言,还算是有用之人,所以那位陛下会将他们封为八部天龙王。 可是一旦玉宇澄清,山河重整之后。 想都不用想,就是狡兔死走狗烹之举。 不仅他们,就连那位给了那位陛下翻盘之力的大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帝王心性,不过如此。 那位的心中,不仅仅不允许天下苍生,人人如龙的新武。 就连门派之间,代代相传的旧武,这位陛下都不想留下。 这次是焚书坑武。 下一步就是先诛少林,再灭武当。 天下皆是凡夫俗子,民智再被掌控。 明皇锁死所有上升渠道,再证无缺天人,就可万万世永坐天下之主! 若是此时,能够知晓那位的一些隐秘,说不定,在将来的那场大屠杀之中,还能够把自己摘出去。 至于之后是做狗还是做人,都无所谓。 只要能够活下去,一切都无所谓。 百晓生瞥了媚赤行一眼,见惯人心的他,不难猜出其内心在想什么。 若不然,百晓生掌管天下诸多隐秘,为何他偏偏以这一大秘,来做以交换。 “相传,这方世界,在秦皇立下武道之前。 曾有诸般大道现世。 那传说之中的诸天仙神,也如同凡人一般行走于世间。 彼时的九州,比之此时,天高万万丈,地厚亿万里。 妖佛,各居其位。 彼时的世界之中,如今的武道天人,随处可见。 哪怕是天人之上的绝代仙神,也不乏其踪。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今世界之中天地灵气暴涨,练神大宗师屡见不鲜,与其说是世界的晋升,不如说是世界的复苏。 复苏至,远古之时,人人生而先天道体,一气自足,乃至生而神圣,寿元无尽的古老洪荒。” 百晓生随时传音入密,眼神之中,却满是向往。 人人生而长生,无需为寿元桎梏而烦忧,那样的大世,对任何凡人而言,皆是莫大的诱惑。 百晓生虽然是练神大宗师,rou身早已超凡脱俗,可距离寿元无尽的之境,差的又岂是一点半点。 心中激荡,可想而知。 百晓生心中有风雷,目光之中,神光闪烁,传音入密道:“而人族,在这样的大世之中,本应当是卑微如泥土。 凡人岂可与争辉? 可我人族先贤,偏偏就在先天神圣,洪荒异种之中,生生地将人道大势,托举而起。 天地之间,人族永为天地主角。 百二十年前,天道意志复苏,降临天下第一小明王张无忌之身。 从而使得张无忌能够在彼时的世界之中,突破天人之境而滞留此界,成就陆地天人。 那时的天道意志,欲行天道压倒人道之举。 武帝之所以能够逆天而行,胜过天人至境的天道无忌,也有一部分,是因为此事。 人族永为天地主角。 人道永为万道之首。 天道欲要压倒人道,自然要受到人道的阻击。 彼时天穹之上,有诸多游侠儿亲眼所见,煌煌人道,凝聚成型。 我百晓生一脉的隐秘之中,也曾经记录了此事。 是燧人氏钻木取火,文明就此而生。 是有巢氏折枝筑巢,人族遂有领地之念。 是缁衣氏取蚕吐丝,遂有礼仪羞耻。 三祖之后,又有三皇。 天皇伏羲,与天地合,创出先天八卦,人道诞生,与诸天万道并立。 地皇神农,食五谷精,区分毒物药草,人族遂可休养生息,徐徐壮大。 人皇轩辕,执轩辕剑,斩九黎异种,魔神蚩尤,统合人族,高举人道于诸天之上,见证。 这些古史,本应被人族铭记。 可却失落浩瀚岁月长河之中。 若非武帝与人道合,怕是再无人知晓,我人族先贤,筚路蓝缕。 明皇也好,武帝也罢,若无三祖三皇,哪来武道盛世。 而天道人道之争,却绝不仅仅只有百二十年前那一场。 世人皆说武帝乃是秦皇隔代传承。 古籍之中,那位践行人道,与天道交征者,正是秦皇。” 百晓生深吸一口气。 将这压在心中多年的大秘吐出。 怎一个酣畅淋漓可以形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