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相聚 (第3/3页)
果不是父亲急着见到她,她便直接回了月夕院。这一片显得十分安静,台阶上残留的青苔露出了干涸涩味的一面,连飞鸟都不愿驻脚。一扇雕花的窗户下站着一个人,朝他们来的方向眺望着。树影婆娑间,有淡淡的阳光晒下。两人很快走到了书房的门口。 “月儿,你来了。”窗下的人不由自主地笑了。 “见过父亲!” 古月抬头,看向几年没见的父亲,见古行风的背脊有些佝偻,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仿佛在看到她后,才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一丝暖意涌上心头,父女两人对望着,浑然不觉古刚的悄然离去。 每年年底的时候,父女俩总要见上一面,但这三年来,一次都未相见。 这几年,古行风的隐疾不知不觉地加重了,后来,都不能亲自到白马寺去看望古月,而古月不想回府来过年,因此,三年未曾得见的父女俩,恍若隔世般的相望。古月心里其实很内疚的,好在看到父亲的面目还算清朗,内心才稍稍安定下来。 古行风的隐疾,是从十年前开始的,特别地令人头痛。发作的时候,他并不光有头痛的感觉,全身的骨头都会痛得不行,每一次像抽掉了所有的力气。古绥和家族中的长老们,都为他的隐疾感到叹惜。因查不出原因来,便无法治愈。他们只好每月给古行风通一次经脉,以这样的方式来减轻他的痛苦,同时,抑制病情的发展。好在这个办法还有些效果,古行风也坚持了下来。 “爹爹,女儿不孝,没在你身边侍候。”古月哀伤道。 古行风忙叫她进屋来说话。 “无妨!只要你没事就好。你可知道爹爹心里只有牵挂着你。现在总算回来了,一切都无恙便好,让爹爹也安心多了!” 听着这些话,古月眼圈一红,眼前的人当得起父亲两个字。古行风拉住她的手,父女二人坐了下来继续细谈。 古刚并未走远,现在的他,图得就是跟古月拉近一点关系,才好在她防不胜防的时候出手。要打听到秘籍的下落,也是一件难事。若是有必要的话,张氏可是支持他们两兄弟采取一些激烈的手段。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书房内谈兴仍浓。但古行风很快地意识女儿奔波了一天,这会儿也该吃点东西了。他在高兴之余,也觉得胃口大开。 “来人,传膳。” 书房外的守卫接到传唤,忙叫人去厨房拿膳食。古行风在南府里是没什么威信的人,但他身边还是留了几个有用的人,就连张氏也没法指使他们。 这会儿,古行风转身从书架后面的拿出一个盒子来,里边放着一条银色手链,他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来,显得真实又狡狯。让古月心里有些吃惊。 “女儿,这条手链好看吗?这可是爹爹提前送你的及笄礼!它可不是一般的凡物,你一定要把它收好了,千万别离身!” 古月喜滋滋地从他手上拿过手链来,仔细地观看。 手链的银色非常的靓丽,色泽光润,除了每年送往寺庙里的衣物,古月再也没有见过这么好看的首饰了。这根手链的样式,也不像一般首饰店里出来的东西。它是由一根银质软条和镶崁玉石连成的,中间一颗的凹槽上里是一颗扁平的玫红珠子,其形状像一把小扇子,非常的随意自然,扇形下方还有一个很浅的圆形凹槽,里边是空的。 她小心翼翼地戴在手上,那根银色手链的大小跟手腕完全贴合。大家都知道,许多高阶灵器是可以自动护身又能随意改变大小的。爹爹如此慎重地交给她,这条手链一定是一件宝物了。本来长得秀美如花的小脸上,有了手链银光的衬托,更添加了一丝娇媚。 古月的眼睛长得像生母红绵,头发乌黑而清亮,浑身上下有一种说不出的柔美。随着手腕上那层淡淡的银光漫延开来,女儿家的天生媚态自然而然地散开来。看得古二爷心中又是一阵感叹。自己的女儿终于长大了!该找个好人家嫁出去了。 这么一想之下,心中又有些酸涩。 女儿难得这么甜甜地笑一次。她的娘亲本是个出色的女子,拥有着一份得天独厚的容颜,如今可是把所有的优点都传给了女儿。而他的武学资质很平常,也是传给了女儿吗?古行风有些恼火,实在不愿意相信。真是让人欣慰又抱憾,唉!只要女儿一生平安幸福,他也有脸去见她的娘亲了。 “它是一个高阶灵器,可以保护你!女儿,只要父亲在一天,也会保护你的!”古二爷的目光里闪烁着坚定的神采。 古月很感动,轻声道:“爹爹放心!女儿就是嫁不出去,也会好好地守在你身边的。” “谁说嫁不出去!我的女儿是如此娇美如花的人,嫁个普通人的话,也能富足一生。爹爹自然不会让人瞧不起你。你就是不能习武,爹爹也会让人保你一生平安。”二爷说到这儿,有些激动了。 “好,女儿一定会好好活下去的,还要给爹爹敬孝呢!”古月认真道。 这时候,外面有人叩门进来,端来的膳食就有十几个,全都按着大小姐的口味来的。古月在感动之余,暗自发誓要守好父亲,不让张氏一家得逞。至于南府中的那些恶仆,不管他们的话有多么难听,她都当成是疯狗在吠。这个家,除了父亲和奶娘能让她有所牵挂之外,再无别的人了。当然,还有月夕院里的那个小丫头九儿, 九儿那是母亲留给她的小丫鬟,但她去白马寺并未带上九儿。一方面是怕九儿吃不了寺里的苦。另一方面,她要留她下来守院子,免得家里的东西都被人拿走了。过一会儿,等她回了月夕院,九儿见到她一定是欣喜若狂。 古月拿起一双筷子,微笑着慢慢吃将起来。接着,父女俩在饭后又说了一会儿话,喝了两盏茶,古月才依依不舍地告辞而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