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一回 战前互算多用计 (第3/3页)
建安三年七月十八,曹cao应田辰所请,在任城同田辰进行了一次密谈。这个事情是其他诸侯都不知道的。至于曹cao和田辰方面,也仅仅只有有限的几个人知道。 双方私底下达成了一个盟约,被后世称为‘三七盟’,意思是建安三年七月的会盟。而在后来,这个名称又被赋予了另外的一个含义,当然这是后话。 田辰和曹cao约定,不管哪一方受到其余诸侯攻击,另外一方都要无条件的进行支援和帮助,以维护天子,匡扶汉室。如此一来,双方就形成了一个对抗所谓‘衣带盟’的集团,互相扶持。 两人讨论了一番后续发展的一些可能性。觉得最坏的情况,莫过于袁绍在北,威胁青兖;刘备、刘表、孙策在南,威胁徐豫。算来算去,俩人都觉得自己这边承受的压力要大。 曹cao认为自己可能要面对袁绍和刘表的夹击,另外还加上了一个目前还上不了台面的刘备;田辰则认为会受到袁绍和孙策的夹击,也加上了一个刘备。反正不管怎么说,曹cao和田辰肯定都是会受到两面夹攻的境地了。而要是不想如此受气的话,那么双方就得联合起来,尽快打败诸侯联盟中的老大——袁绍。这样一来,其余那些泛泛之辈便都不在话下了。 而且,双方也都提到了一点,那就是联军作战,最怕的就是互相猜忌。田辰和曹cao都想到了用离间计去分化这几方诸侯。但如何行事,却只能靠奉天子而令不臣的曹cao。因为,田辰实在是有心无力。 曹cao也很痛快的答应了这个要求,并且在同田辰分别后,回到许都,立马就开始实施了。 曹cao的举动看似简单,实则非常的扎心。他向天子上表,言刘备乃汉室宗亲,皇室贵胄,乃当今圣上之叔,又在讨伐袁术的过程中立了大功,却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封赏。所以请天子下诏,让刘备由原来的豫州牧,实领荆州牧。而九江、庐江二郡,本就是扬州的管辖范围,所以让刘备马上交予孙策管理。至于说刘表,则因为天子登基后,一直没有遣使来许都向陛下问安道贺,实在没有做到臣子的本分。但毕竟乃汉室宗亲,着即卸任荆州牧,回许都就任宗正卿。 不得不说,曹cao这个招数阴险至极。轻轻松松就以朝廷的名义,对三大诸侯进行了一番挑拨。荆州那么肥的地方,你要说刘备不动心,那才是扯淡了呢。而孙策也是一直念念不忘江北之地,需要一个桥头堡作为逐鹿中原的跳板。而且,曹cao的这些意见都是以天子诏令的形式下发,给了这些人名正言顺的理由。 非要说吃亏的话,就只能说倒霉的刘表了。这位一直老老实实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不愿掺和争霸之事的一方诸侯,本来就与江东孙氏有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现在若是按照天子诏令去许都当什么劳什子宗正卿,那么辛辛苦苦打下的一份基业就拱手让与他人了。刘表怎么可能答应?但他不答应,那就是抗旨不遵,有叛逆之嫌。更何况,刘备那边已经得到了荆州牧的名号,不管他能不能掌握荆州,都会是一个非常不好处理的问题。 田辰得到这个消息后,对曹cao的安排竖起了大拇指。而且,贾诩和郭嘉两位大神,对此也都赞不绝口。这就是奉天子令不臣,或者挟天子令诸侯的牛X之处。简简单单的三份诏书,就把这三位搞的互相猜疑起来。 袁绍获知此消息后,召集手下开会讨论。手下谋士又一次分成了两派。一方以刚刚被解禁的田丰和一直反对出兵的沮授为首,继续坚持不能出兵的意见;一方以郭图和逢纪为首,吵吵着必须要尽快出兵。 袁绍被这些‘大贤’吵的头大如斗,不胜其烦,只好宣布过几天再议。 然而,以后的几次讨论,全都闹的不欢而散,也没弄出个所以然来。 直到建安三年十一月,袁绍终于做出了决定,传檄天下,发布文告,以获得天子衣带血诏为由,号令各方诸侯,一起出兵攻打曹cao。而且对于田辰一直‘摇摆不定’的暧昧态度,也做出了回应,明确告知田辰,要么一起打曹cao,要么陪曹cao一起挨打。 田辰自然非常强硬的拒绝了袁绍的要求,大义凛然的说,衣带诏难分真假,臣子安敢举刀兵。 于是,在建安三年十一月十九,袁绍终于出动大军二十万,陈兵于清河,磨刀霍霍。大战一触即发。 田辰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陪着大腹便便的糜贞在花园里散步。他只简单的扫了一眼,便把书信交还给了亲卫,淡淡的道,“将此交予贾公和郭军师,告诉他们,做好出征的准备吧。” “诺!” 亲卫双手接过信,后退三步,转身而去。 糜贞用手抚着自己的大肚子,面有惊慌之色的道,“夫君,又要打仗吗?” 田辰也伸出手抚在糜贞的手上,轻松的道,“贞儿只要平安生下宝宝便好,其余的无需cao心。少则半年,多则一年,之后青州就太平了。” 糜贞听完田辰的话,心中慢慢安稳了下来,她双手按住田辰的手轻轻放在自己的肚子上,坚定的道,“妾和宝宝,一起等夫君凯旋而回。” 田辰微微一笑,左手抚着糜贞的肚子,右手揽着糜贞的腰,抬头望向万里无云的碧空,心中暗道,“袁本初,对不住了~” 此正是:合纵连横各逞强,既要同盟莫相防。未战先算定机谋,双雄协力敌群狼。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从下一回开始,就是比历史提前的官渡之战了。希望众位看官多多捧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