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三章 我还是个孩子 (第1/2页)
重生农女喜种田正文第二百零三章我还是个孩子别说整个柳家屯,就算是县城里,除了有门路的人也不能吃这么全面。 一般人早上就煮伊特稀饭,热上几个窝头,再炒上一份不咸不淡的青菜,就能对付了。 现在的苏家,有荤有素还有鸡蛋,已经是大部人羡慕不来的。 用完早饭,时间还在,苏沫儿已经背上自己整理出来的包袱往外走去。 周氏跟着苏沫儿走出村子。 “不用送了,就是去县城而已。” “知道了,就送到这里。” 周氏应了一声停下步子。 苏沫儿带着金宝离开了村子。 金宝心情挺好的,离开村子去县城生活,大概是年少的女孩们共同的想法。 现在机会来了,不欢喜才奇怪。 “姑娘,您不想去县城吗?怎么瞧着不怎么欢喜?” “大概年纪大了,心也老了,总想在一个地方呆到老,不想动弹了。” “姑娘您在说什么胡话,您比奴婢还小上两岁呢。” “是阿,比你还小上两岁。”但是灵魂都已经成熟的可以当你.妈了。 “姑娘,您前几天不还想着去看看大周的风土人情吗?不是说人要走出去看看吗?现在只是去县城里,您怎么就这个留恋?” “因为你话太多了。” 苏沫儿心里的郁闷被金宝叽叽喳喳的声音给赶走了。 脑子里只有金宝说出来的十万个为什么。 走到县城,太阳晒着头皮,刺疼刺疼的。 “姑娘您要不要带上斗笠,这样凉快一点儿?” “没必要,走树荫下,住的地方很快就到了。” 苏沫儿回了一句,继续往医馆走去。 不到一会儿,就到了医馆。 医馆外头零零星星几个人走过去。 这么热的天,除了走街串巷的小贩,没人喜欢出来逛。 就算有什么需要的东西也不会去街上的铺子里,而是等着小贩手里拨浪鼓声音响起来了,推门走出去,称上二两的盐或者油,关上门继续往屋子里一躲,西瓜一吃。 “姑娘,县里人好少啊!” “傍晚人就多了。” 苏沫儿推开医馆的大门。 院子种着的药草没有人照料,怎么看都有些营养不.良的样子。 矮趴趴的匍匐地上,叶子倦倦的,苏沫儿回头看一眼金宝说道:“先去把卧房整理一下。” “晓得了。” 金宝应了一声,把手里提着的东西放在屋子里的桌子上。 推开院子里的井盖,提出两桶水来,拿着抹布擦拭花厅里的是桌子椅子摆件,地板。 花厅擦拭干净了就是耳房卧房还有客房。 忙活一通,停下的时候,肚子都开始咕咕叫了。 走出院子,发现院子里干干净净的。 跟刚进来的时候枯叶一层一点儿也不一样。 就连两旁的畦子里种着的不知道名字的东西都除草浇水了。 自家姑娘还真是不挑剔。 如果换成富户人家买了丫头,谁家主子会动手做这些呢,铁定都会交个丫鬟来干。 碰见这样能一起吃苦的主子,就珍惜吧。 可不是每个人都能碰见的。 说出去肯定会被人羡慕 苏沫儿把院子处理干净,看一眼走出来的金宝问道:“饿了?” “饿了!” 金宝点点头。 小院灶房还没有打理,里面连米粮都没有,想吃东西还得去外面,不仅金宝饿了,苏沫儿也饿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苏沫儿带着金宝往外面巷子里走去。 小巷子里做生意,都是做给周遭邻居的。这样的铺子能够经营下去,做出来的饭菜,肯定有独特的地方。 苏沫儿带着金宝走进去,瞧见里面零零散散坐着四五桌人。 苏沫儿走到一个空着的桌子上问道:“掌柜的呢,有什么吃的?” 一个妇人走了出来:“呦来了,瞧着挺脸生的,新搬过来的。我们这里有油饼,捞面,葱油拌面,杂酱面,rou包子素包子,小馄饨,鸡蛋汤,豆腐脑,炒荤菜素菜,凉拼。” 苏沫儿没有回应前半句问话,摸了摸肚子说道:“四碗杂酱面,两碗豆腐脑,素材荤菜各来一份。” “好嘞。” 妇人见苏沫儿点的多,乐呵呵往厨房走去。 站在厨房门口吆喝一声,里面的人应了一下。惹过上去,就开始做了起来。 不大一会儿,杂酱面就上来了。 随着杂酱面一起上来的还有一碗热水。 “两位慢用。”女人说了一句,又忙了起来。 金宝端着一碗面吸溜吸溜吃了起来。 瞧着似乎挺好吃的样子。 杂酱面想做的好吃,一看里面的酱,二看面条用的面粉跟和面的技巧。 这家铺子做的正好,面条劲道,酱也香。 苏沫儿吃了两口就喜欢了。 晌午人不多,苏沫儿点的菜不一会儿就上齐了。 荤菜是一盘炒酸豆角rou末。 素菜则是简单的清炒马齿苋。 凉拼就是黄瓜豆皮豆干。 苏沫儿吃的不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