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山河故人入我梦(5) (第2/2页)
不知若素说了些什么,惹得燕后哈哈大笑。 宫长诀看着这副画面,亦是动容。 燕后抬眸便见宫长诀站在门口。 燕后见了宫长诀,眸子笑得眯起来, “你这丫头,在大殿之上如此威风,竟也还记得来看哀家。” 宫长诀闻言,心上的沉重消散许多,她也笑道, “威风说不上,要倒霉了便是真,太皇太后未见到大殿之上剑拔弩张的样子,玉尘还能活着回来,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燕后用帕子捂着嘴笑,宫长诀明显感觉到燕后比之前爱笑了,眉目也比之前舒展了许多。 宫长诀的目光落在若素身上,大抵,亲子之间,就算不知道有血缘,就是这么陪着,就已经能感受到欢喜了。 若素带着了然的笑看着宫长诀, “玉尘公主,太皇太后天天都要念叨你为什么不来,您来了,太皇太后总算能放心了。” 燕后对若素笑, “就你会贫嘴。” 燕后又看向宫长诀,眼神中有些许严肃, “来,丫头,到这儿来。” 宫长诀走过去,跪坐在燕后身边,燕后拍着她的手道, “上次,杨元召你与楚冉蘅入宫之时,还有之前杨晟欲逼宫之时,有一个人来了这两趟,早已经猜到会有这么一天。” 宫长诀疑惑道, “谁?” 燕后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 “杨元召入宫那次,他虽然借此次进宫的机会,让百姓对杨元的反感与厌恶达到了顶峰,却也是早有担忧,他那时告诉哀家,让哀家一定要留心,虽然眼前赐婚于他与你,但往后,若是大事难成,这婚约说不得要作废的。哀家的旨意没有任何用处。” 这些话说下来,宫长诀已然明白,燕后说的人是谁。 燕后拍了拍宫长诀的手, “那时,哀家只是答应他,说只要你心里还有他,哀家就会一直为你们做这个主婚之人,哪怕是天下反对,只要你们好,那便是了。” “只是没有想到,他一语成谶,他说得果然没错,哀家的赐婚,也许做不得数,如今风波一来,已然没有办法挽救。” 燕后混浊的老眼闪烁着光芒, “后来,杨晟要逼宫了,他又说,关廷尉未有收服半数朝臣,这个时候,杨晟自是有一定自己势力的,若是此时杨晟逼宫成功,哪怕是逼死你,杨晟也一定会用这份势力逼娶,还请哀家届时,一定要帮他。” “而他求完哀家之后,立刻去寻了左家的长子,做出一副与郎中令勾结的样子,让杨晟知道,让其有所忌惮,不敢轻易动手。就算只有一己之力,他也成事了,杨晟果然畏首畏尾不敢再前进。” 燕后的眸中动容, “定王家的小子向来沉默寡言,少有情绪外露的时刻,他能这般委曲求全,为你做到这份上,已经是极不容易,不知道在你没看见的地方,他为你准备了多少,求了多少人护你周全,甚至都求到了哀家这个久居深宫,没有多少权力的老太婆身上。” “丫头,你要信他,这场风波你会平安无事。” 燕后看着宫长诀,认真道, “你也不要负了他这片心意。可好?” 燕后说了许多,字字句句,却都希望她选择楚冉蘅。 燕后亦是常人,不可能不担心宫长诀会在这场风波之中身不由己选择了旁人。所以,她选择将这些告诉宫长诀。 宫长诀明白燕后的意思,这般苦口婆心地劝说,她也懂那份心情。 燕后少年时有一个失去了再也回不来的心上人,燕后自然不希望她也这般遗憾地错过,所以一直以来,都在撮合她与楚冉蘅,都在这其中,劝说与引导。 不过是希望他们有一个好的结局罢了。 宫长诀握住燕后的手, “太皇太后,我会的,您别担心。” “此生已许定王,再难许他人,此身已许大周,绝不许西青。” 雕花镂空的屏障后的烛光微醺,透过缝隙撒在人身上,丝丝缕缕蔓延。 燕后抬手,抚了抚她发上的骨玉雕花玉簪,动容道, “好,这就好。” 若素在一旁,眸中亦有动容之色,二人一左一右坐在燕后身旁,虽身份阴差阳错,却到底是燕后的两个女儿常伴于侧。 楚冉蘅进门,便见宫长诀跪在北宫殿中,向燕后再拜,泪盈于睫。 燕后看向站在门口的楚冉蘅,楚冉蘅虽不知发生了什么,却亦跪下,与宫长诀对燕后再拜。 宫长诀起身,返身便见楚冉蘅,一身白衣立于夕阳霞色之中。 二人对视一笑,这场斗争与风波,才刚刚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