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独宠:皇后翻身把朕压_第九十六章 传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六章 传言 (第1/1页)

    中秋前夕,宫内开始紧锣密鼓地开始准备中秋晚宴。

    东北前线却传来急讯:大理寺卿叶芳洲在查案过程中坠马,至今昏迷不醒。东北方的战役再次打响,燕国越战越勇,齐国虽兵强马壮,但军心涣散,新来的将军又不懂得敌方战术,强硬应战,这场仗打的是异常艰难。

    萧承诩已经好几日没有合眼。

    他细细研究了这几十年来燕国的扩张历程。五十年前,齐国一分为二,盘踞在南方的被称为南齐,北方的则是北齐,南北齐大战,北齐大败,南齐统一大齐。

    现在的燕国皇室就是当年南北齐大战后,被流放驱逐的北齐贵族后人组成。南齐统一大齐后,北齐的这些后人便一直在北方苦寒之地辛苦耕作,大概是三十多年前,这些被流放的北齐后人重聚在一块开始建立政权,并且势力逐日递增,因为北方多战乱,因此大齐一直没有关注到此事。直到后面,这波势力将这些战乱的小国一点点蚕食,设郡建州,最后竟然统一了北方。燕国统一了北方后,国内依然很乱,当朝皇帝苏默登基后,设州牧,郡守,全国推行统一文字和货币,又广纳贤才,轻徭薄赋,很快燕国便平静了下来。

    燕国刚统一时只不过是一个处处挨打的小国,燕国打不过匈奴和大齐,只能向这两个国家纳贡,又不敢压榨百姓太多,于是整个燕国皇族都省吃简用。渐渐地,国家富强起来,开始往外扩张……

    既然是北齐后人,那么他们应该很想要夺回原来的土地。所以他们第一步就是对付大齐吗?

    荒唐,真是荒唐!

    慕容安的冤屈还未洗白,叶芳洲却出了事,其中很耐人寻味。

    萧承诩固然相信这是敌人为了防止叶芳洲查明真相使的伎俩,但同时有更多的人相信这是慕容安手下的人为了保全他而使的jianian计。

    不管怎样,这已经充分说明,有jianian细混到大营里了。

    接下来这步棋又该怎么走?

    萧承诩的脑袋很晕,他现在很想睡觉,但是最近发生的事,让他始终放不下心。

    晕晕沉沉中,他看到一抹丹红出现在自己跟前。

    “朕不是让你不要来了吗?”他俯在案前,闭上沉重的眼睛说道。

    “臣妾……放心不下陛下。”

    “放心,你哥哥的事情朕会处理好的。”萧承诩疲惫地说道,“你先回去吧,朕有些心烦。”

    丰南珠稍稍一愣,也没有多说什么,把手中的安神茶放下便离开了。

    其实她刚刚没想要问他关于她哥哥的事,她只是听四喜说最近天下不大太平,萧承诩日夜cao劳,精神不是很好。她担心萧承诩劳累过度,便想着过来看看,没想到萧承诩正在心烦,还误以为她是来问她哥哥的事。

    她本来想反驳的,但是看他真的很累的样子,丰南珠决定还是不要去打扰他。

    叶芳洲受伤,这绝对不是巧合。难道是他已经查到了什么,所以被人暗害?

    回来的路上,丰南珠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行至御花园外的走廊上的时候,她听见两个偷懒的宫女坐在走廊下的青石上窃窃私语:“你知道吗?这回靖安侯府摊上大事儿了。”

    “我知道,陛下已经将丰将军关起来了。”

    “如果只是打了败仗这倒没什么,可要是通敌,那就是满门抄斩的大罪……”

    丰南珠的脚顿住,悄悄地蹲下身子。

    “嘘,你小声点,这些被人听见是要杀头的。”

    “民间早就传开了,这回我出宫,听见大街小巷都在议论这件事。”

    “不是说是慕容少爷有通敌嫌疑吗?怎么又扯上丰将军了?”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只听到丰将军也有通敌的嫌疑。”

    “不会吧,要真是这样,咱们的皇后娘娘……”

    “可怜啊,丰将军这罪名一旦成立,娘娘可能会被废后。”

    那宫女不敢把“废后”这两个说出来,便用口语表达出来。

    为什么朝堂之事会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呢?丰南珠不解。

    按理说,朝政大事都是要严格保密的,就算是从东北方逃来的难民也绝对不会这么清楚慕容安“通敌”这件事。

    她之前也听清荷说过,民间早有慕容安“有二心”的传言,为什么朝内尚不知道,反而民间率先传开了呢?

    难道是有人在泼脏水,扰乱民心?这个传言又是从哪里出来的?

    丰南珠越想越觉得可怕,真相像是即将要浮出水面。

    她起身,匆匆离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