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9局秘案_第七章 风波骤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风波骤至 (第1/2页)

    石馆长讲到敦煌太守为汉武帝进贡小人儿的历史,我们多少有点出乎意料,海东青问客姐:“关于这段故事历史上有记载吗?”

    客姐回答道:“有。只不过是野史,而且多少有些出入。当时有一个西域进贡来的小人在汉武帝面前夸东方朔是三次偷王母娘娘蟠桃的人。东方朔在自己编的《神异经》中也写道,西北荒中有小人,长一分。其君朱衣玄冠,乘辂车马,引为威仪。”

    石馆长说:“是的,我也查到过这些资料,这可能就是这段历史的有力佐证。说实话,当初发现这段历史时,我也觉得是天方夜谭。后来在整理汉简时,接连发现这种记载这才引起我的重视。”

    “接连发现?”我们不禁有些讶异。

    “是的。一次发生在公元前5年,汉成帝时期,是条爰书,也就是司法笔录与口供之类的。那上面记载一位敦煌长史私通匈奴的罪状,证据是曾受贿匈奴的一件奇品,那件奇品就是一个小人,自称来自遥远的海边。后来那小人被正在修订《山海经》的刘歆借了去,为此爰书上也有刘歆的画押。”

    “刘歆?这个人我了解,古文经学的继承者,确是与父亲刘向编订了《山海经》。”我插嘴说道:“他还编制《三统历谱》,里面涉猎节气、朔望、月食以及五星等的常数和位置的推算方法,还有基本的恒星位置数据,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

    “而且在圆周率的计算上他也有一定贡献,推算的圆周率只略微差了0.01312。他与王莽早年交好,互为知己,刘歆曾利用自己经学领袖的身份为王莽大造舆论,王莽篡位后便任他为国师,后来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谋诛王莽,事泄自杀。”客姐也补充道。

    “是的,第三次记载就是跟这段历史相关。”石馆长继续讲道:“这次记载是在一条劾状上,发生在公元12年,也就是王莽新朝的第四年,一位敦煌的部郡国从事弹劾国师刘歆豢养怪异小儿,装神弄鬼。后来我查过相关史料,在《搜神记》中发现有这么一段:王莽建国四年,池阳有小人景,长一尺余,或乘车,或步行,cao持万物,大小各自相称,三日乃止。莽甚恶之。自后盗贼日甚,莽竟被杀。两起记载超乎寻常的吻合。”

    海东青心思敏捷,最先反应过来:“也就是说,刘歆谋诛王莽的原因可能与这些小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没错!”石馆长捋了捋思路,娓娓道来:“这还得从头说起,公元前6年,刘歆曾改过一个名字,叫刘秀,大家都知道东汉光武帝也叫刘秀。这难道是巧合吗?我不敢盖棺定论!网上曾有这么一段传言,说刘歆通过一本名为《赤伏符》的奇书推算出来一句谶语: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炎际火为主。谶语预示了将来一个名叫刘秀的人将会成为皇帝,于是,他把自己的名字就改成了刘秀。”

    石馆长说到这里,顿了一顿,继续说道:“这个网络段子或者不能让人信服,史学家称刘歆根本没有称帝的野心,改名是为了避汉哀帝刘欣的讳。但刘歆为什么谋逆,连王莽都不清楚,一直拒绝承认刘歆参与谋反的事实。后来我多方查阅资料,才找到了一点蛛丝马迹。史载:公元前26年,刘歆受诏与父亲刘向领校天禄阁秘书。也就是负责整理与校订国家收藏的书籍,这段时间他接触到了大量的稀有典籍,但在20年后,也就是公元前5—6年,他才脑洞大开有了大量的成果,其中包括《山海经》《三统历谱》《七略》以及“律嘉量”,一个圆柱形的标准量器。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突然变聪明了?又是什么在这段时间给了他神一般的启示?”

    石馆长知识渊博,旁征博引,我们听得入神,聚精会神等着下面的解说,只听他又讲道:“我大胆做了个假设,假如公元前5年刘歆借走的那个小儿是天外之物,是外来文明,就像我们常说的高智慧外星人,一切都迎刃而解了。也就是说刘歆接受了外来文明的启示,才有了后来的成就。而且在我看来,王莽根本不是网传的什么穿越回去的皇帝,而是他的国师刘歆成就了他,这也解释了王莽在位时所颁布的一系列超越时代的国策,比如土地和能源国有化、计划经济、禁止买卖奴隶、实行廉租房政策,这完全是社会主义这一套嘛。还有他还发明了比西方早1700多年的游标卡尺,懂得人体解剖。咱们现在回头再说刘歆谋逆的事儿,我推测肯定跟那些小人有很大关系,因为从搜神记中可以看出王莽似乎不喜欢他们,换句话说是那些小人想杀了王莽。”史馆长说到这里,心念一转,含蓄地笑了笑:“当然了,这些我都是胡乱揣测,可别影响你们办案哟。”

    “石馆长,您太谦虚了。我觉得您的这番说辞完全为我们点亮了一盏天灯。”海东青由衷地钦服。

    “不过,我有个问题请教,为什么这些小人总是出现在悬泉置?”我接口问道。

    “叶先生,你只要平心一想就想通了。”石馆长微微一笑,说:“悬泉置是什么地方?西域通往中原的第一个驿站。换句话说,只要有什么异物来到汉朝,首先发现他们的是这里的官员。依据这一点就可以推测出,这些小人一定是打西边而来。但有一点说不通,也一直困扰了我许多年,那就是残简明明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