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北京三天(二)外 (第2/2页)
。 习mama也就没有再多问一句: 她清楚明白珊珊的“脾气”—— 同一个问题,可以问她一次、甚至重复两次,如果她没有做出回答,那么基本上可以确定: 她是“默许”了。 谁要是“不懂事”,还要继续追问第三遍,甚至反复不停的“唠叨”不休,那她绝对就会“发飙”,事态就很难控制,场面肯定非常“尴尬”…… “我想去!” 文小风很认真,语气也很确定: “就去看一眼,耽误不了多少功夫,也就几分钟。” 一车人没有言语,车内再次恢复了寂静。 看着车内,“虚惊一场”之后情绪“稳定”的家人,身体也都没有什么大碍,而且对于他的提议也都没有“异议”,文小风当机立断,吩咐司机临时变更了“目的地”。 几个路口之后,“座驾”停泊在了距离“教堂”而且能够“停泊车辆”的路边,一行人下车,陪着文小风,来到了“教堂”广场。 王府井天主堂,俗称东堂,又名圣若瑟堂、八面槽教堂,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74号,是耶稣会士在北京城区继宣武门天主堂之后兴建的第二所教堂。 这是一座罗马建筑风格的教堂,是一座三层罗马式建筑,在建筑细部的处理上,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是中西建筑风格共融的典范,北京四大天主教堂之一。 建筑整体坐落在青石基座上,正立面共有三座穹顶式钟楼,楼顶立十字架3座,中间一座钟楼高大,两侧的钟楼和穹顶均相对较小。 教堂门前广场占地8000多平方米,广场两侧设有座椅可供行人小憩。 虽然身处闹市,却丝毫没减少它圣洁的气质。 一行人迈上几阶石梯,来到在广场中央,教堂大门正前方。 夜晚的教堂,广场上“门可罗雀”,偶尔有一两个人影,也不过是“顺道”路过的“路人甲”、“路人乙”,丝毫没有驻足留念的兴致,只顾着“风雪兼程”、埋头前行…… 此时,一行“五人”成了广场中央“名副其实”的“主角”。 雪,越下越大,漫天飘落的雪花,和文小风的“半个小指指甲”同等大小,随风飘扬,散落一身…… 文小风摊开手掌,仰面朝天,接住了几片雪花,他目光聚焦手心、静静的注视着其中一片外型较为完整的“花瓣”: 像一片模糊的水晶,反射着点点微弱的“荧光”;几个棱角慢慢“钝化”,“花瓣”的体型也随之收缩变小、变薄,直至“半冰半水”状态,前后也就不到半分钟…… “冰火终不能相容……” 文小风不禁心生感慨! 继而“反手向下”,甩了甩手臂: “冰粒”混着“水滴”顺势离手,伴随着“刮脸”的冬风,飘向远处…… “走了哥!” 珊珊感觉很冷,受不了了。 “来,我们来一张合影,” 文小风不愿意错过此时此刻的“风景”,挥着手臂示意“大家聚拢”。 “唉呀,好冷~” 习mama一方面也是心疼女儿,另外一方面,她也的确感觉很冷,双手插兜、头肩蜷缩于胸前; 文mama眯缝着双眼,双脚打着“寒颤”; 小宇倒还好,懒心无肠的、用脚背踢着天空飘落的“雪花”。 刺骨的风雪却并没有抵挡住文小风内心的“火焰”: 他“忽略”了当下的“寒冷”,忘我的沉浸在自己脑海里的电影情节画面之中—— 戚嘉再次抢婚教堂(《我的早更女友》): 在伴郎伴娘的帮助下,戚嘉抢在新娘之前穿上婚纱来到婚礼现场,重现了当年毕业典礼上的求婚场景。 刘翀很诧异戚嘉的到来,并又一次拒绝了她:“当初已经做了选择,又何必推翻重来呢?” 这一次,戚嘉改了主意: “我愿意跟你去任何地方!” 刘翀却说:“我不爱你了。” 面对前来闹场的前女友,刘翀做到了最大的尊重和谅解,眼中没有怒火,只有遗憾和不解,他的回答也没有抱怨,只希望她能放下过去走向新生活。 戚嘉你并没有你认为的那么爱我,因为你永远都希望我爱你多一些。 这个事实到现在你还没意识到,但我知道。 …… “对白”的两人,是曾经的“大学恋人”:戚嘉、和刘翀,如今的“陌路”…… 教堂:再怎么庄严神圣的地方,也会发生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 文小风不禁感慨: “问世间情为何物, 也不过是'一物降一物'。” 在戚嘉、和刘翀身上,文小风仿佛看到了自己和珊珊的影子: 文小风和珊珊也是大学同校同学,而且还是初中同班同学、前排后排相临的两个座位。 “两次命中注定般的校园缘分”,却没有能够让两人“走到一起”…… 然而如今,大学毕业十年以后的两人,已然结为夫妻,带着各自的老妈、兄弟,一同站在这里: 站在“戚嘉被刘翀”再次“拒绝”的天主教大教堂门前, 在“夜幕”的见证下、在“漫天雪花”的“烙印”下…… 文小风和珊珊却留下了这段“爱情”、记录下了这段“回忆”…… 文小风的内心,无比温暖…… “快点哥,我不行了~” 珊珊上牙床“打着”下牙床,浑身颤抖…… “好嘞~” 文小风回过神来,应声答道。 “咔嚓!” 伴随着手机“拍照”声响, 时空定格: 五人同框、哆嗦蜷缩、呲牙咧嘴、一团“乱像”…… 夜幕、飘雪、教堂、广场、灯光、五人…… “走,回家~” 一行人终于结束了今天的行程…… 文小风右手挽住珊珊的腰间, 珊珊双手插兜,埋头不语, 俩亲家挽着小宇的手,顶着风雪,相互簇拥着, 向着“家”的方向,走去; 向着明天的行程,走去; 向着“美好的婚姻生活”,走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