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五福字 (第1/1页)
“晚上多起来看看,别叫他们蹬了被子。” 几个娘忙躬应是。 “福晋放心,奴婢几人晚上轮流换岗,不会叫小主子着凉的。” 静娴点了点头才离开。 一场大雪过后,明显感觉到天气更加寒冷了。 就在这种冰天雪地中,小年夜到了。 过了小年,胤就被康熙老爷子叫走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写福字的环节,康熙老爷子怎么能放过这一群皇子阿哥们,自然是又都叫到了一起,凑堆写福字吧。 胤写的不快不慢,只稍稍落后于太子跟大阿哥。 等他写完,康熙老爷子过来看了看,“老四的字还是这么中规中矩,小时候还能看出点自己的意境,现在完全看不出来了啊。” 说完也不等胤反应,就径自走了。 胤这才惊觉自己藏拙的有点过了,康熙老爷子这是过来点他呢。 胤又拿了一张纸写了一个福字,他笑了笑,把这张纸折起来塞进怀里。 康熙看完了胤的字,又走到了老五后,老五从小跟着太后养大,小时候汉话都说的不顺溜。 康熙也是常常为他cāo)心,总算是他自己也知道努力,功课上刚开始跟不太上,后来晚上从来都很少有子时以前睡觉。 每天都自己学习到很晚,也就一年多的时间就跟了上来。 毕竟是自己儿子,虽然把他交给了太后抚养,但康熙对孩子那也是疼的,所以康熙老爷子对这些事都是一清二楚的。 看了老五写的,康熙老爷子又去看老七的字。 老七打从生下来,腿脚就不好。 从小康熙就心疼他,请了太医天天去给他推拿下针。 那么小的孩子,每天腿上扎着针,有时候自己就吓得哇哇大哭。 可是每次太医去,他都还是乖乖的把腿伸出来。 到现在倒是好多了,平时走路已经看不怎么出来了。 但毕竟是胎里带出来的,所以走的急了,或者跑起来还是看着会有些跛脚。 因为腿上吃不住劲,小的时候老七练习布库十分用心,总觉得自己努力练习就会有好的一天。 后来一天天的总不见好,这孩子还来找自己哭诉。 等再大一点,他就明白自己这是好不了的,也不再找康熙诉苦了。 可是康熙爷却更心酸,这么好的孩子,就因为腿脚不好,哎。。 至于老八,康熙老爷子转到他后看了看,老八这孩子聪明是聪明,就是太过圆滑。 不管是对着谁都能弯得下腰来,可是却真正少了几分皇室贵胄的气派,康熙摇了摇头,这孩子这字这么多年还是这个样。 这是老八想着法的跟自己近乎呢,康熙老爷子自然知道,可是就是因为这样自己才跟他处的不近。 连自己的皇父都想着耍这种小手段,上不得台面。 又去看了老九,老九写的字倒是不错,像他的人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子富贵气,再就是一股子傻气。 老九真是傻的没话说了,他五哥待他多好,结果他就跟着老八。 前几年还被老八撺掇着在宫里做什么买卖,这几年好歹的去宫外了。 哼,没出息的劲吧。 也不知道郭络罗氏是怎么教的孩子,怎么养成了这么一副钱的模样。 老十的额娘没的早,倒是打小跟着老九,看着是个憨厚的,其实心里边倒是比老九主意还要正。 要不然,一个失去额娘的孩子怎么还能把自己养活的这么好。 倒是十二看着不怎么有存在感,从小被自己送去给苏麻喇姑养着。 自己还真没怎么注意过这个儿子,原来也长的这么大了。 十三的额娘看着越发的不好了,也不知道明年能不能撑得过去。 这孩子倒是个有义的,就是跟自己不太亲近。 又看了老十四,这胤当初多亏了没跟着德妃养,不然也养成了十四这个模样才是气死个人了。 整天的跟自己的亲哥哥犟着来,老四还能害了他不成。 瞧瞧前些时候整出来的那些事,不说老四,自己都想揍他一顿。 后面还有几个笔都还拿不稳的,康熙也不再去关注。 又转到前面大阿哥边,大阿哥自己当真是亏欠了的,那时候自己前头的几个孩子都没有留住,这一个生怕也留不住。 后来送去了大臣家里养着,养到七八岁上才给送了回来。 那时候太子都已经立了,宫里已经清理干净,自己亲自教养了太子。 有时候自己也能看到大阿哥眼里流露出来的羡慕。 又去了太子边,太子不愧是自己亲自教养出来的,不管是文治武功都是上上之选,就是子还需要磨一磨。 太过浮躁了,而且之前还穿出好南风的事,甚至在自己宫里随意鞭笞他人,有些宠的太过了。 希望接下来分封诸王之后,他能沉淀一下。 看了一圈,说实话哪个儿子都有叫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可是哪个儿子拿出来其实也都是好样的。 康熙老爷子心里边把这几个儿子都看了一遍。 等他们都走了才得意洋洋的跟梁九功说到,“朕的这几个儿子都是好的。” 胤回了府就直接去了后院。 先去看了看几个孩子,亲自询问了嬷嬷,才转去了静娴屋里。 一进门先去了火盆边烤了火,嘴里还说到,“今天可还好,快要过年了,府里的账盘的怎么样了。” 等上的凉气都散了才凑到静娴边去。 静娴手里一边扒拉着算盘珠子,一边跟他说话,“这账本子算的我头痛,开府之后一应花销比着在宫里的时候大约能多上一倍,不过收入也是多了。” 胤过来拉起她的手说到,“把这些交给你边的人去算就好,你受这个累做什么,等她们算完了告诉你结果就成。” 静娴就着他的手站起来,“这不是第一年嘛,我想着怎么也得自己审一次账,这样我就心里有数了。” 胤拉了她,静娴也不再去看她的账本,俩人净了手叫了个锅子。 “冬天还是吃锅子最舒服,再乎乎的烫上一壶酒,真是神仙都不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