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王气 (第1/1页)
待林正阳走后,此人面色不安,在营寨里来回踱步。 越想,就越心惊。 那等气质……似乎对他全无敬畏。 傲慢,深入骨髓的傲慢。 他终于想起,是何处见过这等气质…… 傲王侯,慢公卿,无惧权贵……这是天潢贵胄,才有的气质。 顿时,此人心下一动: “此人竟有王气!” 穿越者的气质,尽管再如何掩饰,在这等封建时代,依旧是异常显眼。 穿越者无惧天地,不敬王侯,自立自强,以我为尊…… 放在此世,恰是真正的天家子孙,才能养就的王气。 “虽是极淡,且多方掩饰,但依然能见几分颜色。” “我沦为流贼,已近六年,阅人无数,竟无一能及此人……就算大帅,虽有三分英雄气,但较之此气,尚且略逊几分……此人究竟是谁?” 如今大楚宗室,大多都养废了,各地王府他也不是没打过,都跟猪狗一样,哪能有王气?猪狗气还差不多。 再者,如是宗室,岂能投贼? 他又愁思苦想,终于还是得不出结果: “莫非竟是草莽龙蛇,布衣王侯?天降的大命?” 这个答案,他自己都难以接受,然而并没有别的解释了。 心绪久久难以平静,此人面色更是一阵红一阵白。 今日他心血来潮,领了职司,本意是想避开一些腌臜事,不愿污了耳目,却恰巧撞见这位布衣王侯,草莽里潜藏的龙蛇…… 这是何等巧合? 几如天意…… “天意,天意如此……” 敬畏地望了望上方,却只看到浮草搭的营房。 “既是天意让我遇见,莫非此人就是天命真主,要代着大楚江山?” 心潮澎湃起来,此人久违地似乎回到了少年意气: “大楚国祚三百年,已近末年,天下一乱一治,天命流转,亦是三百载。” “可不就该到了神器鼎革之时?” “不想我简某人,也能做个从龙之臣!” 又是来回踱着步子,渐渐的,热血冷血下来。 简其文意识到不能意气用事: “先不急,是不是潜龙贵胄,还须再看!” “纵然真有大命,也须潜藏以待天时。” 届时,这数万流民军,就是为王先驱。 简其文出了帐子,吩咐一名亲兵,拿来新兵名册。 簿子上,昕阴县林正阳之名,赫然在列。 呵,不用去想,这来历必是伪造,说不得连姓名都是假的。 不过在此处,这等事却不罕见。 许多人落草,不外乎为求一餐果腹,但真心看好贼军的,却没几个,是以一营上下,假名者多,用真名者少。 这确实是常态。 简其文想了想,提笔在林正阳名字后一圈一划,交代下去: “此人定为队正,先管五十人。” 到底是不是如他所想,只要试试就知道了。 若是龙蛇,得水自兴。 这水,自是部署,是人。 望向新兵方向,简其文心中默然: “这水,我给了,然而你究竟是不是真龙呢?” 此时,正按着规矩,被分在一处简陋营房的林正阳,站在空地上,与数百人一同听训。 一排简陋的棚屋前,是一片被平整过的宽敞空地,空地上数百人松松垮垮地站着。 前头有一名断臂老兵,举着短棍,面色严峻,声音洪亮,讲着规矩: “晨起cao练,三鼓后朝食,再练持兵。” “不得随意走动,交谈,滋生事端,违者军法处置!” 周围还有一些精悍兵卒,整齐划一地列队在一旁,冷冷地注视着这里新人。 林正阳听得津津有味,这古代兵法,毕竟与后世不同,另有一番道理。 他虽读过《孙子兵法》,纸上谈兵还可,真用于实战,那真是一点经验都没有。 这时听老兵讲述,倒是补上了短板。 忽地心下一动,感觉到似乎有事发生,且关系到自身。 只是此时不是查看之时,暂且按捺心绪。 等到那老兵讲累了,命众人背规矩时,林正阳才有闲暇,闭目感应。 顶上大团白红云气,又转化了些,本命之气,红意更深了几分,已有三成化为淡红,余者还是浓白。 这是意料之中,林正阳再看,终于在大团云气之外,又找到相对非常小一团虚浮透明的白气。 约摸有五十份…… 这小团白气,并不与他大团云气融合,而是分裂开来,泾渭分明。 不知为何,这小团白气,显得很是虚幻。 “是因为没有落实?还需要我自家争取?” 林正阳心有所悟。 此时此地,能争取的,恐怕就是新兵之中的职位。 分过班的都有经验,哪怕是完全陌生的班级,分班后也会安排各种干部。 这就是一个可以争取的机会。 古代兵书《将苑》兵权篇有云: “夫兵权者,是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将能执兵之权,cao兵之要势,而临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随所遇而施之。 若将失权,不cao其势,亦如鱼龙脱于江湖,欲求游洋之势,奔涛戏浪,何可得也。” 兵权之重,在诸多权柄之中,可谓上等。 如能掌握兵权,管上数十人,在战阵之上,就不再是小卒,死亡机会大大降低。 “五十人,按大楚兵制,就是队正,从七品下,最下一级军职。” 乱世之中,唯有兵权最贵。 林正阳如果穿在盛世太平时节,肯定会选择读书进取,或是游于江湖,甚至于民间宗教路线都可以考虑一下。 因盛世时,往往更重文治,秩序稳固。 可惜这是乱世,要想立足,最好是手里握着兵权。 五十人,设队正、队副各一人,在大楚朝,已是正经入品的从七品军职。 当然,这里是李大帅的军队,虽然也仿照大楚军制,但明显在细节上有些区别。 此处没有队正从七品的俸禄待遇,只按管辖人手论高低。 军中等级分明,从低到高,有新卒,正卒,伍长,火长,队正,校尉,都尉,杂号将军(将军前冠以各种杂号),正号将军(授以开国时以及历史上各类强军军号)等。 《楚兵志》曰:“士以三百人为团,团有校尉;五十人为队,队有正;十人为火,火有长;五人为伍,有伍长。” 三百人,为一团,设校尉;五十人,为一队,设队正;十人为火,有火长;至于火长之下,则五人为伍,有伍长。 队正从七品,已是不低了。 毕竟李大帅的兵力,在林正阳估计中,刨去那些军人家眷外,能有三万正兵,五万乌合之众就算不错了。 虽然李大帅自领大帅号,建帅府,但麾下十八骏也不过都是杂号将军,只有数人领正经将军号。 整个李家军,队正级军官,最多也就千人,算是基层骨干。 作为起点,这很是不错。 如此处不是新兵营,他一个没有根基的新人,怎么可能有这等机会? 此念一出,林正阳就打定主意,要好好表现。 定要夺下队正之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