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五章扬州诸侯 (第2/2页)
南下。所以这根刺,必须把他拔出来,不惜任何代价,一定要把他拔出来。” “如今,时不我待啊!” 荀少彧用兵之心,昭然若揭。殿内文武也能感到荀少彧,那不容置疑的意志。 大魏的突勒骑兵,一如既往的强势。但经过连年大战,现在能存活下来的义军,又有哪个是弱手? 正是因为人海战术的消磨,突勒人的兵锋,虽一直锋利无比。但十三州,仍旧丢了大半,这就是非战之罪了。 毕竟几千万宋人,对上不过几十万的突勒人,哪怕突勒人再彪悍勇猛,也经不起这么一次次的消磨。 “天下大势,看似要重现藩镇局面。但也未必……更有可能,在十年之内,或可局势大定。” 荀少彧听着一个个,文臣武将们的进言,心神恍惚之中,生出一股急迫感。 这是一种危机迫近的直觉,让荀少彧也不得不重视几分。 今时今日,大运在身,龙气勃发。荀少彧一身武道修为,在气运的推动下,一路精进,甚至渐渐脱离了外家功夫束缚,臻达到一重,更加玄妙高深的境地,俨然有几分的道理。 虚空之中,盘绕在金陵之上的,那一头赤蛟,徐徐睁开龙眸,吞吐着扬州龙脉,而生的赤蛟,目光注视着,遥远的北方大地。龙目之中,俨然带着一丝凝重,仿佛不世之敌。 ………… 芜湖县,水军大营! 李虎负手,站在甲板上,眼角杨溢着傲然姿态。 一个个赤裸肩膀的汉子们,一手执到一手握盾,晒得粗黑的皮肤,流淌着一滴滴混浊的汗水。 “哈!” “嘿!” 汉子们刀盾齐备,一刀一盾,动作整齐划一,犹如一体。 一员副将,跟随在他身后,面带尊崇,亦步亦趋。 李虎看着健儿们,面带喜色,道:“这才是我芜湖水卒,该有的身姿啊!” 副将躬身言道:“若非将军,尽得全军将士之心,如何能有军容之盛。我芜湖健儿,争相踊跃,个个敢战,个个能战。” “那刘裕老儿,屡屡犯我芜湖,兄弟们早就憋了一口火气,等着迎头痛击,让刘裕老儿知道知道,我芜湖健儿的厉害。” 李虎笑着摇了摇头,知道是奉承之言,其中多少有几分阿谀之辞。 李虎道:“本将蒙上位看重,练芜湖水军,就是为了打破刘裕,对扬州水系的横断,攻破刘裕自矜无敌的水军,为上位混一扬州,随即进军益州、荆州,做的准备。” ‘上位’之称,就是江宁旧臣,才有的待遇,在荀少彧的越军之中,也勉强是一种资历的象征。 “只要咱芜湖水军,稳稳守住芜湖水线,遏制刘裕军势,他刘裕也只能望江兴叹。” 李虎的脸色,带着自信的笑意,举手投足间,都仿佛令人无比信服。 “报!!” 一名兵卒,高声呼喊,从水军大寨中跑出。 “将军,泰安军情!”兵卒单膝跪地,举着一卷油麻布轴,高举过头顶,双手稳稳托着。 李虎精神一震,泰安可是刘裕的起家之地。对这个对手,李虎从来都是投注,更众多的关注力度。 李虎一把抢过油麻布,徐徐摊开。 只看了一眼,李虎神情剧变,手掌不由用力,将油麻布攥成一团,脸色不住的变换。 一旁的副将,看着李虎神情变化,嘴唇微微蠕动,终究没敢上前打扰李虎。 李虎看着手中油麻布,良久之后,终于神情渐定。 “来啊……擂鼓聚将……” 副将神情一愕,道:“将军,发生了何事,匆忙聚将?” 芜湖水军五千之众,其中卫将、营正一级,就有四、五十人。 一般只有紧急军情,作为主将的李虎,才会直接宣调众将。 “哈哈哈……”李虎插腰,仰头大笑,笑得泪水都有些模糊了。 “刘裕老儿,已经死了……” 副将陡然,大惊失色:“什么?” 作为土生土长的芜湖人,副将太明白刘裕的影响力了。 从一介水帮,一路成为吴王的刘裕,无疑就是泰兴的擎天白玉柱。 而现在,就是这一根擎天白玉柱,挡住了荀少彧一统扬州的步伐。 如果刘裕身故,扬州的平衡一朝打破,不知要掀起多少风浪。 李虎冷笑着:“是多年伤病,要了那刘裕老儿的性命。刘裕老来得子,本家就有几个子侄,可堪一用。如今子幼侄壮,主少臣疑,泰安府正有着一出大戏呢!” “是拥立正当壮年的亲侄,还是尚在襁褓的幼子,他们现在哪有闲暇他顾?” “趁着其军心惶惶,正该我等建功立业之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