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六六章名传天下 (第2/2页)
荀少的修行,几乎无法遁形。除了石镜隐匿祖窍,有把握不会让天仙洞察,其他的rou身修行之道,怕是在入天仙眼的那一刻,就已经彻底xiele底。 “金榜第一” 这个名头在身,小丹元会的天元之位,除了荀少一人,其他人还怎敢再坐上去,不怕遗臭万年 因此荀少也顺理成章的,得到了五滴三光神水的赐予。他手中羊脂净瓶中乘着的,就是那日月星三光点化,让人rou身脱胎换骨的三光神水。 “这一趟的收获,到是让人满意,但以后天下人瞩目,一举一动都要小心一些了。” 荀少暗自叹了一口气,小丹元会上出尽风头,也该着让他头痛了。 出了如此大的风头,若非有祖师数次庇护,怕是在回山的途中,就会有魔头侵扰。 佛、道、魔三家的关系,一直都是紧张之极,只差真正撕破脸皮,来一场遍布天下的大劫了。 作为道门大会上的杰出人物,佛、魔两家的窥视不能避免。况且五滴三光神水在手,更能让一些神仙中人眼红心热,不惜一切的铤而走险。 所以说,荀少现在的处境,极为的危险。 三光神水对于修行人的意义,绝非一般珍品可比。 此世修行人臻达一定境界,都是需要rou身、神魂齐头并进的,大凡罗天神仙之数,能横渡劫波,一举证就罗天法身的。不但需要强横的神魂法力,还需要堪比上古神兽的体魄。 因此,固然此世rou身修行之道浅薄,根本没有直入仙道的法门,但以天材地宝滋养rou身,让rou身气血沸然如蛟如龙,却还是可行的。 而三光神水,在一众滋养rou身的宝物中,都绝对属于上品,以日月星三光洗炼rou身,简直无有一丝药毒,堪称最上乘的洗炼之道。 若非王质祖师已是罗天之数,rou身几经蜕变,三光神水对其无用,就连祖师都不可能轻易释怀。 以他一个福地弟子的身份,三光神水就是一个遭灾惹祸的根苗。 “闭关,闭死关,这一次不踏入神仙位业,我就绝不出关。” 荀少捏了捏拳头,一声声气爆自指尖迸发。不死丹朱的效力虽猛烈,但他开辟武道法门,以武道生生运炼之下,让他身具搏龙神力。 以荀少现在的修为,大成级数的五雷正法,再加上剑光分化的绝顶剑术,顶尖的地仙都要饮恨当场。 但神仙亲自出手,那情形就大不一样了。 一尊神仙可与主世界武圣人比肩,面对一尊真正武圣人的出手,以荀少的小身板,未必能全身而退。 一旦荀少轻易下山,让人找着机会,出手的必然是神仙,地仙之流想都不要想,早就在出手的刹那,就会被淘汰出局。 在这风头最盛的时刻,荀少还是低调一些,待推演rou身之道踏入神仙位业,方是他露出峥嵘之时。 当然,这一次荀少大出风头,虽然出乎自身预料,但该有好处是一点也没差。 这五滴三光神水虽是重宝,但王质祖师出手也颇为阔绰,直接让荀少以人仙之身晋身嫡传之列,其气运、资源倾斜何止数倍。 大气运在身,资源宝物更甚,让荀少念头触动间,大有一念跨越地仙位业之感。 最为重要的,还是荀少参与小丹元会,搅动天下大势,得到的一部分青色本源。 祖窍眉心中,未来道身矗立镜面,一丝丝金色源力浸染着石镜,无数裂痕密布镜身,一点点青色混杂着金色源力,流动于石镜周匝。 未来道身眸光开阖,似乎包含智慧灵光,纯金色的瞳孔,不知何时已然渲染为青金之色。气息似乎愈发渺然,犹如与虚空相合一般,深邃莫名难以言喻。 小有清虚天上,清虚宫 王君老祖面色淡然,置身天光摇拽中,一十二宝光环绕,金色神轮冉冉生辉。 老祖坐下四大弟子,盘坐在老祖身旁,静静聆听老祖教诲。 这老祖四大弟子,有黄山、明愚、青石、商非,皆是称尊做祖的一脉祖师,也是一方罗天之数,跟随老祖十数劫数不止。 老祖开言讲法,大音希声,无相无形,玉磬声清脆之极,混杂着声声叱诧道音,震动听道之人的精气神元。 四大弟子中,黄山、明愚听得如醉如痴,青石道人也是似懂非懂,只有最末的商非一人,似乎懵懵懂懂,眉头紧缩不得舒展。 老祖神念一动,就可观照小有清虚天诸事,对于商非的心思自是了若指掌。 “商非,” 老祖开口呼唤,将商非惊醒。 商非开口欲言“弟子” “尔也为罗天之数,身脱八重劫数,智慧通达无量,断外魔、斩内魔,竟会有执障在身,看来是疏忽修行了。” 老祖面无表情,只是徐徐开口间,让商非面色愈发难看。 “弟子只是不知,为何金榜之上名列榜首者,非无王屋山洞之人,反而是一福地小辈儿” 商非蹙眉望着老祖,以期老祖出言解惑。 王屋山洞的那一位真种子,就是商非的嫡传弟子,对于这一位嫡传,商非可是寄予了厚望。 但小丹元会上,荀少的金榜榜首,可是让崔明黯然失色。 而金榜榜首的提名,是由着老祖钦点,商非对于老祖心服口服,但也一直不解自家嫡传,为何会弱于一个福地亲传。 这相当于全盘否定了他,这些年投入在崔明身上的心血。 而且那一位否定者,还是他最为敬重的师尊,根本让他无法去反驳。 老祖轻声一笑,道“尔等,可有此问” 堂堂第一山洞出身的门人,却败给了一个小福地的弟子。这其中的始末,恐怕除了青童、紫阳两大天仙,道门其他大能之士,也都对此懵懵懂懂。 黄山道人眸中略过一抹智慧灵光,自得一笑道“师尊心思,吾不知者七八,知者有二三也” 显然,作为亲身经历者,黄山道人胸中自有成算。 “请师尊不吝赐教” 几大弟子伏身一扣,向着上首的老祖,齐声言道。 元始诸天 元始诸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