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18章 混元之体 (第1/2页)
神话传说中女娲用泥土造人,神主用泥土造人,这是不准确的。灵魂是不生不灭的,不是造出来的,圣人用泥土揑了一个人体,再把灵魂弄进去,这样人就造出来了。说准确点,人不是创造的,是组装的。那么我们这个世界本来是空的,那么这个世界和第一批人是怎么来的呢?楞严经作了很精炼的概括:“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第七识就是“我执”第六识把五蕴的身体当做我,第七识把第八识的“见分”当做我。因为有“我”,有“我见”就有我以外的它,我见以外的所见。有我就有顺我的,逆我的,就有我喜欢的,我讨厌的,就有好坏丑恶,就有是非烦恼,就有善业恶业。这一切都是依附于“我”而有的。没有我,这一切都不存在。一切阴谋诡计不都是为了我吗?没有我执,这一切都毫无意义。 其实本来就没有我见和我所见。没有见分和相分。这些本来就是一体的,都是妙明真心,六祖大师说:“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寂照照寂”,寂和照是一体的,就像灯和光。我们的法身是寂然常照的,是自发光明的。 后来一念无明,明上加明,这个加的“明”就是无明,我们的清净圆明之空体就成了顽虚空,顽虚空凝结成色,四大轮纷起,就形成我们这个世界,就是八识“相分”。法身的自身光明,智慧光明就成了八识的“见分”。执着于这个见分,认为这个能见的就是“我”,所见的就是世界,这就是第七识的“我执”。有我有所,本来一体的真心现在分为二,但是真性是不二的,不二法门。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这个“见分”摄取少量的四大就成了我们这个身体,这个身体就是五蕴和合而成的,本来是没有的。第六识认为这个五蕴幻身就是我。其实我们这个身体和外面这个虚空大地,都是我们的妙明真心里的东西。我们不认这个这个世界,只认我们这个身体是我,就像把整个大海丢掉,反而认海中一个小水泡是自己一样,非常可怜。 人的第八识困在这个身体里,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认识这个世界。因为这六根是不清净的,所以我们的六识就是不清净的,看到的东西都是假的,都是虚妄的,都是梦境,“如梦幻泡影”。 释迦牟尼在印度金刚座菩提树下开悟时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众生本来是佛,本来清洁,只因一念妄动,所以有了山河大地,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有了这个世界。 楞严经里文殊菩萨作了一个偈,开篇就是说我们这个世界众生的形成: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 有句话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佛经说:“纯想即飞,纯情即堕。”因为我们情根深种,所以来到这个世界,这是“依报”;有了这个身体,这是“业报”。换句话说,这个世界都是我们自己造的,自己的颠倒妄想造了这个世界,这个身体,我们自己把自己埋没困住了。同一个梦想,同一个世界,这句话用在这里最恰当不过。 也有人说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也有人说其他东西创造世界,这些都是不准确的。《创世纪》说:“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起初神是怎么来的?神第一天创造了光,创造光之前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空虚混沌,渊面黑暗和水又是怎么形成的? 这里很有意思的是不管是道家,儒家,印度的论师,还有上帝,都认为天地未分之前是混沌黑暗的。而佛说晦昧虚空之后,首先是风轮产生,接着是金轮,火轮,水轮,最上面是大地。须弥山下是金轮,海水下是风轮。 那么地水火风形成之后,劫初的人是怎么来的?说具体一点,地球上的人是怎么来的? 《起世经》中说到人是从光音天下来,经文节选如下: “诸比丘,世间转已,如是成时,诸众生等,多得生于光音天上,是诸众生,生彼天时,身心欢愉,喜悦为食,自然光明,又有神通,乘空而行,得最胜色,年寿长远,安乐而往。” 当我们这个世界形成之后,世界上的众生大多数在光音天上出生。光音天是色界天二十二层天第八层,属二禅天。“因此天无声音,天人以光为语,以光代音,故称光音。”劫初的人都是化生,什么叫化生?本无而忽生之意。即无所依托,借业力而出现者。化生就是忽然出现的。天人都是化生,自带衣服,四禅天的人福分更大,自带宫殿。光音天的人得最胜之色,身长八由旬,寿八大劫,以喜悦为食,住于安乐,自然光明,具有神通,可乘空而行。 “诸比丘,尔时世间转坏已成,空无有物,诸梵宫中,未有众生。光音天上,福业尽者,乃复下生梵宫殿中,不从胎生,忽然化出,此初梵天名娑诃波帝。” 光音天上福报享尽的光音天人就下凡投生到“梵宫殿“中,梵宫就是大梵天的宫殿,梵天是属于色界初禅天。这类光音天被叫做“诃波帝“。“娑诃波“帝即为“世界主”。大梵天以自主独存,谓己为众生之父,乃自然而有,无人能造之,后世一切众生皆其化生;并谓已尽知诸典义理,统领大千世界,以最富贵尊豪自居。印度称大梵天王为创造之主,印度婆罗门即以大梵天为最尊崇之主神。 “尔时复有诸余众生。福寿尽者。从光音天。舍身命已亦于此生。身形端正。喜悦住持以为饮食。自然光明。有神通力。腾空而行。身色最胜。即于其间。长时久住。彼诸众生于是住时。无有男女。无有良贱。唯有此名。名曰众生众生也。” 一部分光音天人转生到梵天,还有一些光音天人直接转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