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91章 明心见性 (第2/2页)
经文: “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随着李昊的念诵,气从丹田出,声音越来越大,震耳发聩,穿云裂石,群山共鸣,寰宇唱和。李昊的神识也随着经文观音菩萨的千手舒展,扩展到无量世界,无边虚空,似要震碎这无量虚空的桎梏,至佛陀神通大光明如来藏。 “唵、嘛、呢、叭、咪、吽!” 六字大明咒从李昊心中响起,空中也回响着六字大明咒的梵音,漫天闪烁着六字真言的梵文。“囫”的一下,李昊一下子感到千斤枷锁放下,无边的喜悦溢满心间。李昊感觉自己和整个宇宙融为一体,一起经历了成住坏灭,和诸佛众生同一身体,诸佛众生和我平等平等,无二无别。一下子明白了什么是道,什么是空。色与空非一非二,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以前经书深晦难懂的地方一下明白通达,也明白了六祖大师讲的坛经: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不是在世界之外去找一个“空”啊,这个世界本身就是空,就是我们的妙明真心,一切即心,心即一切,难怪古之大德说我们修行是多此一举,是“骑驴找驴”,用我们的空性去找空性。也明白了为什么说开悟前是盲修瞎炼,开悟后才是真修的开始。“因地不正,果招迂曲。”识心是生灭的,真心是不生灭的,以生灭心为因修行,妄想得不生灭果,无有是处。 李昊的超自然状态是电石火光之间,也许只持续了大约一秒钟时间,就被打回原形了。李昊知道,自己的这一刹那开悟在很多大德眼里是不承认的。因为不是真正的打开一个缺口,就像厚厚的乌云笼罩的大地,偶然间云层露出一点空隙,太阳光从空隙中直射下来,很快乌云合拢,空隙没有了,大地恢复到以前的晦昧状态。 王骧陆居士说:别小看这一刹那的明悟,这一刹那就如大鹏金翅鸟鹏程万里,开始于脚下一点地。大鹏金翅鸟要起飞时,脚总要一点地才能起飞。万里证道,就从这一点开始。 开悟的标准是什么?很多人拿着永明寿禅师《宗镜录》来说事,认为这才是开悟的标准:“设有坚执己解,不信佛言,起自障心,绝他学路,今有十问以定纪纲。” 一、还得了了见性,如昼观色,似文殊等否 二、还逢缘对镜,见色闻声,举足下足,开眼合眼,悉得明宗,与道相应否 三、还览一代时教,及从上祖师言句,闻深不怖,皆得谛了无疑否 四、还因差别问难,种种征诘,能具四辩,尽决他疑否 五、还于一切时一切处智照无滞,念念圆通,不见一法能为障碍,未曾一刹那中暂令间断否 六、还于一切逆顺好恶境界现前之时,不为间隔,尽识得破否 七、还于百法明门心境之内,一一得见微细体性根原起处,不为生死根尘之所惑乱否 八、还向四威仪中行住坐卧,钦承只对,着衣吃饭,执作施为之时,——辩得真实否 九、还闻说有佛无佛,有众生无众生,或赞或毁,或是或非,得一心不动否 十、还闻差别之智,皆能明达,性相俱通,理事无滞,无有一法不鉴其源,乃至千圣出世,得不疑否 “若实未得如是,切不可起过头欺诳之心,生自许知足之意。直须广披至教,博问先知,彻祖佛自性之原,到绝学无疑之地,此时方可歇学,安息游心。或自办则禅观相应,或为他则方便开示。设不能遍参法界,广究群经,但细看宗镜之中,自然得入,此是诸法之要,趣道之门,如守母以识子,得本而知末,提纲而孔孔皆正,牵衣而缕缕俱来。” 若这十个问题做不到,就不可自欺欺人,自以为是。有任何疑问都应到处向善知识请益,一定要到达诸佛祖师们的境界。祖师们所悟到的,你都悟到了,才可以到绝学无疑之地,不须再学。到达大彻大悟后,或闭关、住山进一步修习禅观,破除微细之我执和法执;或为众生牺牲自我的修持,出来弘法。 我们仔细看看这十条标准。这真是开悟的标准码? 其实这不是开悟的标准,这是修炼全部完成的标准。修行有三个阶段,见道、修道、成道。开悟就是悟道,见道,就像一样婴儿刚出生,还很弱小,什么也干不了,还要人照顾。修道就是婴儿成长,这个时候要看看看护,不要长歪了,不要学坏了,这是修道。再后面是成道,就是孩子长大成人了,能够担负起责任了,这是成道。这是个标准是成道的标准,拿来作为开悟的标准,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