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今天请假 (第1/2页)
今天请假休息一天,身体很疲惫。 以下是凑字数环节,可以跳过。 F-35战斗机 英文:F-35,绰号:LightningII。 译文:“闪电Ⅱ”。 单座单发战斗机/联合攻击机。 F-35战斗机具备较高的隐身设计、先进的电子系统以及一定的超音速巡航能力。 主要用于前线支援、目标轰炸、防空截击等多种任务,并因此发展出3种主要的衍生版本,包括采用传统跑道起降的F-35A型,短距离起降/垂直起降的F-35B型,与作为航母舰载机的F-35C型。 设计特点: F-35与前一代战斗机相比有如下进步:廉价耐用的隐身技术;综合的航电设备与感应器融合可以结合从机载与非机载的感应器得到的讯息。 这样不但可以增加驾驶员的状况感知,目标识别与武器投射的能力,还可快速地传输讯息到其他的指挥及控制(C2)节点;IEEE-1394b与光纤的数据交换网络;较低的维护成本;头盔显示器已经整合到了像JAS-39、“幼狮”这样的第四代战斗机上,而F-35已经利用头盔显示器完全替代抬头显示器,例如联合头盔显示系统(JointHelmetMountedCueingSystem,JHMCS)。 隐身设计/F-35头部 F-35的隐身设计借鉴了F-22的很多技术与经验,其RCS(雷达反射面积)分析和计算,采用整机计算机模拟(综合了进气道、吸波材料/结构等的影响),比F-117A的分段模拟后合成更先进、全面和精确,同时可以保证飞机表面采用连续曲面设计。该型的头向RCS约为0.065平方米,比苏-27、F-15(空机前向RCS均超过10平方米)低两个数量级。由于F-35武器采用内挂方式,不会引起RCS增大,隐身优势将更明显。 在红外隐身方面,从一些资料可推断出F-35在推力损失仅有2%-3%的情况下,将尾喷管3-5微米中波波段的红外辐射强度减弱了80%-90%,同时使红外辐射波瓣的宽度变窄,减小了红外制导空空导弹的可攻击区。 F-35的隐身设计,不仅减小了被发现的距离,还使全机雷达散射及红外辐射中心发生改变,导致来袭导弹的脱靶率增大。 这样F-35的主动干扰机、光纤拖曳雷达诱饵、先进的红外诱饵弹等对抗设备也更容易奏效。根据有关模型进行计算,取F-35的前向RCS为0.1平方米,与10平方米的情况比较,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前者的超视距空战效能比后者高出5倍左右。 动力系统 普惠F135发动机 F-35使用的,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以满足F-35性能要求的发动机就是普惠公司研制的F119-PW-100发动机,F119-PW-100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型推重比超过10的航空动力系统。F135发动机采用与F119发动机基本相同的核心机。为提高推力,增加了发动机的空气流量和涵道比,提高了发动机的工作温度;为了获得短距起飞和垂直着陆能力,垂直起降型增加了新颖的升力风扇、三轴承旋转喷管、滚转控制喷管。其3级风扇采用超中等展弦比、前掠叶片、线性摩擦焊的整体叶盘和失谐技术,在保持原风扇的高级压比、高效率、大喘振裕度和轻质量的同时,将风扇的截面面积增加了10%-20%。6级压气机与F119发动机的基本相同。 F-35B升力风扇布置 STOVL型F135-PW-600为了满足垂直起降要求,设计了升力风扇 发动机喷管下偏 调姿喷管的垂直起降动力方案。升力风扇由涵道、风扇、D形喷管、联轴器、作动装置和伺服系统组成,由主发动机F135的2级低压涡轮驱动;升力风扇直径为1.27m,可以向前偏转13°,向后偏转30°,在STOVL工作状态下使战斗机上方的冷气流以230kg/s的流量垂直向下喷出,产生90千牛的升力;3轴承偏转喷管垂直向下偏转,产生71.1千牛的升力;该喷管可使发动机的排气从水平偏转到垂直甚至向前,可以使推力从水平方向偏转到垂直向后。 F-35B动力系统运作 此外,每侧翼根处的滚转控制喷管利用发动机压气机的引气,也可提供16.7kN的推力;在控制杆端的喷管差动地打开和关闭,实现滚转控制;通过偏转喷管偏航实现偏航控制;通过升力风扇和发动机推力分离器实现俯仰控制。包括主发动机在内的整个推进系统的长度为9.37m,悬停总推力为175.3千牛,短距起飞推力为169.5千牛。 航电系统 AN/AGP-81型主动电子扫描阵列雷达 F-35有四大关键航空电子系统——诺思罗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