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圣师_第135章 请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5章 请客 (第1/2页)

    “会种一样作物,其比甜瓜收入不会低多少。”刘昌郝说。

    明年种棉花了,才开始在北方种,不会像木绵那样一两近百文钱,至少十文钱应有吧。不说一千两,五百两应有吧。棉花也需轮作,但对轮作要求要低得多。

    两年棉花一年甜瓜,虽略有些不合理,时间久了,对土壤结构也会产生影响,不过几年后,不是种棉花了,全部开始种花了。

    “哦,哦,”韦小二兴奋起来,几百亩未知的高收入作物,再加上五百多亩甜瓜,明年收入会更可观。这就是刘昌郝“手大”的好处,自己得到的多,给予客户的也多,那么客户反过来,就越希望自己所得的更多。

    但刘昌郝正为轧花机械头痛呢。

    如果不将脱籽工艺解决,不说推广,仅是自家几百亩田,就不知道怎么办,难道用手剥,那得剥到猴年马月。

    最后一批甜瓜摘下。

    刘昌郝叫来秦瓦匠,家里钱多,必须让秦瓦匠亲自睡在自家才能放心。

    随后上船,这次去京城的人比较多,包括看儿子的沈氏,以及回老家请人的褚父、武父、赵父、李父、张父、韦父与王叔。夜色降临,大伙一起倚在船舱边上睡觉,就是有蚊子,十分讨人厌。

    到了场务,按惯例扔了几筐甜瓜,当然,现在各个务头知道它们有多贵了。

    四更时分,抵达戴楼门。韦小二运甜瓜去市易务,余下的交易。随后刘昌郝叫来两辆马车,载着王叔七人去滑州。有些远,不过给足了钱,那怕去太原都行。

    七人到了滑州后再雇三艘船,去各条黄河(黄河两次改道,下游出现几条出海口)或永济渠,再进入各条支流,下船后离老家皆不大远了,百十里路,近者不用一天便能回到老家,远者不过两天的路程。

    回来会更麻烦,不但每人带两三户人过来,还有行李,一些钱,只好顺着黄河而上,到达汴水口,再顺上汴水抵达西水门,上岸,到达戴楼门重新雇船。

    “若钱不足,你们先垫付着,回来后,我补给你们,别舍不得用钱,安全第一,尽量吃好,也要住好,特别是住,必须住驿站。”刘昌郝叮嘱道。路费可能不够,不过纵差也不会差太多,七人回去后都要变卖家产的,多少会有一些钱,若真的不够,只好先垫着了。

    “少东家,放心吧。”

    “昌郝,你待他们太善。”沈氏指的是丰厚的奖励与砖瓦房。

    “大娘娘,我吃rou,他们也要喝一口浓汤,否则谁会有动力?”刘昌郝说完,又将朱三四人叫来,付了抽解费,又拿出一百缗,让他们四人瓜分。这个钱……朱三四人也直搓手。

    “拿着吧,马上就要跑了。”

    “好,我们拿着,亦会替你拼命跑。”

    “乃是辛苦跑,非是要你们拼命。”

    “是也,是也。”

    “今天就要跑,否则来不及,路上用度记下来,回来我补给你们。”

    “刘有宁,我们知道的,”朱三四人纷纷说道。下去跑用不了多少时间,最远的不过是润州,连王安石都能七天从江宁赶到京城,朱三他们去润州来回不过半个月时间,关键到了地头,还要寻矿。寻到后,立即回来,让刘昌郝辨认,若是,立即回去开采,八月就要用到它们,中间还有鞭炮,过后还有牡丹接穗。这个时间是很紧张的。

    四人匆匆走了。

    沈氏问:“你让他们寻什么?”

    “寻三样物事,用来种牡丹的。”

    “牡丹已活。”

    “活不行,还不能让其退化,若寻到那三样物事,我家牡丹则不必洛阳的差。”

    刘昌郝说完,安排大伙吃早饭,吃过早饭,带着沈氏去邸店,沈氏与谢四娘关系勿用说了,一见面,问长问短。反正上午看不到梁小乙,刘昌郝让她们说话,他带着韦小二去了相国寺那边买书。还会买其他的一些物事,不过现在刘昌郝多在戴楼门外买了,省得过城门时问东问西。

    两人走在街上,忽然一个小胖子窜了出来,差一点将刘昌郝撞倒。

    “九弟,莫要跑,”一个女孩子在后面叫着。

    刘昌郝先看着小胖子,又扭过头看,咦……

    “苏眉儿,苏小娘子。”

    “巧啊,刘西坡,”苏眉儿抬起眼睛,开心地说。刘昌郝扫了一眼她的发髻,嗯,还未到十五岁,不过与去年相比,长高了不少。

    “叫我刘有宁。”

    “刘有宁,不好,有人冒充你名字卖甜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