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3章 河东河东(五) (第2/2页)
自组织第三次援救,更可笑的是宋钦宗到这时还不放权,让李纲营救,又不给他节制各军的权利,于是继续各自为战,继续败。 太原百姓足够勇敢,打完城墙战打巷战,年轻人打死了,年老的顶上,然救兵不给力,又无险可守,最终太原城破。 金军南下平阳、洛阳。 北宋亡! 太原保卫战经过,刘昌郝记不得了,但知道太原失守后没多久,北宋灭亡。 真到那时,即便岳飞早生十年,也早得到重用,也无回天之力。因为金军南下之时,乃是兵锋最锐之时,岳飞后来对付的金军,完颜宗弼(金兀术)自己都感慨金兵堕落的速度快,两相战斗力根本不好比。 刘昌郝未必能活到那时候,即便活着,也无法完成保卫河东保卫河北的任务。 除非让他做宋朝皇帝,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现在……似乎是能“保卫河东”,若是做的好,似乎有那么一丝希望。 韩大虎认真回想,毕竟少小离家,一直未回,有的印象也略模糊,他感觉着刘昌郝说的有些严重。当然,他不知道几十年后北方忽然冒出来一支更强大的,几乎以风卷残云般的速度灭掉强大契丹的军队。 不过宋朝朝廷干的这件事极其不理智,即便契丹未必能拿下太原,失去西大门,只要契丹有敌意,岚州、宁化军、苛岚军多半保不住,一州二军丢失,火山军、保德军与府麟路则会成为真正的飞悬之地,也会保不住,那宋朝问题大了。 “朝廷如何能答应?” 刘昌郝如何回答?将欲取之,先姑与之?会笑死人的。 “谁知道,据说亦有许多士大夫反对,然王相公与之。” “此王相公真乃大宋第一害民之相公也,然,刘昌郝,你为何去河东?” “我要去看看具体的地形。” “咦,是也,你未去过河东,为何知道河东的山川地理?” “书中自有描述。” “王相公亦可看书。” “亦勿用他看,许多士大夫恐多言之了。” “果然害人也、。然,刘昌郝,即你去前线,亦看过,又如何令朝廷改变注意,且我们皆是草民,谁会听你之言?” “我自有一策,让朝廷能关注我所言,然朝廷听或不听,我亦不大好说。” “朝廷能关注你所言?”韩大虎不大相信。 会不会让大佬关注到呢?这是有办法的,但宋神宗与王安石听不听,刘昌郝一点把握也没有。听,说不定就能完成那个“保卫河东”的任务,至少有一些希望。不听,什么也完成不了。如韩大牙所说,自己终是草民一个,能力很有限。 “能,”具体的刘昌郝不欲说,于是说道:“韩叔父,无论能与不能,我既知之,须做尝试。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况且我们这里,无论贫贱富贵,皆是京畿地带,一旦被我猜中,你我两村会是何等辰光。” 岳家军都打到朱仙镇,就在东边,刘梁村这里会不会是战场? 当然,那个很遥远。 但不尝试,所谓的保卫河东任务一定完不成。完不成,那些让他眼馋的技术资料便不能解锁。其技术资料不能解锁,恐怕那个“科技发明”之路也完成不了,时间长了,黑猫将它给自己的奖励一起收回,那时才会惨。 “亦行,九月中旬,我陪你走一遭。”韩大虎说,他心中的想法是,刘昌郝虽聪明,依然有些书生意气,若自己不陪他去,那里是前线,又是茫茫的山区,刘昌郝都未必能活着回来。 这还用韩大虎提醒?仅凭他记忆里的一些资料,也知道宋辽边境只能说相对的平静,实际不平静,不然他也不会请韩大虎相助。他拱手说道:“谢过谢过。” “刘昌郝,见外矣,若说谢,我家,我们村,皆要谢过你家,你。且今年节气早,九月中旬,我家农活大至也忙了下去,亦能抽出空。” 它才是刘昌郝将时间安排在九月中旬的用意,不但韩家,刘家还有更多的事等着安排,不到九月中旬,刘昌郝不放心离开。 韩大虎回去监督大伙做活了,刘昌郝呆呆地看着山塘。 “原来是这个保卫河东。” 除了这个,再也没有其他符合黑猫所说的保卫河东,且是以自己能力能完成的保卫河东。黑猫大人将自己弄到宋朝,可能对它来说是一场游戏,不会有民族、家国等因素影响,评价必然更公正。 也就是未来河东丢失,王安石与宋神宗得负四成以上的责任。这一想,他对王安石评价更低。不过保卫河东任务谜底总算揭晓,保卫河北又是什么?据他记忆,宋朝未割让河北的地盘,又是一马平川,如何保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