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愁听春后草木凋,逸王邀约 (第1/1页)
晨露未散,犹带寒气。 这些寒气却不及江水的气息冰凉。 江水未曾想到自己会收到来自逸王的邀请,或者说,逸王的邀请会在这个微妙的时候来到。 送信之人所展现的身法虽不及她,却也有着阎王楼秘法的影子。 可耿葵绝不会教导一个愿意奉他人为主的属下。 此刻,那自称秋劫之人早已离开。 并非江水留不住他,只是留下一个小小的秋劫却与逸王立刻正面相对没有任何必要。 她尚且还需要时间思索。 且来人仿佛笃定,自己会认识秋劫这个名字。 而她也的却想起了昔日耿玉儿曾口不择言说出的“秋鹭”“秋芜”名字,再联想起来时,她的眼神透露出了三分讯息。 “江姑娘果然聪慧过人。” 当时秋劫如是恭维,并不似作假。 此刻江水手中拿着一张薄薄的烫金请帖,整个人沐浴在清晨微冷的气息之中。 看见“浮碧荆山玉”这五个字时,江水心中不由浮现出一种果然如此的想法。 她只在越生桑独处时讲这个消息告之了越生桑,越生桑面有忧色。 “江水,”越生桑看着面色凝重的江水,迟疑道:“逸王......” 江水摇摇头:“无论是希望拉拢我,还是其他,我都有把握全身而退。” “可若是不去,你与——旁人都会受到牵连。” 微名北邙坟,异客沧浪水。 即便是没有浮碧荆山玉在逸王府中作为“邀请”的诱饵,这一遭她也是非走不可的。 这件事,越生桑和江水心知肚明,别无他法。 江水勉强笑着安慰他:“无妨,若真的取来了浮碧荆山玉,你的身体也能痊愈,于我而言也是好事。” 越生桑忍不住说:“江姑姑昔年所做出的诺言,生桑虽然感激万分,可绝不忍心让你这般为我奔波生死。” 江水指尖微颤,她紧紧盯着越生桑,而后道:“如今你既是我之好友,我为你寻药也全然甘心,即便是师傅也是愿意的。” 二人眼中都有化不开的思虑,清风过,越生桑拱手:“好。” 江水轻舒气。 她伸手,拍了拍越生桑的肩膀。 “我教你年长些,也算是你的jiejie了,照顾你原本便是应当的。” “待我寻药归来,替你医好身体,我们之间的缘分也该尽了。” 一如当时江水灯下疲倦神色,她第三次告之越生桑应当离自己远一些。 眼中还有着越生桑熟悉的慈爱。 越生桑有万语千言横哽在喉头,他想告诉江水,想告诉江水耿玉儿已死,想告诉江水她将会遇到什么,想告诉江水自己已经全然懂得。 可他不能。 越生桑不敢改变那些未来将要发生的轨迹,变而复求,他没有太多的机会了。 愁听春后草木凋,天地匆,一场空。 他最后笑,又说了一声: “好。” 春又清,云又空,江安百里峰。 可知满眼飞枯中。 江水离开之后,越生桑站在原地,对着身后人道:“我本以为,你会去送送她。” 卿哉背倚老树,对于越生桑的说法不置可否。 他道:“我送了她许久,可今日不行,往后,我会送她一个新的江湖。” 越生桑渐渐有了些笑意,他对卿哉的话语有些憧憬。 “她会喜欢的。” 卿哉顿了顿,有些别扭地问:“你不问我为何不去送她” 似乎毫不意外一般。 越生桑道:“你与叶俟清佳期将近,自然——” 豁然转身,卿哉正准备说什么,看见越生桑含笑的眼眸却停了下来。 卿哉不由得也笑了起来。 与叶俟清相处后打消她的念头,既是替越生桑解忧,也是叶景行所托,更是为了江水能够安心。 越生桑自然是明白的。 只是他笑着笑着,却忽然咳出血来。 “生桑——” 越生桑摆摆手,取出手帕擦拭之后缓缓直起身。 他道:“无妨,江水能够救我。” 他笃定,江水能够带着浮碧荆山玉平安归来,并且治好他。 另一边,玉麈高山掌门座前。 “你当真要入觉月洞。” 地清境绝仙人府,古阶苔久生明月。 玉麈现任掌门李倾昆神情严肃,看着面前面容沉静的弟子微生一二:“你可有把握。” 觉月洞为历来掌门候选人方可入其中悟道的玉麈圣地,前身则为一百三十余年前,开宗师祖所居修行之处。 当初李倾昆是在迟焰悟道未成下山之后才入了觉月洞,等他出来时迟焰早改换门庭,与容教合流。 他尚且不及迟焰,更是未悟出师祖所流传下的仙旨,碌碌无为至今。 此刻忽然间听见微生一二要入觉月洞,李倾昆有些思虑。 对此,微生一二解释道:“细物崖下修行至今,偶得一点灵犀,未免时机差池还望掌门应允。” 原来如此。 李倾昆闻言点点头,捻这胡子道:“本想待你多领悟些时日再入觉月洞中,可现下既然你有所感,入觉月洞也是甚好。” 虽然微生盛湖久出未归,可让微生一二较他先行入觉月洞也无不可。 只是这般,也该将玉麈前尘都告知这一辈的弟子了。 对于玉麈这一辈的二师姐微生一二,李倾昆报之重望。 若是微生一二不能证道,天下间更无人有飞升之期,她得灵机入觉月洞,应当也是天定。 想了想,李倾昆开口道:“自大旸齐帝平四海后百余年,祖师夺天命、定大旸、辅齐帝,仙脉毁溃只留不到三分,至今飞升艰难。” 彼时仙脉无恙,四海之内尊有三仙者。 青阙君时非谢,苍髯君妙杯中,破微君李还。 玉麈开派于旸齐帝在位间,为青阙君时非谢所创。 而旸齐帝围困蛮夷之中,得青阙君强破大旸外三国五夷之气运,毁溃仙脉十二州,力护大旸。 世人只当是玉麈开宗师祖有全然爱国之心,方才涸血相助旸齐帝,又立派曰玉麈。 只有每一代掌门才明白,师祖时非谢是何等超凡之人,他何至于为了国运而身陨 所作万千,也不过是为成全公主毓的一片爱弟之情,爱民之心罢了。 玉麈代代掌门相传之见闻,师祖时非谢苦慕公主毓,久矣。 微生一二静静听着秘闻,一言不发。 原来如此,仙脉溃毁导致百年间无一人飞升,而玉麈也因与大旸皇室联系紧密而日渐式微。 可若真只是这般,为何师祖在世不修补仙脉,却落得个身陨的下场 奇也,怪也。 ...... “掌门,”微生一二忽然抬首,道:“自今日起我便前往觉月洞悟道,还劳烦掌门着人替我备下所需干粮清水。” 微生一二虽天资卓绝,可受仙脉溃毁所拖累仍未至辟谷,自然也不能学师祖那般行事。 觉月洞传承至今,每一位进入觉月洞的前辈也自然都备有干粮清水。 而觉月洞虽名为洞,实则广纳一山之半。 李倾昆并未假手于人,亲自将若干干粮清水都放在觉月洞中,待到微生一二练剑完毕便领她前去。 送到山麓后他将前行路线告知微生一二,便虔诚离去。 十九阶上山势开,复行百余步,有三人环抱之古松独在,前八十步,渐见山合如笼盖。 抬首,觉月洞三字熠熠百年仙韵仍存。 微生一二心中忽而有了一丝探究,师祖时非谢,究竟是何样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