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梅鹃_(十二)风云多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二)风云多变 (第2/3页)

光彩,却是如此无礼。

    董芳赶紧开口介绍:“这是我公司的副总王宗贵先生,年轻有为。今天非要请你表弟吃饭,我就把你也叫过来了。这是我家亲侄女,董梅小姐,制衣店老板。”

    王宗贵由于正经了几月,见了漂亮女人又像丢了魂,旧病复发,蠢蠢欲动。经董芳的提醒从失态中醒来:“董小姐,貌如天仙,名不虚传。”

    拍马屁工夫一流,但董梅不吃这一套。忽然想起了王宗贵的底细,镇上的大色魔,比董梅高二届,初三未读完就辍学了,自诩高中毕业,自学大专,其实都是钱买来的幌子,装饰门面而已。

    听说过他的事迹,人倒没见过几次,今天却遇上了,还是小姑介绍的。一个人的表面写不出内心,如果光凭想象是怎么也联系不上大色魔的。反正我是来吃饭,没什么大不了。

    菜是最好的,上了一桌子,偌大的包厢,坐着四个人的圆台像残缺的齿轮,显得有点空荡荡。

    王宗贵收起色,还是个君子,彬彬有礼,说弄点红酒如何?可以养颜。董芳附和,董梅无论如何不肯,跟表弟喝一样的花生露。

    菜实在丰盛,人却只有四个,撑死也撑不下。王宗贵习惯浪费,总以为是很有面子的事。对于酒店来说,多多益善,公子哥的钱最好赚。

    人少服务员舒服了,有一个看着王宗贵看傻了,流着口水解馋,看样子帅哥的杀伤力勿庸置疑。遇上女花痴,也不全是大色魔的错,他只不过是顺手牵羊而已。

    现王宗贵没有此心思,收敛着,也不打情骂俏,对女服务员投去冷峻的一笑,只对董梅献殷勤,夹这夹那,董梅极不自然,但又不能过分拒绝。

    饭局就在这不尴不尬的气氛中进行着,终于要完了,董梅舒了口气,快点逃离此地,可是小姑借故有事把表弟先带走了,送董梅回店的事只能有王宗贵来完成。

    董梅不想坐那奔驰,沿着大道往店里走,风吹起了董梅的秀发,董梅扬手理了理,那玫瑰丝巾更夺目了。

    王宗贵看呆了,枉活人世,以前玩那么多女人竟然都是次品,董梅才是女人中的极品啊。

    王宗贵开着车跟着,董梅说什么也无用,像无赖一样慢慢地跟着,引起路人侧目,让董梅很是难堪。

    董梅气呼呼地上车,一言不发,到店下车,也不说声谢,请人家坐坐,看样子气愤极了,这笔账暂且记到小姑头上。

    王宗贵怕自讨没趣,开着车回家,心里却越发喜欢,这样的女人正点,与以前的断然不同。

    借着董芳的牵线,王宗贵经常来店时里坐坐,有时来定制几件衣服,有时来送点点心,有时从书上盗版来几个笑话,博店里人一笑。也请了几次董梅去喝茶,说是工作太累,轻松轻松,劳逸结合。

    董梅实厌其烦,有时借故忙,有时一口拒绝,反正没去成。

    王宗贵倒也耐着性子,一次又一次碰壁,还好鼻子未青。得不到的东西总让人着迷,到手的东西最好也不值得珍惜。

    只是半个月下来,未有任何进展,好像距离还远了些,王宗贵像角落里放久的皮球自然漏气一样,难以蹦达起来,在这其猎艳史中从未有过。便去问董芳有关其侄女的情况,董芳也在关注着王宗贵的动向,并未见王宗贵对董梅做出出格之事,可见其确对董梅有心,便把董梅与文竹的事说了出来。

    难怪董梅对我这个超级帅哥毫不动心,原来心中有人,千万资产敌不过穷光蛋,王宗贵恨得咬牙切齿,有机会定要修理修理这小子。只是还在取保候审之内,王宗贵不敢轻举妄动。

    半个月后,董芳出现在董梅的店里,此时年关将近,董梅的生意越发忙碌。为王宗贵的事,董梅本想责怪小姑几句,可时间过去大半月了,一时没了兴致。跟董芳草草地打了招呼,便赶手头的活。

    董芳见惯了世面,也不在乎侄女的冷落,自搬凳子坐到董梅机子前面,问长问短。

    既然小姑如此,董梅也打开了话匣子:“小姑,你把王宗贵介绍给我,什么意思?我有文竹。再说他可是出了名的色魔,你不知道?”

    “你说他色魔,那是偏见,用以前的表现评价现在的他肯定有误解,相处半月,有没有吓着你!再说把他介绍给你认识,不见得就是处对象,小姑是为了你店铺的生意,你想呀,王家家大业大,有这么个朋友,对你生意可是大有好处哟。”董芳说得轻描淡写,水过无痕。

    小姑说得没错,除了握手那次的确没有传得那么色,也的确定做了几件衣服,但是董梅对这个人就是没什么好感:“他家家大业大,我不稀罕!以后没事叫他少来来,来多了我会下逐客令,到那时别怪我无礼!”

    “小梅,多个朋友多条路,何必自断后路呢。小姑是为你好,你可别把小姑的好心当驴肝肺啊!人家来不来,主要看你面子,我管不了。小梅啊,我们都是女人,做的最好,总有人说三道四,嫁得好才是福星高照呀。”董芳以过来人的身份苦口婆心。

    不知是王宗贵耳朵实在灵,还是董芳传的话,王宗贵来的次数明显少了,但无绝迹,董梅也不会真的拉下脸下逐客令。顾客是上帝,能客气就客气点,何况他每次来彬彬有礼,绝无过分之举。如果真那样做了,倒显得小家之气,让人看扁。

    王宗贵走董梅路线走不通,就走长辈路线。董三宝夫妻听了妹子的介绍,从相貌到家境自然乐意,毕竟王宗贵名声太臭,对其人品极其担忧,嫁了这样的人怕害了董梅的一生,毁了董家的清白。

    董芳见貌辨色,一番话打消了三哥三嫂的顾虑:“年轻人以前好玩,犯些错,正常得很。现在可学好了,不沾花惹草,一心帮父亲打理工厂呢,也算得上才俊了。

    “我是董梅小姑,不会把亲侄女火坑里推的。对那小伙我不会看走眼,他是真心对咱董梅好。只是董梅对人家不冷不热,我看着急啊。这小妮子对文竹已经铁了心呀,容不下别人啊,只怕错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喽。”

    董三宝觉得王家最合适不过了,只恨女儿不争气,不理解大人的一片苦心。董梅娘感觉人家条件太好,有点攀不上,反而心里不踏实,对于老伴的牢sao,也不附和。文家风平浪静,泡泡也没一个,对于董家大人的折腾更是不晓。

    年底,文正大爷受文昌发之托去了董家,董家客气至极,董三宝递烟,董梅娘倒水,桌子上放着瓜子水果之类。

    文大爷喜滋滋地看着,心想这媒人好做,董家还是实在人。可是一说到文竹与董梅之事,董三宝就打太极,顾左右而言其它,一会儿说田里的花,一会儿说屁股下的沙发,好像文大爷不是来谈婚事的,而是谈生意的。

    文大爷不知董三宝唱的那一出,只得提高嗓门儿:“我说三宝啊,我说你闺女董梅开年也不小了,与文竹的事早点办了吧,拖着也不是事,女大不中留,留到后来留成愁啊。”

    董三宝吸了口烟,眯着眼说:“我家的闺女是宝啊,为了培养她我们夫妻俩可吃尽了苦头,费尽了心血。想到女儿出嫁,就成他家人了,一辈子白忙活,心里不平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