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梅鹃_(十九)聚欢天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九)聚欢天际 (第3/4页)

拜有加,对何平和巩平的喋喋不休很是不满,借敬酒直接对两位老师发难:“两位老师也别急,待遇一时也急不上去,急出病来传出去笑话。我想问个有关教育的问题,在你们的课上,是喜欢自由发挥的学生还是安守本分听话的学生?”

    文竹向小小伸出了大拇指,示意问得好,小小抱以嫩拳回谢。

    两位老师互相看着,巩平说:“何平,你来回答吧。你教国语,懂得‘人之初’。”

    何平反驳道:“还是你来吧,你是物理老师,懂得的原理更多。”

    两人推来推去,最后推却不过,何平推了推眼镜道:“我们教书时间不长,按理没有资格发言。就我个人而言,我的教学理想是:学校重品质,老师‘因材施教’,学生发展个性,自由拓展。

    “我不是说‘因试教育’不好,只是发展到后来就是‘唯成绩论’,为学习而学习。说得危言耸听些,就是误人子弟,扼杀学生创造力。大家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开放式问题居然有标准答案,否则就算错。

    “学校为升学率,以‘重点中学向你们招手’相诱;老师为名次,以‘今天不努力,明天哭鼻子’来刺激;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以‘吃苦在前,享福在后’相威逼。

    “至于孩子的品质,让它自生自灭吧。孩子是他们实现自我目标唯一工具,可是孩子又不是他们的工具,他们有思想,有言论,有自己的天地。在三重大山的长年累月的压迫下,孩子们渐渐就沦为了学习工具。”

    何平歇下刚喘口气,巩平却接上了,补充道:“为了占得先机,各种补习或提高班如雨后春笋般运营而生,校方参与,老师撮合,家长更是不遗余力,也算是各方通力合作的典范了。

    “有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任意缩短孩童快乐幼年时光,参加各种学前班。见人家没上,还沾沾自喜,夸自己有远见。当以后还是考不过人家,辩说提前教育还是上得太晚,恨不得在父亲的身子里就要提前教育,这当然是笑话。

    “孩子咋办?孩子能咋办!书包日益沉重,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上完校内上校外,做完家作做题外。星星伴我不眠夜,梦里才是我世界。’”

    这哥俩要么推,要么追,较上劲了,何平接着道:“当然有位伟大的哲学家说:‘存在的即合理的。’各方为了眼前个人利益博弈,且形成了风气,讲到底是急功近利所造成的。目前来看对教育没什么危害,从长远看危害极大。

    “除了成绩,还有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塑造,如品质、如毅力、如抗挫力。百年树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民族文化要有底蕴,要传承和发扬,不是一只脚前进,更不是拔苗助长,急功近利。”

    两人滔滔不绝,讲了一大套,没有诉苦,还算有良知,小小的酒算是敬对了。

    成邦接过话题说道:“看不出啊,我们班藏龙卧虎啊。分析得不错,我建议你俩小子可以通力合作,整一篇《关于中国中小学九十年代中期教育现状之报告》,多采集些数据,把长远危害说得重些。这样的论文肯定会得奖,你们得奖,稿费、奖杯你们拿。客我请,怎么样?”

    众人叫好。“——那就这么定了。国人好‘报喜不报忧’,你们也算是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了,这跟喝酒无关。把这稿子投到市教育局去,嗯,不行,市教育局档次还低了点,关键它会层层地退回来,最后退给你们的校长大人。

    “也许校长会当面吝啬地表扬几句,转身就给你们小鞋穿,穿得头如牛大撞南墙,不得好死。因为论文上没署他的大名,而且要在前。直接寄到省里,让省里的有识之士与基层的有识之士连线共鸣,加速素质教育改革。为江苏百万学子减负,两位也算功德无量了。弄不好,前途更无量。”

    大家给了两位掌声,两位觉得很有面子,不虚此行。

    边吃边聊,米酒也去了大半,在座的神采更是奕奕了。对于喝酒,一开始大家都藏着、掖着,甚至试探着,绅士风度,斯文得很。

    对于学生时代的纯洁性毋庸置疑,但六年半后的酒量有的确是未知数。经过火力侦察后,好酒者主动出击,频频碰杯。

    像文竹这样的,只能龟缩在窝里,努力斡旋,百般推却,却依然被动挨打。酒吃到后段,大都“WHO怕WHO”啊,脸像熟透的尖椒一样红,声音也像尖椒一样尖。如果前面是长江,有人告诉他说里面是酒,他也会跳下去喝的。

    成邦、方圆都是好手,两位老师也不赖,小小酒量惊人,五六杯跟没喝似的。倒是文竹兄弟俩,喝得最少,脸跟猴子屁股不相上下。

    董梅也加入了讨论,说道:“希望在座的以后成家立业,从我做起,不要跟风。孩子的教育,先品质后成绩,把孩童的快乐还给他。老师有分工,语、数、英等,学生应该要分类。学习状元只有一个,其他行业的状元多着呢,非要一棵树上吊死啊。

    “至于怎么分类,这是个课题,我讲不清楚。但我相信,每个家庭都做到了,急功近利之风自然瓦解,全民素质自然提高。自下而上,上面的人可以无为而治。”

    董梅的话更贴近现实,众人点头称是。

    叶婷婷半晌不语,现在开口了。众人颇为诧异,眼睛齐刷刷地看着她,像聚光灯似的。

    她是镇机关的文员,似乎不适合聚焦,避开众人眼光,低首道:“我跟董梅一样,不懂什么大道理。只知道孩子就是一棵苗,你给他阳光,他就茁壮成长。什么苗结什么果,马铃薯苗不会结苹果。”

    声音依然细细,怕吓着人家。众人鼓掌叫好,想不到叶婷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想不到更惊人的还在后面,她居然要了一杯米酒,敬成邦,谢成邦的拔刀相助。成邦摆手,笑称不足挂齿。众人听得迷糊,等到何玉立解释,才明白原来里面有英雄救美的故事。

    年前叶婷婷下班,路上碰到几个喝了酒的小痞子,流里流气,想图不轨,少许路人敢怒不敢言,眼看婷婷就要遭到亵渎。成邦凑巧路过,先按喇叭警告,那三人如何肯听,兽性已出如何收得进。结局很明了,对方一人重创,二人跑脱,成邦轻伤,从此有了来往。文竹看两人相貌般配,性格互补,呵呵,这下有戏了。

    方圆举杯向巩平敬酒,巩平要他对现在的教育发表一些看法,方圆却说:“我不懂教育,我就谈谈今天的菜肴吧。你看那五谷丰登——”其实盘子也端掉了,方圆没找着。“——五谷丰登呢?对了,最后一块南瓜是你干掉的吧,何平——”

    何平苦笑,不知方圆玩什么花样。“——其实取的就是意,名字挺好:吉祥。其实粗粮本身也挺好的,促消化保平衡。

    “那份‘蚂蚁上树’色香味俱全,可惜‘蚂蚁’少了些,估计是后面的厨师偷吃了。我干这一行,我懂,厨师不偷吃,没有那么肥。

    “那份‘荷塘月色’做的牵强附会,用月形的汤盆盛银鱼羹,上漂几片香菜,东西毫无新意,让人失望,就大概就是所谓的‘换汤不换药’吧。‘霸王别鸡’味不错——”

    说得把喝汤的张茜把汤匙停在嘴边。“——不好意思,张茜,影响你进程了,你喝。rou嫩汤鲜,要是火候再到位些,那味还要鲜——”

    见张茜喝完汤,摸了一下眉毛,大家也做了一遍摸眉舞,小小做的夸张,倒像八点二十分,众人狂笑。

    “——我最欣赏的是这份‘贵妃进川’了,首先这名字取得好,称桂鱼为鱼中贵妃应该不为过吧。我们常吃‘糖醋桂鱼’,南方做法,酸酸甜甜,味道极美,基本上是喜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