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十二)胜利之道 (第1/3页)
“王胜,市冠军。”小小得到的情报。 “是冠军?”文竹觉得冠军没什么了不起,自己那时两岸第一。 “两岸”不是运河两岸,也不是长江两岸,更不是海峡两岸,是文董河两岸。文董河多大?大一点的地图上找不着。 “对,市冠军。” 文竹跟小小在“市”与“是”里兜圈子,一个不明故里,一个想偷笑。 “是哪里冠军?”文竹有点晕。 “是龙城市冠军。” “市冠军?”文竹心里一愣,好像误吃了一个苍蝇,想吐也吐不出来,干咳了二声。 “嗯。怎么啦?老师。” “没什么。喉咙有点痒。”文竹掩饰道,又故意咳了几声,怕影响小小情绪。 来头有点猛,既然上苍如此安排,是自己的苦主躲也躲不过,硬着头皮上,答应了就没有后退的路。还有两个月时间,文竹不由得重视起来,轻敌必输,叫小小尽可能的收集对手资料。 小小的学习从慢车道进入快车道,期末更是惊艳,已经上升到班级第五了。 方女士按照协议喜滋滋地给了文竹五千元奖金,奖金超过了工资。文竹觉得不妥,退回二千,见方女士纳闷,解释道:“那协议有漏洞。” “那协议太完美了!没有你,那有小小的今天啊!这两千就是你的!”方女士又推了过来,文竹不收。“那么多人,都没拿到。这是你应该得的,如果你觉得少,协议可以重签。”方女士急了。 “不不不,我收。”文竹无法拒绝一颗母亲的心。 暑假如期而至,一切按计划进行。游泳装备都是最先进的,为了练臂力、腿力,方女士腾出一个房间给小小做健身房,里面有综合训练机,跑步机。钱有时真是个好东西。 “王胜,男,35岁,身高175MM,体重78KG。曾获得市蝶泳400米冠军,省第六名,现任教练。马晓晓,女,16岁,身高164MM,体重48KG。曾获得区自由泳800米第三名。”小小托人搞来的内部资料。 文竹吁了口气,心里有了底。比王胜年龄差11岁,身高相差无几,体重轻7KG。小小比对手矮两公分,轻4KG。经过几日观察,小小臂长,爆发力极强,适合短距离比赛。泳姿也不错,换气有点小问题,关键还是力量不够,耐力不行,先快后慢。 二百米训练,小小自由泳落在文竹蝶泳后面好几十米,二人均在适应中,小小要向前冲,文竹要调整到当年最佳水平。虽自由泳比蝶泳快,但男女有别,小小倒也不气馁,何况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体育训练比较单一,枯燥、乏味。重复的机械运动,时间长了更是无趣。十多天后,小小的力量和成绩都有了不错的进步,但从小小厌倦的眼神中文竹看到了退缩,没了先前的兴奋和拼劲。文竹知道这是正常现象,没有说什么,毕竟是个孩子。 每天半小时的跑步,一个小时上肢和腹肌的力量训练,二个小时水中不停地划水,划水。睡觉时累得连梦都没有一个,即使有,也是划水,划水。 没有毅力根本撑不住,家教继续。七月十二日,文竹送给小小两本书,一本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本是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这是文竹第一次给小小送礼物。两本书上各赠一句话,前本是“劈波斩浪济沧海”,后本是“勇往直前人生路”。 “小小,这两本书近期给我看完。” “跟训练有关吗?” “没有,跟人生有关。” “老师,这本《鲁宾逊漂流记》我看过。” “再看一遍不会增加你任何负担。” “Yes,Sir。” 小小的回答幽默,铿锵有力,让文竹很是满意。没几天,小小精神抖擞,一如从前,仿佛消极怠工的事从没发生过。七月下旬,二百米不再落下好几十米,而是齐头并进。当然文竹有意谦让些,但小小进步神速。小小的天分加上勤奋,与初次见面有了天壤之别,这正是文竹最想看到的。 文竹专攻一千五自由泳,对手虽是市400米蝶泳冠军,毕竟岁月不饶人。我在暗处,他根本就查不到我任何资料,我不是圈子里的人,“野鸡头”、黑户。也许他根本不把我放在心里,冠军的光环是多么炫耀,无名小卒何足惜啊。跟我比赛也许是一时兴起,面都未照过,也许小小的语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用我的年轻拼他的耐力,短距离不行,我就来长的,你蝶泳冠军我就玩别的,比赛项目到八月中旬通知他们。上天似乎还有一点公平,不再如想象中倾斜。 每天的训练雷打不动,文竹以前也锻炼,现在只是加了量,针对性训练臂力、腿力、腹肌力量。半个月的恢复,已有八成功力,到七月底,基本恢复到位。 说实在的,文竹不喜欢游泳馆。站在马赛克池边,毫无生气,那水虽蓝的见底,却没有一丝海的感觉,水中有一股漂*味道。顶棚遮蔽了天空,灯光四射,四方的池子扼杀了人的想象,一条条比赛绳索仿佛让人置身于沟渠中,施展不了身手。 文竹还是喜欢文董河,瓦蓝瓦蓝的天空,碧绿碧绿的水,虽不能清澈见底,你却能感到鱼在水中的快乐。 从岸边或从码头纵身跳下水,轻盈得让人飞。河边的小草,柳枝,天空的小鸟,一切的一切,是那么自然、和谐。你可以自由地呼吸,随意地游荡,累了你可以仰躺在水的中央,没人打扰,你的目光可以容纳整个天空,跟着白云飘动。 文竹在文董河经过了多少场比赛,心里已无数,因为都是不正规的,没有记录。文竹总是遥遥领先,同龄不行,越级比,到后来都没人敢比了。那就让着比,让同伴先游十米、二十米。。。。。。到后来五十米,长一点,一百米也能胜。 然后泳姿上还得调整,人家自由泳,文竹得蝶泳。不管如何改变游戏规则,结局总是文竹胜。南北游的不过瘾,东西向游,两个来回也不觉得累,青春少艾无所惧。 不喜欢归不喜欢,文竹却不能改变现状,那只能适应这个世界,适应游泳池。文竹从不与对手们照面,训练的地方也不一样,小小有时去探探情况,除马晓晓以外,其他都比较懒散,还有人请假,王胜以短距离为主。 这期间文辉上来了几次,也帮小小加练,文辉也是好手,不过缺少系统恢复,小小居然跟文辉不相上下。小小问:“阿辉,有没有尽力啊?”文辉喘着气,点头答道:“吃奶的力气也使尽了。”小小兴奋得手舞足蹈,池里水花四溅。 小小的进步是阶梯式的,像那超大的楼梯,上一个台阶就要停留一会儿,过段时间再上一个台阶。一般运动都有这样的规律,上升——停滞——再上升——再停滞——又上升——又停滞。。。。。。只要你愿意,可以练到你的极限。 上升是让人喜悦的,停滞是让人沮丧的,停滞有时就像个瓶颈,好多人就死在这瓶颈上然后改行。突破瓶颈一般都有质的飞跃,所有的苦闷、心酸、疲惫都让喜悦一扫而光,直到下一个瓶颈出现。 小小明白此中的曲折,到八月中旬,她已经历两次飞跃。200米自由泳,成绩从最初的三分半钟到现在的二分半钟以内,让人有点不可思议,人类的极限什么时候是尽头?文竹希望她第三次飞跃就是在那天比赛中爆发。 比赛时间定在八月二十五日,下午二点,场地市体育馆。余小小与马晓晓比200米自由泳,文竹与王胜比1500米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