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七十四章 风云际会 (第1/1页)
“哦,你招的马弓手,岳飞、韩世忠?” “现在的马弓手都这么厉害了么?” “对,还有你,你叫什么?” 宗钢见牛皋挥着铁鞭嗷嗷叫,不禁问道。 “爹,这也是我招的。” “嗯,还有这位使双刀的,武艺也不错,你叫什么?” “他们一个叫牛皋,一个叫徐忠达。” “怎么样,这几个可都是我招来的马弓手~” 宗敏不禁得意,在人前显出自己是多么风光的事~ “好,有女如此,我宗钢幸莫大焉~” “爹,谁让你讲出来的啊?” “啊呀,你这也骗不了天下英雄好汉,不是么?” 底下众人哄然大笑。 宗敏不由俏脸通红,忽然变得扭捏起来了,拿眼斜瞥了一下夏洛奇。 夏洛奇装没看见,负着手在找岳飞与韩世忠。 他可是知道这两位不得,若与凡人世界中古史中讲述的没多大讹错的话,这两位将是华夏大宋最为闪耀的将星! “参见宗大人!” 此时,岳飞与韩世忠被来福引路来到宗钢面前。 宗钢那丈把高的身躯俯视着岳飞与韩世忠,说道: “好,年轻人,需当旌骑突出刀枪鸣,报效国家,成为四海所仰望的栋梁。” “来啊,取我的弓与盾来。” 谭勇与国良两人连忙将宗钢的宝贝一一取来。 “今日,我宗钢得壮士如此,实乃大宋之福。” “还望你二人从此成就功名,北伐蛮金,南平寇乱,方不负你我今日相见如故的慷慨气概。” 岳飞与韩世忠在前辈面前自是恭敬,当即单膝跪倒,双手上举接过宗钢手中的弓与盾。 岳飞取弓,韩世忠取盾。 两人站起,相视一笑,不由胸中忽然升起万丈豪情。 “多谢宗大将军赏赐,此后定当报效国家,建立功勋。” “爹,怎么样,我挑人的眼光不错吧?” 宗钢坚毅的国字脸忽然露出一丝笑意,俯身附耳对宗敏道: “挑将算你懵着了,我其实最希望你挑对一个好女婿。” “哈哈哈~” 宗钢转头看了一眼夏洛奇,夏洛奇没来由的浑身四周洒漫了桃花雨。 “啊呀,人走桃花运,挡也挡不住啊~” “好好修心,不许心猿意马~” 半空中张载伸出一只手,扭住夏洛奇的耳朵训斥道。 “喂,恩师,不带这样双重标准的吧?” “还敢还嘴,还敢还嘴?” 这回不仅是伸手扭耳朵了,大耳刮子也跟着扇了过来。 “救命啊~” 夏洛奇扭头就跑。 “喂,夏洛奇,你干嘛?” 宗敏见夏洛奇忽然发神经,在后面大喊。 夏洛奇早跑没影了。 那身法想藏都没能藏住。 “好厉害的身法~” “难怪能接住刺客冷箭啊~” “万中挑一的高手,绝对是万中挑一。” 旁观人众不禁看呆了,这一缕青烟是真的人跑动的轨迹么? 有些人揉揉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这一幕。 岳飞与韩世忠自负轻功天下无双,看到夏洛奇这一发动的速度与身法也不禁自愧不如了。 宗钢多识货啊,当即用手捅了一下宗敏。 “敏儿,还不快追?” “要是人丢了我拿你是问~” 宗敏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心里反应不过来。 “这么急想把我嫁出去么?” “是亲爹么?” 宗钢仿佛知道宗敏的心里私语,当即传音道: “绝对亲生,如假包换。” 宗敏额头三条黑线刷的下来了。 跨上青骢马,提起三尺剑,追夏洛奇去了。 “这宗大人五子中竟然是这小女儿最有福泽呢~” 站在众人边上的百晓生对方腊说道。 “哦,如何见得?” “嗯,我观人只看其气数。” “宗大将军虽然威武,可我看近日内必有灾殃,其他四子虽然精明强干,可都只是那种单打独斗的将才。” “唯独这小女儿却气数如虹,上冲牛斗,似乎有贵人笼罩,百里方圆内无人能侵害她的福泽。” “嗯,既然晓生大师这么说,我也看好她。” “哈哈,你没戏啦~” 方腊的心里的小九九被百晓生明说了出来,不禁脸红。 “没关系,大丈夫何患无妻?” “小老弟以后鸿运当头,贵不可言啊~” “这话可不能乱说啊~” 方腊连忙伸手去捂百晓生的嘴。 “没事,我已经遮蔽了四周众人的听闻,老弟尽管放心便是。” “嗬,吓死我了。” “不过,听为兄一言,十年后老弟一定要记住,山高路险,打虎之人有缚龙之术。” “若要避过此生最大的劫难,需要南下重洋,永不回头。” 说完,穿着道士服装的百晓生笑吟吟的飘然远去。 “人道是将相好,我却说回头早~” “君不见高堂明镜白发翁,多少坟茔埋功名~” “紫莽黄袍皆虚空~” 一路歌声渐渐缥缈不见,散入蓝天黄云碧山丛中去了。 方腊听了百晓生的这些小曲儿,不禁有些恍惚。 “各位壮士,报名参加我宗家军的明日就要出征了。” “咱们约定黄昏酉时在此集合,北上雁门,抵挡蛮金,好不好?” “好~” 小校场外喊声如雷。 一时间英雄之气弥散激荡,令人心怀久久不能平复。 如画般的大宋江山此时已笼罩在红日掩映的悲壮气氛中,北方蛮金杀气逐渐逼近,南方水云开始动荡扰乱。 承平已久的封都皇城,紫金宫内风流皇帝赵佶却在上好的宣纸上画着百鸟朝凤,最后一行提款赫然是天下闻名的瘦金体。 当真是才气如剑,皇者境界。 李太师略显臃肿,穿着紫袍官衣立在陛下,等候皇上收笔。 “好了,终于画好了,哈哈哈~” 赵佶眉清目秀,单眼皮,鼻梁干净挺直,嘴唇单薄红润,一副才气书生的面容。 “李太师,让你久等了。” “没事,陛下,恭喜陛下作品得成,可喜可贺,此乃我大宋之幸,国运昌盛之寓也。” “说的好,李太师,你能有这样的眼光,实在当得了太师二字。” “说吧,有何事?” “北蛮逼近,天下勤王诏书应该早日颁布啊~” “好,此事就交与太师您去办理吧。” “还有封都皇城四周无险可守,若是蛮金围城,咱们需早做打算。” “太师言下之意如何?” “老臣以为一国之主不当兵锋,目前之计上策迁都,中策防御,下策出兵进击。” “迁都?” “往哪迁?” “这个需要陛下定夺。” “老臣想了三个地方供陛下挑选。” “哦,李太师连这个都想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