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节 3号机场 (第1/2页)
“为避开机场北面山谷里打游击的880,空军不得不在几公里以外投下自*药。由于肖杨部连续拨掉多处地面引导观察点,有些*甚至砸中M8自行火炮,504团已经没有力气骂娘。上将,我建议出动陆军自己的航空兵。” “我也不喜欢空军,但82师航空支援旅要为桥头阻击战做准备。除非你能保证那个中尉能挡住CB师援兵——整整一个机械化特混营。” “为什么桥头不多派点人?” “亲爱的参谋长,敌重炮部队刚向桥头西面投射一百多发*,你想跟J国人一样当炮灰吗?桥头阻援兵力不多不少,缠住敌人足够了。等等,那些*终究是怎么回事?” “据说是小林部出事了,J国联络官们最近很内向。” “有必要查一查,”上将示意地图cao作员切换到战区态势图,“那个火箭炮群选了一个很不错藏身点,如果耐着性子等到机场失守,说不定能收获整个504团,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这么早暴露。为了区区一支J国特工队?” “难道是要掩盖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 “话说回来,海军情报处没掌握新的情况?” “他们也在沉默。有一支海豹突击小队出去半个多月,营救小林部被俘人员未果,又钻进宜兰平原以西山区,最后一次联络在七天前,报告过880的一些动向,再没有更确切的消息。前天我在补给处看到海军情报处副官,好像在预订棺材。” “肖杨,肖杨……” “上将对他感兴趣?” “28岁的中校团长在中国算不了什么,我感兴趣的是他背后。” “您是指880部队……嗯,3号机场,还有刚刚出事的雏鸟特工队,几乎所有能影响战役主动权的大小事件,都与这支预备役出身的二流部队有联系。您指的是这个?” “CIA联合J国内阁情报调查室做过一次历史数据关联分析,能产生的有价值交集的只有三点。一是前任东线总指挥林兰中将,此人早在AD集团军任职时就对肖杨常识有加。二是五年前的‘野谷知子玉碎案’,肖杨时为AD集团军特侦大队通信参谋,就事件而言作用不大,只是参于者。至于第三……”上将艰难地摇摇头,“我倒是没发现这个联系有什么价值。” “什么样的联系?” “没什么,”上将喝光最后一滴咖啡,深深躺进椅子里,“板田曾为此事专门找过我。” “情报中心J国联络处的板田少室?” “秘密警察出身,不知道怎么搞进了自卫队,自卫队里不得人心,自己跑去298旅要了一支宪兵特勤队,没有办过什么正事。哼,J国人真的天生喜欢做阴谋家。他跟我提过一个叫南中车常的人。” “原名庭车常,京东警视厅通缉的J国籍华人,唐人街社团幕后首脑。” “你知道?” “呵呵,”参谋长掩过微微潮红的老脸,“我儿子对某位J国*很感兴趣,关于她的一切包括家庭成员、内裤颜色等等,都有一整套研究。他上次在E-MAIL里抱怨说,要不是南中车常畏罪潜逃,一井扬子也不至于两个月不出新片。” “南中车常是肖杨的大学同学,CIA的分析结果和板田少室关心的都是这一点。” “上将,我突然发现我的脑袋真的不够用。” “我也一样。” 两人相视而笑,良久,上将叹了一口气。 “板田少室说这个庭车常可能在第八战区,并与时小兰、肖杨等人保持联系,极有可能从事着某种关系重大的使命。” “不明白。” “J国人迷信逻辑推理甚于调查取证,不可全信。按照内调的说法,庭车常是潜伏J国长达四年的中共特工,原话说是中共潜伏机构首脑,掌握着一个以京东市为中心包括时氏集团在内的西太平洋情报搜集网络。你相信这些危言耸听的推论都集中在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身上吗?” “事实证明时氏集团确实有问题,否则不可能动用秘密武装保护时小兰逃脱。调查也证实,自从时小兰来到这里,友军不少带兵将领纷纷失踪,或者逃往中立国,或者为中共军情部门服务,只剩下298旅还有点战斗力。” “这些我都不否认,但是亲爱的参谋长,A国大兵正在前线送死。” “请原谅,上将。我马上抽调101师的阿帕奇。” 3号机场外围,22号公路桥。 CB师作训科长刚刚赶到桥头,看着几辆被*掀翻的步兵战车直发呆,IF团三营营长将他拉进炮坑,凑在耳边大声喊:“小心黑枪!” “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