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节 死亡公路上的和平任务 (第1/2页)
“政.......委有额外指示吗?” 方正急欲掩盖此前的种种八卦,因此明知故问地抢过正题。 出乎意料,贾溪摇了摇头,像个对世间一切浑然不知的纯真少女。 “哦.......”方正打了个哆嗦,等待纯真之后,狂风骤雨。 贾溪弯下腰去,纤纤细指拂过别着刺刀的野战靴.......她捡起一枚瑟瑟躲避在草中的花儿,继续滑下路边。 方正这才发现,路另一边的坡上也留下同样的脚印。女人毕竟是女人,即使身怀利器也不忘那些可怜的花儿。 风尖感到一股莫名的悸动,直到那轻风一般无处不入的身影,消失在莽莽丛林中。 “不是你的菜,别想了。”方正拍拍风尖的肩臂。 抬着担架的士兵偷偷笑完,猛然碰上风尖不怒自威的目光,匆匆赶路。 ID团一行六人向东时,游骑兵75团一行五人也在向东。他们共同的到达点位于“太鲁阁国家公园”北界,军用地图上标作“2318高地”,即最高处海拨2318米。 高地东面约八公里,就是“绝美的死亡公路”——苏花公路。 苏花公路北起苏澳港,南至花莲县,是J国殖民时期在清朝海防栈道基础上,整修拓宽的东部沿海公路。因东邻美妙绝伦的太平洋,西靠陡峭险峻的悬崖,多数路段完全是从石壁上硬生生抠出来的,车道狭窄,隧道众生,雨季里塌方频发,故得名“绝美的死亡公路”。随着更为安全的东环铁路修通,苏花公路已不再承坦主要客运功能,而是转为景观公路,兼作矿运之用。 战争爆发之初,武警机动KD师曾一度控制苏花公路北端的苏澳港,但A军陆战1师很快经东部海域登陆宜兰平原,以绝对优势重创步兵CB师ID团后,一举攻克苏澳港,企图以此作为桥头堡,翻越中央山脉向西突进,进而分割沿西海岸南下追击叛军残部的ED集团军。但CB师主力在ID团血战宜兰之时,快速抢占了中央山脉中段要害,依托空中优势难以发挥的高山密林,死死顶住陆战1师矛头,为ED集团军收缩战线赢取了宝贵时间。 掩护西线集群北撤的QI旅,在玉山、南投等地稳住阵脚后,沿中央山脉中段一线构建山地防线,彻底粉碎陆战1师经陆路西进的企图。CB师主力在QI旅的侧翼保障下,进驻苏花公路南端的花莲,北控苏澳,南御高雄,另调刚刚得到补充的ID团守备3号军用机场,控制东西横贯中央山脉的中横公路。 但ID团的真正任务,其实是掩护“影子部队”秘密集结。 不久,随着3号机场“主动”失守,“影子部队”一举截断骑1师后路,连克台中、台南等西线重镇,中横公路控制权再度成为A军扭转败局的主要焦点。 与之同时,在中横公路东端交汇的苏花公路,由于陆战1师与CB师主力之间频繁炮战,成为了真正的“死亡公路”。 莱布其中校选中2318高地,是因为此地均远离ID团和游骑兵75团控制,是双方都能接受的“安全区”。战俘交换过程中,不论哪一方毁约,双方都将在另一方友邻部队的炮火急袭下灰飞烟灭。 只不过,任何一方毁约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因为莱布其交换战俘的真正目标,不是要回ROC逃兵,而送走PLA战俘。因为那可以让庭车常多邀点功。 不管ROC逃兵为何而逃,影响范围都不会超出ROC,对A国利益影响不大。据说令狐迟、李忆鸿都巴不得他去死,若能换回来亲自动手,当然更好。 至于PLA战俘,从他身上原本可能挖出一两个“寡妇”,但这种可能终究是微忽其微的,况且这种可能已经被板田少室那个过度高估当代脑科学水平的J国人给葬送了。若令狐迟所言属实,庭车常实际上是“寡妇”的掌纵者,不管真真假假,虚虚实实,PLA战俘都留之无用,还不如还庭车常一个顺水人情。 总而言之,毁约的结果是庭车常自己吃亏。 世上再没有比这更便宜的交易了。 但出于诚意,莱布其中校不再像初访ID团营地那样遮遮掩掩,而是郑重派出克林顿少校为代表,前往2318高地。 假如庭车常只为赚一个普通少校而设下局,莱布其中校只能遗憾地说一句,“我太高估你的智商了,中校同志。” 接下来还有。 “A国人民会永远铭记你的名字,尊敬的摩根.克林顿少校。” 克林顿不可能听到这句友好的诅咒,因为此时他已走出很远。远远望去,望着前方,他似乎听到了155mm高爆*特有的呼啸声。 据说“世上最难以理喻的炮击”,几乎每天都发生在苏花公路沿线上。 驻守宜兰县苏澳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