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节 听你的,老哥 (第2/3页)
们就听到枪响。”通讯军士回答。 “机上没别人?” “哦,还有个大校。”通讯军士或许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问到了才说。 陈天华直勾勾盯着他,没问为什么现在才说,只是掏出CB师师长兼政委吴品大校的戎装照递过来。通讯军士歪着头看了一会儿,摇摇头。 “不是?” “那人脸上有血的,还戴帽子。这人没戴。” “......好吧,什么帽子。” “飞行帽啊。”通讯军士奇怪地报以“是人都知道”的目光。 “他有肩章,但戴的是飞行帽,对吗?” “是啊。” “也就是说,他穿着的不是飞行服?” “07式城市迷彩。” “辛苦了,去照顾你的战友吧。”陈天华按了按通讯军士的肩膀。 通讯军士敬了个礼,回到墙角坐好。这位老兵似乎并未意识到这是在战场,因为这里安静得只有炮声,炮声一停反倒意味着真正的战斗随之而至。 那是M177*炮群对IE团三营82mm迫击炮分队的有力回应。抛开陈天华的特殊因素不讲,侦察营三连关于“敌渗透分队因误判车站守备力量,突袭未果后退守维修所”的分析,至少从目前的交战情况来看是科学合理的。 陈天华看一眼侦察兵正扶着喝水的九连狙击手,“他怎么样?” 侦察连长遗憾地说:“开始一直在吐,吐完就一个劲喝水。不过话还能说几句,比绕东昂直强点。” 陈天华拭探式地碰了碰狙击手怀里紧紧揣着的*步枪。 狙击手本能式地侧过身,报以“新兵蛋子别乱摸枪”的嗔怪眼神。 “1号蓝色目标身长多少?”陈天华换了个对狙击手来说属于本能的问法。 “1米62到1米68。” 吴品的身高是1米73,但狙击手瞄准时的目标身长并不代表人物实际身高。陈天华想了想,“他背着人吧?” “飞行员。” 陈天华感到有些不安。他背着手,低着头,继续在塌掉半边的维修所附近打转。偶尔抬起头来,望一眼远处,正对武直11轻型直升机进行排爆性检查的侦察兵。 检查很快结束,一个三级军士长跑回来,递给陈天华一支95式步枪。 “枪号是战区陆航系统的。”三级军士长说着,又从口袋里摸出一盒尚未开封的压缩干粮,“这货在乘员舱里找到,高寒地区专用粮,师里没有,但绝对不是飞行员吃的。” “能确定使用单位吗?” “得问问后勤部。不过上次从玉山方向过来的补给兵自己开伙时就吃这种粮,对了,ID团防区也在二千米海拔以上,台北直供的干粮里多半也有。” 陈天华平静了一会儿,命令侦察连长道:“封锁现场。” “什么?” “封锁现场,封锁消息。没我的许可,任何人许进不出,更不得擅自使用通讯器械。” “是!” “通讯员!” “到!”“到!” 应了两声,包括IE团三营九连的通讯军士。陈天华朝老兵摆摆手,把侦察三连的通讯军士拉过来,“IE团指挥所的线路恢复了吗?” “刚恢复又断了。不过封参谋长还在IE团坐阵,需要人过去传话吗?” “驻防车站调度室的九连连部能不能叫通?” “一直通着。刚才测线是个炊事班长接的,指导员带连主力外出增援未归,连长刚被团卫生队抬走。” “马上叫九连,调度室那边有多少人拉多少,全部过来协防。” “首、首长.......这是以谁的名义下令?”通讯员很清楚地记得军务条令,作战参谋根本没权力调动参谋长指定以外的单位,即使作战科长在这也不行。 “以师参谋长封常清的名义下令,作战科参谋陈天华的名义转令,出任何问题我负责!”陈天华说。 “调度室防区怎么办?” “这是该你管的吗?叫通IE团指挥所告诉我。” “哦........”通讯员求助地看侦察连长。 侦察连长回瞪一眼,“这的人全归陈参谋管,你看我干嘛?马上执行,你的问题我负责。” “是!” “一排*、二排电筒,全体战斗准备!” 陈天华转身正要拿回步枪,却跟人撞个满怀。 “指挥员同志!调度室九连连部应到29人,现到4人,其余正加紧赶来。代理连长绕东昂直。请指示!” IE团三营九连副连绕东昂直中尉为首的四人整整齐齐站成一排,仿佛此前的恍惚、此前的呆滞已随着那次没有结果的战斗,统统飞到九宵云外。 “慢慢你就习惯了,发弹药吧。” 陈天华拍拍忽然有些恍惚的师直侦察营三连连长。 花莲正被伴着雷声的迷雾层层笼罩的时候,高雄的情况已经渐渐明朗。 没娘疼的陆军总医院伤兵砸光高雄“陪都总统府”后,又轻易冲破彼此挤眉弄眼的市警察局机动队搞的所谓街头封锁,撵着“誓死”、“敢死”“决死”号护卫舰上岸水兵的屁股,直扑传说中已被“荣军”、“义民”联合攻陷的“总统私人金库”。 此时的高雄街头乱哄哄一片,有人说占领台南的PLA“叶挺独立团”打着“中山先生铁甲车队”旗号攻进来了,有人说A国人刚向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