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节 花莲保卫战 (第2/3页)
情况越来越严峻,这不单是作战方面的问题。 参谋长封常清已经三天没出指挥所了,但从各方面报上来的情况看,花莲保卫战已到了花莲军民都难以承受的地步。偏偏在这种时候,李正太负伤了。署理师务的第一副师长李正太是在视察前线时,被疲劳过度的暗哨当成敌人误伤的,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一时半会儿也起不了床。现在师里日常管事的,就只有从玉山调来当第二副师长的原QI旅旅长杨希山大校、继续原地踏步的参谋长封常清上校和不到三十岁的新任副参谋长肖杨中校。当然,师里还有副政委、政治部主任、后勤部长等等师领导,但这些在花莲军事管制委员会里担当实权副手的政工、后勤要员,没有一个能摆脱日趋加重的民生保障压力。 保卫花莲是军事任务,保证城中民众最基本的生存则是一项不折不扣的政治任务,是直接关系到战后稳定与重建的头等大事。仗打输了也许还可以重来,民心若失,将无可挽回。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封常清的脑海里,始终徘徊这句据说已经被历史扔进封建社会垃圾筒的老话。此时他在想:为什么要打,为什么一定要打......这话,他不敢说出来,因为他很情楚自己是什么身份: 军人。 他倏忽冷笑。 “肖副参谋长来了。”一声报告打碎了封常清的思绪。 封常清吃力地站起来,疑惑看着一边拍落尘灰、一边放好钢盔的肖杨。 “不是让你在那边守着吗?保障师长救治工作是林司令员亲自部署的任务。你怎么跑来了?” “醒了。” “什么?” “师长醒了,”肖杨把步枪递给随时都挎着通信包的上士李雷,脸上看不到一丝血色,“但还不能说话。台北密调的专家说了,再观察两天,如果病情能基本稳定的话,应尽快考虑送往台北做深度治疗。我刚刚联系钟副司令员,空军可以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在花莲周边空域开辟最少半个小时的安全时间。” “那就好。”封常清松了一口气。 “你们几个,”肖杨扫一眼纷纷起立、报以欣慰笑容的参谋们,“谁把这事说出去试试?” 刚由战区军务部参谋调任CB师军务科长的李正硕少校,颇为随意地跟肖杨碰了碰目光,继续埋头工作。 部队机关警卫分队一般由军务部门(注:集团军设处、师设科、团设股)日常管理。吴品特护病房的封锁与警卫工作,虽然由师副参谋长肖杨牵头指挥,师通信科副科长陈天华少校(战司十一局驻花莲秘密联络员)、ID团特务连副连长陈诚中尉(提干受训结束后借调师机关)和师特侦营三连一个排长轮班值守,战司派驻花莲工作队(含台北总医院专家组、“红蜘蛛”部队一个行动组和ID团教导补训队归建人员)具体实施,但出于保密需要,公面上仍需以师军务科的名义进行。 师机关里有小道消息说,李正硕是代师长李正太的亲戚,此次调来花莲前线颇有“刷战斗积分”的意思,但没有人知道,他其实是林兰亲自选定的工作队秘密成员之一,而且还是分管外围保障工作的副队长,受队长肖杨直接领导,负有密查师指挥机关内jianian的使命。 “杨副师长去IF团也快回来了。我们先到里面,就师长转移治疗方案的问题,初步交流下意见。” 封常清放下手里所有的事情,把肖杨领进小会议室。 上士李雷从外面把门锁好,便席地而坐,闭目养神起来。或许是出于同行兄弟的好意,一个中尉通信参谋摸出压缩干粮,掰下了一块,正要过来。李雷深深凹陷的两眼倏地一睁,愣是把人家瞪了回去。 花莲市区比大陆二线小城市大不了多少,建筑群落也不复杂,但由于战争爆发前胎毒当局“备战及时、准备充分”,光民用地下避难所就多达三十余处,军用设施更是林立密布。登岛作战阶段,空降15军某部是在我两栖作战主力佯攻台北、花莲守敌急援北上的大背景下,以大规模空投方式趁虚夺取空城。CB师登陆换防后,在原军民设施基础上,构筑了大量抗击东面海上来敌的工事。 为夺回这座严重威胁到东部海岸补给运输线的城市,A军动用了驻冲绳制空机群的五分之三、太平洋舰队海上预备队的几乎全部和以苏澳港为中转基地的陆战1师的精锐一部。双方激战数日,A军以优势火力与精锐突击兵力突破外围阵地,完成了除西面深山以外的局部包围,并控制绝大多数的海防工事和三分之一的街区。 出于所谓“人道主义”需要,A军又相继开放城区北郊部份通道,在郊区设立大量“难民转置点”。在空投的“放生”传单、50毫升特制瓶装水和指头大压缩面干的鼓舞下,城内难民纷纷走出避难所,由四面八方涌向北区。A军竟趁势将机械化混成分队混在难民之中,“缓缓”逆向而行,逐步蚕食我街道工事,进而攻占了市中心要道,甚至一度突破我南面街区及西南山区防御纵深。 莱布其上将在接受英国某著名媒体采访时声称:“花莲一役,掀开了我军心理作战实践的新篇章,更在以政工民运起家著称的C.P.C.脸上,狠狠地扇了两耳光.......” 林兰上将则在驻战区机关师以上干部内部会议上,一再警告“情绪激愤的某些将领”道:“军人的脸可以丢,‘尽最大可能减少战区群众生命安全’的作战指导原则不能丢!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宝岛群众都是我们的同胞、我们的血rou,不管他们因何种原因往何处去,谁要敢往他们头上扔反坦克*,我就要谁的脑袋!花莲北区失守没关系,市中心失守没关系,南区还在!西面山区还在!CB师的血、CB师的rou、CB师的男儿们还在!丢掉了还可以再打回来!中国军人不怕自己流血,就怕敌人流得血不够多!向正在花莲浴血奋战的CB师男儿们传达一位兄长——我——林兰的话:记住陆战1师,在哪儿丢掉的场子就在哪儿夺回来。” 事实上,CB师的男人们已经在这么做了......... 下午4时9分,阴转中雨,气温29度,西南风3级,能见度150米。IE团炮兵营三连一排二班上等兵班长王海龙,摸着机动车道边线,缓慢地向前爬行。 他是一名火箭筒手,身后有他班里的兄弟,一共四人。 坦克就在前面停着。从坦克杂物架上拿下来的外挂沙包搭在路边,M249机枪后坐着一名军士,双手抱胸,淡定自信。胸挂**的双人游动哨,踩得湿热的破碎柏油路面发出来颇为节律感的“丝丝”响,相对而言,整个街道显得很安静,但坦克并未因此而熄灭引擎。炮塔上的周视望远镜,每隔一定时间就转动半圈,高高耸立在炮塔尾部的无线电侦测天线,警惕地监听着空气中看似杂乱无章的电波。这是A国最精锐的部队——海军陆战队——A国总统无须通过国会即可直接动用。 出发前曾有人问王海龙:“我们为什么非得帖着公路走?” 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