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节 第二副师长(一) (第2/2页)
死,但如果此时不果断突击的话,俘虏连带更多人必定会死得更惨。 “突击队、突击队,你们都疯了吗?喂喂?狗屎.......一梯队不要用*,重复一遍,不要用*........二梯队集中火力压制7点方向,开辟机降场.......” “前卫-11!7点方向有前卫-11,我受到了激光照射!” “都什么时候还请示,命令不变——干掉它!” “鬼天气,我根本就看不见........” “......搜救队、搜救队,7点方向3号机被击落.......重复一遍,3号机.......上帝!我着火了......嘎.......” “.......中区频道广播、中区频道广播,我是中区联合指挥官、陆战远征第13队队长哥特中校。刚刚收到消息,我们最可靠的兄弟、‘陆军吃SHI’队最牛X的内左卫、中区突击队执行官埃里上尉,被中国小妞们围在中国银行街区西口。他们没多少子弹了,但依旧坚挺.......干得好,少校,我已经让上个月输你们两个球的东2区坦克队,朝你那边开过去了......嘿!中尉,‘好人理查德’(编注:黄峰级两栖攻击舰的一艘,隶属于太平洋舰队,驻守日本佐世保基地)的海军大妈最怕的就是你挂弹降落,看在塞西尔.黑尼海军上将份上,请撸完再走.......东C队、东C队,胜利在向你们召唤,埃里上尉需要你们加快步伐......‘陆军吃SHI’队的忠实粉丝、我的伙伴们,中区突击队依旧坚挺,对,就像上次狠爆‘总统见鬼’队那样,依旧坚挺......中区频道广播、中区频道广播,我是中区联合指挥官........” 第二次中区保卫战已持续了两个多小时。CB师第二副师长、原QI旅旅长杨希山大校,被来自各条战线的告急、哀求和漫骂弄得精疲力竭。 这是从他西线玉山来到东线花莲、担任CB师第二副师长职务的第四天,一切才刚刚开始。 同样是前线,花莲的战况不会比玉山坏到哪去。从A军武装干涉中国反分裂战争的那天开始,玉山就成为中A两军直接对抗的最前沿,双方反复拉锯达四个月之久,战况最激烈、情形最险恶的时候,作为堂堂一旅之长的他,身边甚至只有一名通信参谋和两名炊事兵,但他至少能够做到“情况明了、处置有效”。与解放战争中徐向前元帅亲自提名为“光荣的临汾旅”、六十年代起担任南京军区战备值班师、号称“中国陆军的窗口”的QI旅相比,由预备役转正的CB师在部门协调、部队协同、组织应变等方面的确存在很大问题,在QI旅行得通的高效指挥管理方法用在CB师身上,反而不如拍桌子点名。如果拍桌子点名能起到好效果倒也罢了,可问题在于,他根本不知道何处情况下该拍哪张桌子、点哪个人的名。一切问题在第一副师长兼代理师长李正太看来都不是问题,因为李正太熟悉CB师的一草一木,知道哪个团长性子急、哪个营长会迷路,杨希山则不行。现在所有问题的根源,似乎在于李正太负伤了,不管论谁来顶替都摆不平。 杨希山忽然有一种想法:CB师的“落后”会不会是长期担任“资深二哥”,据说连吴品的前任吴致刚都要礼让三分的李正太有意为之?CB师一‘闹鬼’,李正太就负伤,这会不会........不可能。杨希山很快打消这个不合实际的想法。战场上只有开枪自残的懦夫,不会有找人“误伤”的大傻冒,因为“制造误伤”的人除了必须具备狙击手的高超枪法外,还得拥有外科医生的专业技艺。别说CB师没这种人才,就是全军上下也找不出几个来。据《解放军报》一篇悼念性文章披露,原总参三部某驻外机构倒是有过一个毕业于名牌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功勋狙击手,但战争爆发前就牺牲了。 这时,在小会议室门外闭目养神的李雷上士突然抬起头。 这位出身“叶挺独立团”的通信士官好像收到肆意放纵在空气中的脑电波似的,用略带惊咤的目光,打量着肩扛军士长肩章在师作战指挥中心里发呆的“老兵”。 副参谋长肖杨进去之前交代过李雷,等杨副师长回来就直接领进去。可在此后这两个多小时时间里,诺大一个师作战指挥中心竟没有一个人提醒李雷,这位就CB师新来的杨副师长。 的确,战况如此激烈,在场的科长、参谋和干事都各忙各的,心无旁鹜,哪会有人注意到哪位首长跟哪个小兵交代了什么、那个小兵正好又缺些什么。而在充斥珍品云烟和大中华气味的小会议室里,参谋长封常清和副参谋长肖杨则因如何安全转移吴品一事,从交流意见、存在分歧、发生争执发展到激烈争吵。副参谋长与参谋长的地位悬殊绝不仅限于正副之差,区区部门副主官拍部队三号首长桌子这种事恐怕也只有肖杨干得出来,封常清纵然浸yin官场多年、早已练成“宰相肚皮”,也被气得七窍生烟。武林奇葩和宗派大师过招,自然是天昏地暗,谁也没意识到时光如白驹过隙。 “小同志,你是刚从哪里撤下来的,怎么在这休息呢?” 杨希山这么问并不奇怪。仗打到这份上,纵是铁打的汉子也有掉链的时候,很多兵从前线撤下来后两眼昏花,见门就钻、逮来就吃、摸着就睡,现在师指门外就躺了一大片。 李雷自己也很累,他跟师通信科副科长陈天华轮班守着吴品特护病房里的战司专线几天几夜,刚换岗下来就被肖杨叫走。 “叶挺独立团通信连的。”李雷有气无力地回答。 类似问题,他平常在CB师里单独走动时就碰上不少,若说是战区司令部派来的,免不了要解释一番,既要保守工作队的秘密又要应付战时必不可少的随机巡查。烦躁的时候,他干脆就这么回答,反正他怀里的确还揣着CGI团的士兵证。一般敌特分子要么对答如流,要么放枪就跑,没有像他这么能扯的,纠察队听了反倒放下心来,一笑而过。 但这毕竟是在师指挥中心,杨希山不免有些警觉,“LG师通信科分管训练的副科长姓什么?” 998计划启动安装期间,QI旅曾配合LG师CGI团侧击台南,LG师师长与杨希山的直通专线就是由那位副科长直接管理。团一级通信分队士官必须经过师教导队集训,CGI团通信连上士不认识师里分管训练的通信科副科长是不可能的。CIA太平洋分部和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再有空,也不犯不着去关心区区一个副科长姓谁名甚。 李雷先是愣了一下,很快双手扶门站起来,整理着装。 “姓周,福建人。” “哦,你是跟肖杨从台北来的。”杨希山确认了自己的猜测。师指大门警卫再两眼昏花,也不至于随便放人进来,能钻进师指“摸着就睡”的至少是师直机关相关人员。杨希山记得战司驻CB师工作队的涉密名单上有一名专职通信士官。 “您是?” “肖杨在里面?” “这是我们杨副师长,”有些“分心”的军务科科长李正硕,从座位里拧过头来,“哎!对了,肖副参谋长进去之前跟你交代什么来着........” 李雷哗地一下,松开怀里的便捷式通信包,转身开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