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新疯暴_第六十六章 选妃的说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 选妃的说道 (第2/2页)

谈论这王妃人选的问题,但李宽觉得自己的父皇心思根本就没在这件事上,因为他感觉到了敷衍的成分居多,而且李世民的表现也不像是在询问他的意见,根本就是在开玩笑,仿佛是经历紧张过后拿李宽的这个事情在做缓冲,难道李世民在消遣自己?李宽大胆的想到这里,而李世民最后却收住了那份肆虐,严肃的说道:“宽儿,朕就是感觉你选妃的事情得听取你的意见为准,朕可不想临近你大婚之时,你再反悔,朕怎么去跟人家女方家交代啊,朕觉得这事你就可以去选,总之不要受其他因素干扰,你回去吧,朕要批阅奏疏了。”说完,李世民也不去看李宽,直接埋头桌案了,李宽感觉这完全就是莫名其妙嘛,提前一天就做了通知,这到了今天把自己叫来就为了说点没营养的扯皮一般的话,最后把问题甩鼻涕一般的丢给自己,之后就不理人家了。李宽终于感觉到李世民的不靠谱,但没办法,谁让人家是这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呢。李宽也只好拱手施礼告别,直到他走出两仪殿还一边想一边纳闷,今天来这里就是听了点李世民的玩笑话吗?而当李宽走出两仪殿那一刻,李世民轻轻一叹,之后仿佛自言自语般的说道:“媳妇选得好,才能家宅安宁啊,要不来她娘家的势力都推动着你,做那不得不做的事情,等到一切木已成舟,那就悔之晚矣了。”李世民身后的常涂自然知道李世民的所指,但也没法说些什么,因为他怎么说都会得罪人,所以索性不说,做个忠实的听众就好,一个不会回声的rou耳朵。

    长孙无忌的外书房内,长孙无忌面对自己的族叔和舅舅,他很是无奈,因为今天这两位提出了让他头疼的事,总结起来就是干扰皇家即将要做的事,赵王李宽开府选妃。长孙顺德喝了一口茶,斜眼看向高士廉,而对方轻轻的点头,之后长孙顺德对长孙无忌说道:“辅机啊,这话本不该我来说的,但你身为陛下最为亲近的臣子,你这个时候必须要站出来说句话了。赵王开府选妃在即,开府是没什么问题的,选一府邸即可,至于以后之藩再去讨论,而这选妃可不能大意啊,这事可关系到以后啊,你如若不去提醒陛下,那只有老夫去了。”听到这里,长孙无忌的眉头皱了起来,他看向另一边的高士廉,而高士廉什么都没说,只是轻轻点头。这就更让长孙无忌困惑了,难道舅舅之前跟族叔商量过什么吗?而长孙无忌也喝了一口茶,对长孙顺德说道:“族叔,宽儿是你的外孙,你完全可以自己去提醒他,为什么非要我从陛下那边努力呢?要知道,今时不同往日,我虽然以前与陛下非常要好,自比朋友也不为过,但如今君臣有别,陛下是天子了,不是秦王了,我这怎么去说啊?”长孙顺德马上猛的睁眼,不在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压低声音说道:“正因为陛下是皇帝,不是那秦王了,这事才要说,秦王为何会成为太子,直至成为天子?难道我们不清楚吗?我们也是参与者啊。”是啊,单凭一个人是打不了天下的,每一个身居九五的皇帝背后都会有一群支持他的门阀和贵族。而当初李渊为什么会禅让皇帝宝座呢?这是因为原本支持他的关陇门阀去支持李世民了。而这些关陇门阀正是当初逼着隋炀帝杨广去三征高丽最后远走江都的人们,他们影响着国家的走向,影响着帝王决策。杨广想削弱关陇门阀失败了,李渊上台也想这么做,于是他让大儿子李建成娶了山东门阀贵族的郑氏女为妻。这个伏笔埋得太过明显了,关陇门阀怎可忍受未来的皇后是山东门阀贵族呢?虽然李渊为了利益平衡,让自己儿子李元吉娶了隋朝宗室杨恭仁的侄女杨氏,来拉拢以前支持隋朝的人士,也变相的起到混淆视听的效果,而他忘了自己的儿子李元吉是个什么样人,那是嚣张跋扈的疯子。所以那些关陇门阀才发现,我们为什么要去听你李渊的支配呢?我们有现成的,李世民的妻子长孙氏就是我们关陇门阀的人,与其以后仰人鼻息,不如我们来个自由奔放的开始,所以玄武门上演了那出大戏。李建成背后的山东门阀本来就敌对关陇门阀,而李元吉背后的隋朝宗室贵族就更加仇视导致隋朝灭亡的关陇门阀了,这二对一的局面,就得先下手为强,于是就让关陇门阀不得不出手了。长孙无忌是直接参与者和策划,他能知道这其中的道理,虽然目前李宽选妃就是新一代宗室皇子背后势力的重新划分,但如果要避免这一切就得提前有个打算,李唐经不起折腾了,而且今年有大事要办啊。而这时候高士廉打破了他的沉默,说道:“文臣,纯文臣,以后太子妃和各个王妃都选文臣之后,就没那么多麻烦了,至少不见血。”说完,他也不跟长孙顺德和长孙无忌打招呼,直接起身走出了外书房,这真是一句话就定乾坤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