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九章 都要去出征 (第1/2页)
一番战争价值言论让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不过作为帝国的掌控者的李世民首先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只见他严肃的对李宽说道:“宽儿,难道这新武器都非常耗费钱帛吗?朕令军器监和将作监制成这这些样品似乎所耗并不多嘛,难道真如你所说,没有强大的财力就无法使用这样的武器吗?”李宽点头称是,并解释道:“父皇,这奔雷箭按一个士兵配备一百只来算,震天雷十枚,火雷十枚,这最多能用一场小型战役而已,姑且算一天吧,而且儿臣是按照三千人马算来。材料和功耗起码会在百贯左右,如果战事拖上十日呢,千贯钱就这么出去了,所以按照我李唐目前的生产能力和预计给作战军队基本配备的话,这东西消耗起来,数量和钱财会是很惊人的,所以针对这新武器最多只能是辅助而且,还是要以传统作战方法为主,这新武器最多只能当做出其不意的利器才好,当然,这也符合父皇您最初的想法。另外,由于材料的限制,极端天气是不能使用的,*不能在雨天使用,而且潮湿的地区使用的话,其威力会大大缩水,这也是目前制作工艺所限,而震天雷和火雷嘛,都是酒坛和瓦罐的外壳,如果想将其威力发挥到极致的话,那外壳可采用铁质的,那成本会更高,当然,效果也会更好,这些都是后话。不过使用得当的话,定会成为一场战役胜负的关键,但不能全部依赖而已,方才魏伯伯估计也是考虑到这点了。”听到这里,原本对这新武器寄予很大希望的众多武将们心中的一团火算是被瞬间熄灭了,就连李世民本人的脸色也凝结上了一层霜,阴沉得吓人。没办法,国力没到达使用这超常规武器的程度,只能等待,而这一等又不知道要过去多少年,但战场上又不知道会多堆积多少忠心之白骨。身为宰相的房玄龄这时候又开始发问了,只见他靠近李宽,问道:“敢问赵王殿下,如何能在这有限的条件下发挥这*武器的最大威力呢?是不是有其他方法啊,也或者说将这*武器制成最适合我李唐目前作战的常规武器呢?”李宽看了看李世民,之后转而对房玄龄说道:“房伯伯不必客气,目前的条件看来,这*武器只能在此次北征突厥之战中试着使用,看看其效果,不过因为数量还不能达到量产,而且所耗还不是目前能完全承受得了的,可以在特定地方使用嘛,战法可以在作战之中不断的摸索。但从今天开始,我李唐应该不断的储备这些战略物资了,火油,铁石,还有*所需之物。可以在今后的战争中打个富裕嘛,可以在此次国战中多积攒些东西就好,民间地主想多多娶媳妇不也得多积攒几年钱嘛,既然想娶个漂亮的,那不妨多等几年嘛,况且我李唐周边有那么多虎视眈眈的强敌,众位将军伯伯也不差一回战功吧。”李宽卖弄个小幽默,让在场的众人也轻松不少,连李世民也笑了,虽然苦笑的成分居多,既然大家都有所缓解就好,不能总是拘泥于传统战法,但新事物出现也不能完全依赖,多手准备才好,既然基调定下来,那就内外结合动起来,马上派遣官员去各地打探矿产和物资的储备,用尽一切办法将这些资源统计清楚,将这些所需之物都调配到长安来。 两仪殿的还在继续商讨国事,而李世民却让李承乾和李宽退下了,毕竟关于新武器的事情说得差不多了,而且有些事情还是不能太子和亲王能参与得了的。兄弟俩出了两仪殿,李承乾想请李宽去东宫坐坐,而李宽却说道:“大哥,陇右之行所需之物你准备了吗?咱们想聊的话,去陇右天天可聊,不过这装备得准备齐全啊,不知道你选什么样的战甲和武器呢?我可是准备了最拉风的一套,都是当年三叔留下的,想必你的那些也不差吧?”李承乾没想到自己二弟这么注重这些,于是就笑道:“父皇曾经赐给我一套当年他征战天下时候的战甲,很是漂亮,至于武器嘛,长兵器我没有,也不太会用,不过我有一把很是锋利的宝剑,到时候也让你看看,为我评价一二。对了,表哥他们还问能不能跟咱们同行呢?”李宽一听,来了兴趣,于是兴奋的说道:“那好啊,各家勋贵子弟都去,我们组建个青年军团,大哥你作为统帅,我们也跟那些大将军比比,看看我们谁带的兵更厉害,反正战场上杀敌得按军功算,各家勋贵子弟都各领一支军队,我就做大哥你的先锋大将,哈哈。”李承乾也笑道:“不错,我也是这么想的,回头咱们也让那些大将军知道,我们虽然年少,然,帝国传承有序,战事兵事后继有人才对,哈哈。”接下来李宽就与李承乾告别,领着独孤雨出了皇宫,按他估计,陇右之行就在这几天了。 两仪殿的战事讨论和国家这段的具体安排也有了妥善的结果,李世民也再一次拿起了关于此次陇右练兵的计划,看来目前是没什么可修改的地方了。而这时候,一个百骑司的校尉求见,常涂验看了腰牌之后领着这校尉进了两仪殿内,李世民没有抬头,问道:“可有事?”那校尉单膝跪拜后,说道:“陛下,最新来报,方才长安城内,也就是赵王殿下来皇宫的路上遭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