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启航_第四百零八回 林圆 神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八回 林圆 神圆 (第1/3页)

    今天,是大成国建国以来,第一召集文武大臣来商议国事。

    因而,宣德殿是格外的拥挤。

    不说别的,就说一些大臣都站到了殿外这一盛景,就足以说明,今天一定是个大日子。

    当然了,如果细细一看,这些官员所穿的文官服饰,就能知晓这些人是由谁发起的。

    丞相李知二,昨夜和两个儿子连夜敲定,就选择今天,将两件婚事给一同给办了。

    考虑到人多力量大,特别示意,一帮言官务必紧密团结,誓要让皇上答应下来。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龙椅上的徐慎,环视一班大臣,最后将目光落在最前面的丞相李知二身上。

    在他看来,今天来了这么多文官,如果不搞出一点事来,是不会轻易退朝的。

    果不其然,只见李知二身后的李正,站立出来,上奏:

    “皇上,臣有本启奏!”

    说话间,他将一本写好的奏折,交由一名宫女。

    需要说明的是,大成国的皇宫,除了皇上是男人以为,其他全都是女人。

    没有所谓的太监,宫里的事,全都由女官宫女来办理。

    这一套,可能也是整个飞鸿大陆的习俗。

    从宫女手中接过奏折,徐慎翻开一看,脸上的神色不由得一变:

    “李爱卿,所奏之事,朕已知晓,容朕思量几日,再做定夺!”

    不料想,李正却是直接拜倒在地,口中高呼万岁:

    “皇上万岁,臣等今日前来,就是来商议皇上的千秋大事,这开枝散叶的事,万望皇上重视!”

    此话一出,3分之二的文武大臣,齐齐下跪,口中同时山呼:“皇上万岁!”

    要说,丞相跟着跪下,徐慎心里面还能理解。

    可是,他一向视为心腹的王将军,此时,竟然也跟着丞相一起下跪。

    他这一跪,一大半的武将,也紧随其后。

    宣德殿中,只有为数不多的武将,处在极度显眼的位置。

    即便是殿外的臣工,也没有落下。

    放眼望去,满朝文武,都是要他在今日就要下定夺了。

    这些人,当真是欺人太甚,奏折的内容,都没有看见,就跟着李家一起来胁迫朕,真以为,我就没办法拒绝了?

    此时,徐慎脸色阴晴不定,他的目光,直直地落在丞相李知二的身上。

    看样子,是朕之前过于小看这只老狐狸了。

    也是朕之前一直没有向他展现出必要的獠牙。

    不然的话,也不会落到今天这种被动局面。

    亏我昨夜还那样答应爱妃,嗨,一转眼之间,这帮大臣就开始给朕塞女人。

    要说,李家给有成定下那门亲事,朕也不是非要反对,沐妍那孩子,知书达理,由她来管着,朕也放心不少。

    但是,李家还要将冰妍送进宫来,奏折上说是为朕着想,私下里想得什么,谁不清楚?

    无非是想他们李家更加繁荣昌盛,更加的权势滔天呗。

    如果不是这样,谁没事儿做,闹出这么一出戏来?

    沐妍那孩子,年纪那么小,印象之中,也就十六七八的样子,朕就想不通,在李家人里,难道就没有所谓的“亲情”了吗?

    难不成一个那么年轻的小姑娘,注定要成为他们李家的筹码?

    没有人比朕懂,亲情的重要!

    一旦真正失去,要找回来是很困难很困难的。

    而且,李冰妍和他还差着辈分,如果没有皇上这身份,她应该叫我姑父才对!

    可看看李家父子这是搞得什么事?

    徐慎心里面很抵触,可是,他也清楚,这件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将这帮官油子,打发走的。

    一时之间,他陷入了沉默。

    没撤了!

    那就耗吧!

    你们不是愿意跪,那就跪着!

    要朕答应你们!

    那是不可能的!

    一场无声的对抗,就这样开始了。

    起初,大家还以为,这只是皇上的一时起意,不会闹很久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帮文武大臣发现事儿不对。

    所有人都看了出来,龙椅上的皇上,压根儿就没想开口。

    任凭底下的大臣说得天花乱坠,他就是不开口。

    总之,你们说你的,徐慎呢,依旧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没有半点儿焦躁之味。

    时间来到下午,跪了一上午的大臣们,终于有人熬不住了。

    比如丞相李知二,年事已高,眼下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身后的两位儿子,一看这架势,可是真急了,老爹可是他们李家的主心骨,万一出了什么意外,那么他们李家可就要……

    于是,李正心一横,上奏:

    “陛下,家父体弱多病,恳请……”

    丞相李知二毕竟还是自己的老岳父,徐慎也不想把事情做绝,更何况,万一把他熬死在大殿里,那们对整个国家,都是不利的。

    因此,徐慎不等李正把话说下去,急忙一副关切地宣道:

    “李爱卿,不必多言,还是赶快带相父回家歇一下!”

    “谢陛下!”

    李正和李信两兄弟同时答了一礼,便起身开始搀扶奄奄一息的父亲。

    看见两兄弟将岳父带走,徐慎心下大安,随即,目光再次落到跪在地上的一干大臣,和颜悦色地说:

    “众位爱卿,接着跪,还是接回家歇歇,你们自己定夺?”

    切不知,他的话一说完,底下一名年老言官,破口大骂:

    “皇上今日之作为,和史上的昏君,没什么两样!哼,凡是沽名钓誉之辈,都不会做出这等丧尽天良之事!丞相八十多岁的高龄了啊,莫非在陛下眼里,就什么也看不见!”

    “秦尚书说得极是!今日丞相除非一切安好,否则的话,微臣即使血溅三尺,那也要找陛下讨要一个公道!”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臣等附议!”

    ……

    转眼之间,群情激昂。

    到了这时,徐慎方才领悟到,原来这些平时看起来弱不禁风的文人们,一旦急眼了,那真是一百头牛都拉不回来。

    群臣要硬杠,那就杠吧。

    徐慎也想看看,眼前的这帮大臣,到底能杠到什么时候?

    说不定,杠到最后真心可以找到一名铮铮铁骨出来。

    于是,宣德殿又开始进入一场拉锯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