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挑战书 (第1/2页)
颍川黄巾军刚起事不久,前后也才经历过两战——前日的葫芦谷伏击战以及昨日的攻城战。 所以,波才和众将领并未见过军中武将捉对厮杀的场景。 只是,波才刚刚见过李汗青策马舞矛的样子,只觉那样的枪法如怒龙翻滚,杀气腾腾,势不可挡,颇有一些天下无敌的气势! “这……” 但是,同样见识过李汗青策马舞矛的彭辉却有些迟疑,“波帅,李裕兄弟的枪法固然厉害,但城中敌军敌将众多,就算李裕兄弟能战败其中三五位,只怕我军的胜算还是不大啊!” 何方也面有忧色,“是啊!此计需得全胜才能凑效,但是我等并无多少把握……” 波才连忙打断了他,“怎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说着,他强自一振精神,望向了李汗青,“李裕,你可有把握?” 李汗青坦然一笑,“小子并无多少把握!可是,我等可是有了十成把握才起的事?世间并无绝对事,我等唯有尽人事听天命!” 说着,他一扫帐中众将,“诸位将军,这只是第二步计划,即便不能凑全功,我们也还可以走出第三步、第四步……直到逼得城中敌军尽数投降!” 他想要的就是逼降城中的敌军! 不战而屈人之兵才能减少黄巾军的伤亡,才能减少对长社城的破坏,才能为黄巾军竖立起“义军”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让黄巾军走得更远! 听李汗青这么一说,众将顿觉眼前一亮,“对啊!这才第二步,哪怕只要战败一员敌将,也是利大于弊……” 见李汗青几句话就让众将改了口风,帅案后的波才只觉心情有些复杂。 这小子不仅主意多、武力强,而且还这般能说回会道,假以时日,在这军中的影响力…… 除了赞赏,他竟然还隐隐生出了一丝危机感。 李汗青自然不清楚波才的心思,见众将改了口,连忙冲波才抱拳一礼,“波帅,明日一战,小子愿第一个出阵,全力以赴,绝不退缩!” 波才回过神来,一声大赞,“好!若此计能成功,本帅为你记首功!” 眼下黄巾军被分割在各郡县,看似轰轰烈烈,实则危急四伏,谁知道还有没有将来呢? 这小子既然肯为本帅效死,若本帅还去想那有的没的,岂不枉做了小人? “波帅!” 窦平、彭辉和何方也连忙请战,“末将愿为李裕兄弟之后援!” 他们虽然自认武艺不如李汗青,但是出战的勇气却还是有的。 “好!” 波才精神大振,“就这么定了!” 与此同时,一队精骑浩浩荡荡地开出了颍川郡治阳翟城,中军一杆大旗迎风招展,上书——大汉骑都尉曹! 大旗之下,一员将领批甲顶胄,盼顾之间自有一番威势。 此人正是刚刚受封大汉骑都尉,奉命前来协助皇甫嵩和朱儁平定颍川黄巾军的曹cao曹孟德! 他原本是奉命赶去去宛城助战的,但刚赶到阳翟便收到了右中郎将朱儁兵败葫芦谷被围长社城的消息,只得带着麾下精骑先去救长社。 而且,朱儁在信上阐述了破敌之策,他觉得此去应该耽搁不了多久。 长社城中,朱儁等人一面严密地关注着军中兵士和城中百姓的动向,一面也在紧锣密鼓地为夜袭做着准备。 只是,那城外的劝降声依旧没有停歇,不免让人有些心烦意乱。 直到黄昏时分,窦平才召回了堵在城门外劝降的军士们。 而李汗青已在中军大帐里炮制挑战书了。 “我等久仰汉军威名,久仰朱将军及各位将军的威名,今日幸得相见,心痒难耐,故,不自量力请与诸位将军一战!” “此乃君子之战,非为名非为利,而为两军将士少些伤亡,为长社城得以保存,为城中百姓免受鱼池之殃……” 李汗青的毛笔字自然是不好意思写出来给人看的,所以,他只是口述,由波才亲自执笔书写。 波才认真地听着,听到此处不禁赞了一句,“好!好一个君子之战!好一个为城中百姓免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