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家国梦_第一百五十二章 烽烟弥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 烽烟弥漫 (第2/2页)

主力围攻我前军,河南兵马应战很是被动。”

    庞克赢急道:“大帅,鞑子耐不住。我们的战机来了!”

    程钦清看了大军的各位高级将领一眼,问道:“如何?”

    周太监不说话,焦泰朗则马上道:“大帅,鞑子来去如风,寻找其主力不易,机不可失啊!”

    “大帅,几位大人言之有理,但是现下前军军情如何处置?”毕宇童问道。

    程钦清望着西方,斩钉截铁地道:“传令,左军仇正宏部立刻备战,增援前军,让他注意防止偷袭。前、左两军务必要拖住鞑子主力,以待中军、后军赶来支援。中军、后军也加速前进,尽快抵达战场,共同击破鞑子!”

    “是!”贾琏马上就去传令,周军动了起来。

    ......

    野狐岭山下以北五里一处面北的山坡上,一大群瓦剌精锐骑兵按照各自的编制,列队在山坡上。

    一万人,三万匹马,威势非常。瓦剌万户额那阿身着铁甲,立在马前眺望一马平川的北方。一开始,他们在大同以北的昂盖淖尔防备着武军。

    随着战争形势的不断变化,逐渐东移。接到知院拔秃阿的命令后,又赶赴野狐岭展开防御。

    野狐岭是坝上与坝下的分界点,同时也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分界线。历代长城依山就势地修筑在山梁上,在崇山峻岭中如长龙般绵延起伏。野狐岭山口也是万全坝下通向坝上草原的咽喉要地。

    骑兵机动部队在要地防御,那几乎就是把自己的优势给扔了。不是额那阿马奶酒喝多了上了头,只会这种昏招,而且他不得不这么做。

    额那阿也想在草原上和武军相互追逐,以发挥全骑兵的优势和武军角逐,在机动中寻找最有利的战机。

    但是武军南下了,直奔野狐岭山口而来。额那阿清楚,如果武军通过了周军的长城德胜口,就能直接威胁正在与周军机动兵团决战的瓦剌主力。

    而自己虽然可以轻易击败周军的德胜口守军,但是武军和周军也是老熟人了,就傻到不会留下殿后部队么?

    思来想去,还是在这里截击武军比较合适,自己这一万兵马就分三路屯驻于野狐岭下山坡上据守。

    两军兵力差距没那么大,预计凭借高山之势,从高地之上借势冲杀武军军阵,或许可以削弱武军。至不济,也能拖延时间,掩护主力。

    ......

    快到午时了,武军游骑兵不断地出现,和瓦剌游骑展开厮杀。不久,武军大军终于来了!

    远方天际线传来不断地隐约的马蹄声。远远的,平地上出现一道横贯整个草原的烟尘,不多时,一条黑线出现在了瓦剌兵的眼中。

    这条黑线每前进一里停顿一下,然后再前进,最终来到了瓦剌军的阵前。

    两军对垒,旌旗猎猎!

    中军红云卫中,寺潭叶正在拿着单筒望远镜观察敌军,寺前布、萨满等武军高层也是如此。

    武军的望远镜自然是太祖爷搞的,也算省了寺潭叶瞎捣鼓。虽然效果远逊后世,但是也是时代神器了。

    对于这个物件,朝廷从来是严控的,每个都有专属编号。坏了要加倍赔,丢了那就可要追查到底,最后一定有不止一个人脑袋落地。

    成本太高,非大将不得用,没看见萨满他们视若珍宝吗?寺潭叶觉得有必要想办法降低成本,研发新技术。

    太祖爷开了挂,西洋人没有发明出来,瓦剌人自然也没的用。寺潭叶看了瓦剌人的军阵,除了声势浩大,制服难看,没看出多少信息。

    张见卿只好给寺潭叶一一讲解。比如首先看敌军兵力的数量、构成,阵型的布置,还有装备的种类、质量等,甚至还可以观察士气。

    寺潭叶听了,重新拿起望远镜看了看,果然发现不一样的东西。瓦剌人并不差,看来他们很重视武军啊。

    “张长史,依你的办法来看,对面的瓦剌人果然是精锐兵马啊,铁制甲胄,战马膘肥体壮,鞑子个个雄壮。而且还有地势的优势。”

    张见卿还在观察敌军,一边看一边说道:“嘿嘿,殿下,要学的多了。没有哪个将领嫌弃情报少的。”

    说着,就看见武军这边旗帜挥动,号角声起此彼伏,寺潭叶认真听了听,“英王兄要我们换马!”

    “准备开战了!也该换了。我们回统帅部去吧。”

    回到统帅部时,各部已经换好了战马。瓦剌人没有趁机有动作,因为根本来不及。换下来的战马被专人赶到了后阵。

    “我们如何进攻?”不敢打扰寺前布排兵布阵,寺潭叶又问了张见卿。

    “殿下,如今瓦剌人占了有利地形,以此抵消我军的兵力优势。主动权在他们手里呢。”

    “他们会不会打算干耗着?”

    “不会,殿下看看咱后面是什么就知道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