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1章 想自立称大 (第1/2页)
新一期《淮海经济报》创下了三个新纪录。 一是第一次出版增刊,详细描述了十二个地级市的农转非情况、各地市参加论坛的心得等; 二是发行量创下了新高,很多人在看到它的价值后买来收藏; 三是发布了“暂停出版声明”,这才是最要命的一招。 很多人因为这个“声明”关注了农转非、思考着十二个地市在忙些什么。 “省里已经在催了,你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市委宣传部门又打来了电话询问。 还有什么事情,不是已经给你们备案了么? “领导,我们的确是因为前一段时间一起承办了农转非论坛,耽误了很多同事出去采访、组稿···” 这个理由宣传部门已经听多了,也懒得听他啰嗦: “这次要有新的借口···不是,要有更深的自我剖析。省里要能信服才行。” 报社办公室负责人憋了半天才想出来一个合适的理由:“这一次的增刊把大家伙都拴住了,刊载的内容太多了;而且新领导觉得大家对这个主题也不是很懂,要求大家全部都加强学习,所以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复刊。” 宣传部门这才满意了。也算是个不同的理由了吧。 孔凡成那里可就不好受了。在媒体面前,他一直是一个新兵、被动接受者。 这次报纸暂停出版,引起了非常广泛的注意,一些原本不去关注它的人也在向它行注目礼。 宣传的效果出来了,杨书记和孔凡成暴露出来了。 韩领导看着这一期《淮海经济报》,心里的感觉有些不知道怎么形容。 依着自己的脾气,真恨不得让那些主编副主编们立马过来挨一拳。记者们被派出去了,这是什么狗屁理由! 可是人家自己就暂停了,妥妥地一副“负荆请罪”姿态。 问题是你怎么不到泉城来请罪呢?结果就是韩领导一肚子火不知道发到哪儿去。 “老韩,消消气。他毕竟还小,不懂事。”任城前任书记张领导知道韩常务的想法,自己以前不也被这个小子揶揄过吗? 自家院子不好好整理,把个兰陵整得花团锦簇,就是让自家人觉得受了冷落。 更何况这次直接就合纵连横了四个省,野心不小哇。 “他不懂事?老张,这句话说出来,你自己也不相信吧?这个什么联盟以后是不是也要像大湖城管委会发展?真要这样,赶紧把平原省恢复了,让他们自立为王去。”齐鲁省面积本就不大,靠着人口优势成为全国的大省。现在可好,12个地市划拉了6个齐鲁省的地市,还都是人口和地盘最大的几个。 “那个城市群发展研究院不还是在孔府、在你的治下嘛;而且里面的面包车、电脑产业,包括学习机产业外包,不都是把附加值留在了省内?”张书记现在眼看着任城一步步壮大,对于兰陵的嫉妒逐渐变成了羡慕,倒是慢慢地想开了。 有些地方,兰陵确实走在了前面,你不得不服。 韩领导的怒气发挥了有些,慢慢也平复了一些情绪: “有些东西现在还看不出来,咱们也就是给他们把把关,又不是不让他们搞这个农转非。里面涉及多少东西,是你们几个穷哥们坐在一起讨论就能解决的吗?” “他们最多也就是一个倡议,真要等到落实的时候,肯定要到省里来审批,很多试点还要省里帮着向燕京那里申请。不过,这个职业年金的试点可真是神来之笔,一般人根本想不到。” “我看这个小子也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全国十多亿农民,今后就算妇女都留在家里,劳动力至少也要三个亿。他知不知道自己在捅多大的篓子?”韩领导说着说着自己也乐了。 有人还真主动愿意干苦力,把自家的钱不当钱花。 张书记一看韩领导情绪好了,知道这下子风险可控了。 “我看也是,还要建什么环湖高速公路网。一条环湖路还没修好呢,就要马上结网。这两年生产资料价格又这么高,他们家再有钱也不可能完成这么大一个规划,我倒是想看看他能把家底败坏得多快。” 如果从恶意的视角来看,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只是从政府的高级官员这里说出来就比较好玩了。 韩领导也被张书记给带动了。小孩子不听话,就让他长点儿教训也好: “老张,我这才发现你更狡猾。要是省里支持他们,即使rou烂掉也是烂在自己锅里。” “最后还不都是齐鲁省的?这次他们把泰安、临淄这两个拖后腿的都带上了,不正好解决了省里的心病?” 这句话倒是提醒了韩领导。 这一次,除了最北边的德州、离得有点远的聊城以外,齐鲁省的后进分子基本上都进来了。 要这么说,这小子还是齐鲁省的福星了? 不止省里头疼,孔凡成教授更头疼。 自从接到校办的电话开始,他就有种不祥的预感。 果然,很快就应验了。 “凡成啊,”鲁校长一句话就让孔教授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