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丹阳寄奴 (第1/1页)
皇极城独居中洲轴心地带,是大明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凡周边卫星属国,进拜学习,无不是以入皇极城而骄傲自夸。 明千颜被废了皇帝之名,自然心有不满,碍于自身实力的问题,只好委曲求全,耐心等待。他不恨九王的分裂行径,只恨更上一层楼的设计。 更上一层楼背叛了他,如今,更上一层楼更像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存在,由暗转明,实权在握,连他自己的话语权都少了许多。 明千颜被冠以丹阳王之号,位列十九王之首。和皇位比起,王首又算得了什么。 万幸之处,皇极城这些年累积的气运和国祚都保留了下来。 一干群臣环拥,各处机构精简之后照常运行,只是苦了那些各省的放派官员。他们有心回都城,均是被明千颜制止。 尔等之于大明,重要基石,留呆属地,静待佳音,本王一朝重登大宝,必定大赏。 说白了,就是明千颜让他们留下来当卧底,以他们在属地的威望,来个釜底抽薪也不是不可能。 石砚嵩原来的职官是尚书主簿,当年还是明千颜的授业恩师。经此一事,明千颜剔除了一些异心残老,打杀了不少各王的卧底jianian细。 此后,石砚嵩一跃成为百官之首的尚书左仆射。梳理百官,辅佐新王。 虽然明千颜不是明皇了,但是依然坚持每天上朝,打理朝政,他相信,总有一天,他会重新登上那个位置。 石砚嵩一身紫气蟒袍,头冠金珠乌纱,位列前排左首,待明千颜坐稳,慢慢上前。 王爷,臣有本奏。 嗯,准。 宁王伏诛,属地被瓜分,各王的行为有违道义,天地所耻,今有宁王遗孤明剑请旨,请求重新封王,收回属地,此后宁王唯丹阳马首是瞻,丹阳称王称皇永不违誓。 明千颜端坐上首,脸色阴晴不定。 宁王归顺,实为好事,如果一半的王都愿意称臣,自己的大业可期,可惜,此宁王无兵无马,难成大事,自己还要顶着风险给他一个称号。 明千颜把疑惑讲出来,石砚嵩捋须颔首道。 王爷莫担心,先不说宁王有无兵马,只是这个名声就让王爷大赚特赚,天下事,敢为者先,就怕没有第一个,只要宁王第一个归顺皇极城,剩下的那十位没叛乱的王爷是不是也要效仿一二呀。 明千颜微微点头,他实在没想到这一层。 左仆射言之有理,可还有其他好处? 石砚嵩怀里掏出一张纸。 王爷,这是明剑亚父给王爷的承诺。 亚父?是谁? 汤显,大盛兴轿行的老板。 大盛兴? 楚江城的轿行。 此人有何特别之处,竟然让明剑拜为亚父。 随后指着信纸,先听听怎么说。 石砚嵩推开眼镜,把信纸离得老远。 大盛兴,大明忠耿之民,一贯以国家一统,团结全民为己任,不宣扬邪恶思想,不屈服邪恶力量,忠心大明,忠于明皇为宗旨,视皇极城为正统,丹阳王为明皇。 宁王遗孤明剑,亚父汤显,尽楚江城轿行之力辅佐明主,竭尽全力助丹阳王重登大宝。 石砚嵩念完,明千颜问激动不已,还是有有心人的,他问石砚嵩。 他们有何能力助我。 石砚嵩叠纸入怀。 大盛兴是楚江城最大的轿行,六十五家轿行里,三十六家是大盛兴的。汤显是大盛兴的老板。在楚江城一声高呼,全城跟随的存在,有大盛兴帮助宁王,不愁大业不成。 明千颜还要说什么,被石砚嵩打断。 大盛兴高手如云,他们的力量足以成事。 咦,这个条件厚重。 明千颜想重登大宝,更上一层楼是最大的障碍。最担心的就是更上一层楼里的高手,只要扳倒了更上一层楼,自己的大业就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更上一层楼其下设的暗堂,飞鸽堂,铁骑营更是精英中的翘楚。更上一层楼背叛他之后,就把所有安排保护他的高手都撤回去了。现在的他就如同是光杆的雄鹰,折翼的天使。 他没有的,恰恰就是大盛兴能提供给他的。 他不得不应,他别无选择,这是他和大盛兴的买卖,无关宁王什么事。 这宁王名号本王也没有权利给封了,不过,我相信大长老不会不给我这个面子的。 如此,一张口头协议成了。 独臂的杨寿戴着大沿的草帽走进江心酒楼。 小顺子连忙招呼。 客官,里面请,吃点什么? 杨寿把空袖管在腰间缠一缠。 约了人。 人可到了?小顺子问。 嗯,杨寿抬眼一瞅,正看见王植冲他招手,到了,你自去忙。 杨寿被王植领进包间,就见一白衫青年端坐上首,虎目一瞪,威势尽出。 是你找我? 军人的气势自带杀伐战意,和拳意不同,这是气质上的体现。 杨寿并没有领悟拳意或刀意。他练的应该是外门的硬功。 汤显感受着杨寿身上的军人战意,微微一笑,抱拳见礼。 汤显,大盛兴,明剑亚父。 杨寿看看王植,王植点点头。 见面之前,王植就把汤显的事说了,只是杨寿想不到汤显是这么年青的人。他担心所托非人。 汤显一眼就看穿杨寿心思,心意一动,拳意打开,瞬间,周身上下包裹着一层厚厚的清影。 君子拳意,自得。 杨寿惊到张嘴大呼,汤老板好气势,世子殿下拜入大盛兴,我等定当紧身相随。 汤显正身端坐。直奔主题 忠于宁王的还能有多少人? 十不存一。私兵十万全部解散了。 汤显思索起来,十不存一,那就是只有五百人了,有点少啊。 王植终于可以说话。 你的胳膊? 曹锟狗贼害的。不知他用了什么法,突然变得很厉害,并且他投靠了翼王,一直劝我和吴参将归降,我们不同意,他领了大军来,吴参将为救王爷死在枫林渡,只有我和剩下的五百多弟兄逃出来。 杨寿双目冒火,牙齿紧咬,曹锟狗贼我恨不能生吃其rou,剁碎其骨。 王植只是宁王府里的客卿,和这些人也没有什么交集,感同身受还做不到,但是义愤填膺还是有的。 曹狗贼,也是我必杀之人。 这时小顺子端菜进来。二人同时都住嘴不说话。等到小顺子出去,汤显问杨寿。 大军驻扎在哪里? 杨寿回道。 翼王占领白沙三城,王府物资全部缴获运走了,谦王占了楚江城,人马都还没部署,说白了就是名义上,楚江城属于谦王的了,其实,一切还是像原来那样运转,我们就都回了楚江城镇守史府。 杨洪? 对,杨洪是我本家,他早早就入了王爷的门庭。 嗯,还算他有点良心,没有背叛宁王。 李贽可是一直要亲手弑杀此人的。 突然门外有人大喊。 曹贼,我和你拼了,将军快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