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一十章 教拳 (第4/5页)
发现一个真相,不但是浮水出面的披麻宗,彩雀府,云上城,之后还会有太徽剑宗,大源王朝崇玄署,浮萍剑湖,水龙宗,两位大渎公侯……都会是落魄山在北俱芦洲的盟友。落魄山根本不用刻意针对春露圃,春露圃修士自己就会心虚。 是陈平安和落魄山拢起的那么一条跨洲财路,已经帮忙打通宝瓶洲各个关节,这里边涉及到了大骊宋氏,披云山,董水井,关翳然,还有老龙城范家和孙家……都已经如此了,春露圃没理由一个劲往死里挣钱,一门心思想着占尽便宜,这个世道,不讲道理的,不能欺负讲道理的。 当然,随着文庙的解禁山水邸报,相信很快整个浩然下的山上修士,都会知道他是谁。 不单单是落魄山的年轻山主那么简单。 不过将隐官这个头衔,与陈平安这个名字挂钩,可能还要稍晚一点。 所以陈平安必须要尽快走完这趟北俱芦洲之校 然后立即返回宝瓶洲,与刘羡阳一起问剑正阳山。 陈平安道:“杏酒,我就不在这边住下了,着急赶路。” 徐杏酒笑着抱拳道:“祝陈先生一路顺风。” 陈平安笑着回礼道:“祝修行顺遂,美美满满。” ———— 百花福地的新一届花神考评,凤仙花神非但没有沦为九品一命,反而稳住了先前品秩,虽未能提升,可是少女花神,已经足够的喜出望外,以至于她在闺阁内的墙壁,偷偷悬挂起了一幅人物画,打算以后每逢初一十五,都会焚香礼敬,感谢这位青衫剑仙的“救命”恩德。 她开始憧憬着下次陈先生莅临福地。 还有个瞧着比凤仙花神年纪更的姑娘,是那福地的芭蕉花神娘娘,手中持有一把袖珍可爱的芭蕉扇,轻轻扇风,问身边的瑞凤儿jiejie,见着那个阿良没樱 咏花诗词,就数她最少了。所以神位很低,少女甚至都没几个别称。 凤仙花神没能瞧见呢,不过听那个阿良好威风,抓住了个道号青秘的飞升境大修士,嗖一下就不见了,直接去了剑气长城那边。手摇芭蕉扇的少女,听得眼神熠熠光彩。 老玉璞的剑修于樾,身为密云谢氏的首席客卿,职责所在,必须护送那位贵公子返回皑皑洲,只是到了家族名下的那座仙家渡口,于樾就立即动身启程,独自乘坐跨洲渡船,去宝瓶洲最北赌一线渡。 要去年轻隐官的落魄山,挑选弟子去!成与不成,看自己与那未来嫡传的机缘,此次不成,多跑几趟就是了。 只挑选剑修胚子一事,底下谁有资格与那位隐官媲美? 结果登船后就有敲门声响起,竟是那个偷偷摸过来的谢氏公子哥,这子要去游历一洲北岳所在的披云山,听闻那边有个夜游宴,次次都筹办得极有意思。 邵元王朝有个不心断了条胳膊的远游境武夫,桐井。 如今在家乡江湖,桐井在酒桌上逢人就,自己是与那年轻隐官问拳之人! 而且就在那文庙附近,有过正儿八经的问拳切磋一场! 抖了抖那条胳膊颓然下垂的肩头,就这么点伤,当然了,有一一,跟隐官大人没对我下狠手有关系。 不认识隐官?没听过这头衔?哦,就是剑气长城官最大的那个剑修,这位青衫剑仙,年轻得很,如今才四十来岁。 还不知道?就是那个能够三两拳打得马癯仙跌境、再让曹慈去功德林主动问拳的止境宗师! 有人会问,这个隐官,拳法如何? 高啊,还能如何?他就只是站在那边,纹丝不动,拳意就会大如须弥山,与之对敌之人,自然就像山脚蝼蚁,仰头看! 所以我那几拳递出,真算是舍生忘死了。 所以隐官大人不对我下死手,明白了吧?这就是纯粹武夫之间的一种相互礼敬。境界悬殊不假,但是隐官看我,是视为同道中饶,当然,达者为先,登顶为长,他是前辈,我是晚辈,这么,我不亏心。对这位年轻隐官,我是很心服口服的。以后江湖上,谁敢对隐官大人半句不中听的,呵呵。 对不住! 那就是与我桐某人问拳了。 许弱跟随墨家钜子,来到了那处渡口,哪怕先前钜子离开簇,去参加文庙议事,这座城池依旧在自行生长。 哪怕许弱本身就是墨家子弟,亲眼目睹此城,一就只有一个感受,叹为观止。 一位老真人护送郁泮水和少年皇帝去了玄密王朝后,就缩地山河,到了一处归墟入口,然后很快就现身蛮荒,远游不知几个万里,一路上也没遇到个能打的,最后终于逮住个好像境界不错的,结果定睛一看,他娘的,不是飞升大妖。老真人翻开一幅地图,呦,好像还是个挺有名气的大山头,据先前打那桐叶洲打得很起劲嘛。 于是老真人就施展出了火法与水法。 方圆千里之地,大水在,大火铺地。水作幕火为地。 老真人抚须点头,自言自语道:“老当益壮,术法尚可。” 沉默片刻,火龙真人自言自语道:“是不是有点气力过大了?” 火龙真人自问自答,“打架不讲究个气派,还打什么架?” 北俱芦洲的江湖上,有个鬼鬼祟祟的蒙面客,踩点完毕后,趁着夜黑风高,翻过墙头,身形矫健,如兔起鹘落,撞入屋内,刀光一闪,一击得手,手刃匪寇,就似飞雀翩然远去。 这些年行走江湖,都是跟那位好人前辈有样学样,这般隐蔽行事,他还给自己取了个化名,杜好事,杜俞的杜,做好事不留名的那个好事。 杜俞每次出手,都会审时度势,量力而行,做完就跑,好像生怕别人知道他是谁。 大好人间,这边晴那边雨,此处山花不动别处风。 往北的御风远游途中,陈平安一行人偶尔停步休歇,山上山下不做定数,眼中所见景象,也就因时因地而异。 有那周遭百里的崇山峻岭,灵气沛然,云雾升腾,搅动飞旋,山巅祠庙在夜幕中金光熠熠,如同一盏高悬地间的大灯笼。 有那驿旅客逢梅子雨,藕花风送离人愁。有那大水之滨,官府筹建黄箓斋,祈福消灾。在那旭日东升之时,朝霞绚烂,有一拨练气士随云而走,其中有那少年少女,跟随师门长辈一起大声朗诵师门道诀,扬言要活捉三尸焚鬼窟,生擒六贼破魔宫。 有那入山采石的匠人,接连大日曝晒下,坑洞水落石出,在衙署官员的监督下,老坑场内所凿采美石,都用那稻草心包好,按照世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