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廊下之谈 (第1/2页)
在车内徐思睿有些失神,大约过了半个时辰马车停下了,赵文栋揭开了帘子说道“徐大人,我们到了,请下车吧!” 赵文栋的声音再次把徐思睿拉回了现实,他下车以后抬头望去,前方张府的牌匾赫然出现在眼前,门口的一对石狮子令整个府宅增添了一丝威严。这时赵文栋说道:“老爷就在里面,徐大人请。” “请。”徐思睿谦让道,两人一前一后的进了张府,徐思睿边走边看,他看到虽然张炳昌位居首辅,但是他的院落却比较简单只有双进院,甚至连屏风都很少有更不用提富贵人家喜好的花岗石了。 不过徐思睿倒是注意到了,张府的每一处墙壁上都画着精美的画像,细细品之令人赞不绝口,实乃当世之佳品!徐思睿暗想,原来首辅大人是爱画之人,想必把大部分钱都花在这上面了吧,难怪庭院倒是普普通通。 到了里院,赵文栋向徐思睿指了指前面的那个房间说道:“老爷就在里面,请徐大人自己过去吧,小人告辞。” 徐思睿向赵文栋致谢,随即自己走了过去推开房门,他看到张炳昌一人正坐在桌前看书,书桌旁边还有一张小桌子,上面三四样小菜和一壶酒。 看到徐思睿进来,张炳昌把书轻轻放下,起身行礼:“欢迎徐大人光临寒舍,老夫有礼了,今日朝堂之事还请徐大人见谅。” 徐思睿看到张炳昌行礼十分吃惊,他没有想到首辅大人居然会向自己道歉,他连忙回礼:“首辅大人严重了,今日是在下顶撞大人,哪敢让大人赔不是呀,怪在下今天太过莽撞。” 张炳昌伸手笑到:“事情过去了,咱们就都别提了,徐大人请上座吧,来尝尝拙荆的手艺,几个家常小菜还望徐大人不要嫌弃呀!” “那在下恭敬就不如从命了。”徐思睿没有过多寒暄就入座了,随即张炳昌就坐,两人把酒言欢倒也聊的十分投机。 酒过三巡,张炳昌问起一个问题:“徐大人,我年轻时和你的师父夏诚都是太学出身,我们的师父教过我们一句话,你可听他说过?” “不曾听说,还望首辅大人指教。” “为官一考,为臣半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想当官呢,通过科举考试即可,但如果你想真正把官场和朝局弄明白,需要付出半辈子的努力。 “小生谨遵张阁老教诲!” …… 聊了许久,两人脸色都有些发红,张炳昌放下酒杯长叹一口气说道: “徐大人,你可知今日老夫为何奏请此事吗?” “为何?”徐思睿也很好奇。 张炳昌起身离坐,走到书桌前拿起一些奏折递给徐思睿“徐大人看一下吧!这是下面各州县上报的奏折,徐大人看一下就明白了。” 徐思睿接过奏折,奏折上大多是各地上报的孔家祭祀时间表。徐思睿合起奏折不解的问道:“这是正常的祭祀礼仪啊,我朝历来就有相关规定。”自汉武帝采纳儒生董仲舒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代皆以儒学为国家统治思想,这即是史学中所说的“经学时代”。 张炳昌点点头:“确实如此。但是大人可曾计算过这一年内全国各地大约申报了多少次呢?” 多少次?徐思睿显然被这个问题难住了,他从来没想过这种事情,他挠挠头想了一下说道:“大约十多次吧!” “十多次?”张炳昌捋了捋胡子:“看来徐大人或许不太了解,那老夫告诉大人吧,目前今年刚到四月各地就已经申报二十次了,去年是四十一次,前年是三十六次。而在我朝太祖在位期间,最多一年不过十四次而已。” 徐思睿也很诧异说道:“百余年间竟多出数倍这是何故?” “还能是什么?无非就是利益罢了!徐大人可知这其中油水有多大吗?”张炳昌咽一口茶继续说道 “仅仅湖广桂东一县,每遇春祭孔子,教官生员逼取祭仪扰民。各府州县亦都有此弊。按照我朝旧例规定猪每只重百十斤,山羊每只重三十十斤,绵羊每只重四十斤。其余品物不系出产者,鹿、兔以羊代,榛、栗以土产果品代。百姓负担之重可想而知呀!而这仅仅只是一小部分。” 徐思睿大吃一惊:“难道还有别的?” “是呀,如果仅仅是贡品也就罢了,但是油水最大的莫过于贡田了,老夫近来也有清点,仅仅去年各地贡田总数大约为六十二万市亩,那些贪官污吏利用祭祀为幌,大肆搜刮土地为己有,更有甚至直接调换土地,如此一来本就繁重的贡品压力再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