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密案之飞鸢图_第十五章 燕山之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 燕山之围 (第3/4页)

  北辽军见状放弃攻打,萧风说:“为什么会这么快?”

    耶律俊良说:“来一个灭一个,来两个一起灭。”

    “撤退,撤回燕山以北,另做打算。”萧风说:“看来我们中间也有叛徒,给那明朝的小皇帝送信。”

    国师摩罗说:“我同意撤退,耶律,你自己看看这是谁。”

    耶律俊良往南望去,红色旗帜上的猛虎图腾尤为显眼,底下的“徐”字更是让人望而生畏。

    徐冲在北辽国人眼里,地位不亚于韩云,就算是有萧风和耶律俊良两位大将在,也不敢硬碰硬,毕竟徐冲带兵围上来,淮王和仇兴的人马再一反攻,北辽就不占什么优势了。

    “撤退!”

    ……

    京城。

    没想到徐冲还是晚了一步,被围在山崖之上的明军根本不是玄月军的对手,再晚来一会儿,连仇兴和淮王都得折在上面。仇兴大军全军覆没的消息已传至京城,听闻消息的仇林当场倒地,家人急找郎中诊治,幸得性命无忧,然终日昏迷不能醒。

    与此同时,一封封加急文书堆满了天子的御案,次日天子急招内阁商议,首辅夏诚与次辅严明领衔,内阁成员依次入内。

    天子一见严明顿时火冒三丈,掷杯与地骂道:“严明,你居然还有脸来见朕?你当初不是力保仇兴可以克敌吗?结果呢?朕的十万大军你怎么补偿?来人呀,把此等jianian臣给朕斩了。”

    “罪臣一时识人不明,导致此败,陛下处罚的是,臣该当死罪。”严明连连叩首涕泪交加“还请陛下今后保重龙体,老臣再也不能陪伴陛下了……”

    不断的叩首让严明头都磕破流血了,这让吕伟与候严凯二位内阁大学士有些于心不忍,虽然他们素知严明品性,但也毕竟同朝为官十余载。

    “陛下,严大人虽有过错,但罪不至死呀,还请陛下宽恕一次,给严大人将功补过的机会吧!”

    “是呀陛下,吕大人所言极是,此次战败归根结底是仇兴用兵不当之故,恳请陛下收回成命吧!”

    眼前的场景让天子心里忍不住的心酸,刚才冲天的怒气也慢慢烟消云散了。诚然!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天子同样如此。严明可以说是从小看着天子长大的,是他最忠实的玩伴了!从某种程度来说,两人甚至也算“亲人”了!看着自己亲人痛哭流涕,谁能无动于衷呢?

    天子微妙的神情变化又怎会逃过夏诚的眼睛,一直保持沉默的夏诚早就看透一切,他知道严明与天子二人主仆情义很深,即使严明犯下如此重罪,只要严明掉泪恐怕最终天子都会心软。

    然而世间最无奈的莫过于知道结局却眼睁睁看着无法改变,就像当初大家极力反对仇兴带兵,更像今天这样。夏诚只能鄙夷的看着一切,他高傲的性格决定了他永远不可能会为此求情,更不会与此等低下之人争辩。

    果不出夏诚所料,最终在众人力劝之下,天子“勉强”答应留严明一条性命,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天子令左右禁卫军即刻将严明拿下,软禁其府内不得出入,暂停一切官职听候发落。

    “谢陛下不杀之恩,吾皇万岁万万岁。”严明泣不成声全然不顾刚才头上的伤势,叩的更响了。

    随着严明的离去,天子眼中那一丝柔情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依旧是一张冰冷的面孔。

    “如今仇兴正在回京的路上,严明也暂时软禁,此二人问题待朕日后征求群臣意见再做处理,如今大军新败形势危机,徐冲虽然顶了上去,但他的兵力和粮草也维持不了几天,不知你们内阁有何商议之策?”

    吕伟平日性子比较急,他不待众人思考便立即答道“回陛下,臣主张先发制人,抽调部分北牌府兵与西羌军主动出击定可成功,凉州军韩岳武大帅带兵,方可解围。”

    “不可不可,万万不可呀陛下,我军新败,士气正值低落时期,此时用兵乃兵家大忌呀!臣建议陛下可下令各州各府城外百姓均迁往城内,同时抢收粮草,坚壁清野以挫锐敌,如此一来北辽粮草不支,必然退兵,此乃上计呀!”

    严凯为人一向稳重谨慎,也因此平日深受官员敬重,所以他此言一出,也受到大多数人赞同。

    “如此怯懦畏战,如此定会让我大明臣民寒心。”

    “北府和西羌军虽骁勇善战,但对北境战况不熟悉,倘若仓促应战也未必有很大胜算,况且二者都是边境重军,倘若调走,外境强敌乘虚而入又当如何?”

    “严大人,在下也以为不妥……”几位内阁大学士一时之间争论不休,天子终究年少,他左听听右看看,一时之间也决定不下。

    终于一直沉默的夏诚引起了天子的注意,这位一向能言善辩的夏首辅今日实在是反常!

    “夏首辅,你难道还不打算说两句吗,莫非有难言之隐?”

    “回陛下,请恕臣刚才无理。”夏诚欠身道:“臣没有难言之隐,只是有些焦虑,竟一时之间忘了正事。臣刚刚得到确切消息北境辽军突遭袭击,目前已退至天静山外。详细情况臣已拟好奏表,请陛下过目。”

    “当真如此?兵部怎么办的事,怎么不早点呈上来。”天子激动的有些难以置信,群臣更是一片欢呼,自打燕山之战过后辽军屡次进犯致使边境损失惨重,刚刚损失十万大军更是雪上添霜,此时的大明实在是太需要一场胜仗来振奋人心了!

    “快,快把奏折给朕拿上来。”待吕公公呈上后,天子迫不及待开始翻阅。

    “好呀,朕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天子看完后龙颜大悦:“没想到徐大帅如此骁勇善战,朕要亲自犒军。”

    “回陛下,经查识我军各部并无动作。”夏诚长叹一声道:“这说明此战根本不是我军所致,而这也正是臣最焦虑的事情。目前并不确定此军对我大明是敌是友,倘若其有敌意又或者辽军再次进犯,陛下觉着我军胜算又能有几成呢?天静山本就和燕山相距不远,这也不能算是一场胜仗。”

    夏诚的话犹如晴天霹雳一样让天子久久不能回神,天子的脸色变得煞白,他一步步走回龙椅,手不时抬起又放下:“爱卿继续说吧!”

    “自天静山之战后,整个朝廷畏辽如虎,臣曾听闻某日辽军犯境,边境某将闻敌将至未见敌影便连撤三十里,弃全城百姓于不顾。为将者尚且如此,又怎能让兵士们舍命去搏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