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破密 (第1/2页)
上稷学宫智囊无数。 也并不排斥愚者们的“高谈阔论”。 世界上有一半的人嘲讽另一半是傻子。 其实都是傻子。 谁说不是呢? 杨慢慢心智早熟,却从不自诩“聪明”。 因为世间大多所谓的聪明人,总会觉得处处是利益,随时可以“信手拈来”,所以老想着做更多事情。 其实更聪明的人,应该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 所以他很难帮到那位鲜卑国的五皇子。 人有冲天之志。 非运不可自通。 或曰:不知命者,无以为君子。 一路行来—— 你看这上稷学宫的大道它又宽又长。 但是再长的路。 也会有尽头。 你看这两位少年的谈话它又粗又浅。 但再浅显的话。 也知易行难。 临别之际—— 大元帅之子与这位鲜卑五皇子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 每颗心都会脆弱。 每颗心都会坚强。 按理十八岁的少年郎,本不该这么早就背负起国仇家恨、江山社稷之忧。 莫奈何、时不我遇,命不我待。 往往对手之间的心意更能相通。 那挥舞战刀的心,亦会有温柔。 杨慢慢神色平静道: “三月后的南疆之行……” 慕容垂虽被这突兀一抱略感不适,挣脱开后也是爽朗答道: “当然。” 说罢二者各自转身。 谁都没有矫情转头。 …… 男儿当自强。 对镜贴花黄。 出了学宫回了帅府。 杨慢慢精心打扮一番去了徐宅。 上次兵部侍郎庆生宴来过一次。 虽说不是第一次登门,第二次也算是比较紧张。 扣动门环。 小心翼翼敲了三下。 等来的不是下人—— 却是豆蔻少女徐莫莫。 “额……” 少年一时难以开口。 少女满脸涨得通红。 前几日的“不欢而散”,让彼此心里蒙上了一层难以言表的“隔阂”。 他没有想要不理她。 她以为他不想理她。 一位“爱难寄口”。 一位“思君黯然”。 “其实我……” 少年语塞。 “你是来找爹爹的对吗?” 少女却是眼珠一转,灵机一动。 “对……也不对……” 空气突然又安静了。 杨慢慢想死的心都有了。 “满腹经纶”偏在这位小女子面前嘴笨—— 人间万事细如毛。 我有小事大如斗! 虽说“文青”不可乱入俗气。 但偏是她的娇憨,惹我不得自然。 他娘的两年前老子是怎么做到对她“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 同样的小女子,为何长了两岁后便让我如此这般“瞥一眼心就乱”了嘞? “是毅恒来了?” 终是一句温醇的嗓音打破了僵局。 三人进屋。 屋内摆一棋局。 沏茶倒水。 两人对坐,一人旁观。 在兵部待了两年,杨慢慢可是深知这位兵部待郎的爱好。 因此也花些闲时学会了手谈。 兵部侍郎徐偃明的棋艺在华朝棋坛那可是如雷贯耳、数一数二的。 华国境内明面上除了上稷学宫那位祭酒大人,大国师陈玄安,还有就是新来的释门佛图澄这三位可以与其扳扳手腕之外—— 对手寥寥可数。 当然了,能稳胜自己的,就是在棋坛声名不显、在军中却是威名赫赫的,那位少年郎的父帅。只是外人不得而知。 二人落子如飞。 少女在旁静观。 只五炷香后,便分胜负。 “未曾想三十年来的’勤练’说辞,比不上两年的’天才’二字,实在是后生可畏啊。” 此子起手毫无章法。 落子速度又是奇快无比。 侍郎大人迫于脸面怎敢思考多久,同是下起了“快棋”。 谁曾想一时不察,最后竟被对方不讲武德、胡觉蛮缠的无理手牵制住了。 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整局博弈—— 颇有“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味道。 只不过输了就是输了。 也没啥好藏着掖着的。 少女偷偷脸红满心欢喜:噫,原来自己喜欢的那位心上人竟是这般天才少年啊! 爹爹什么水平,自己当然清楚。 而杨慢慢此前一直“败不馁”,今日也算是“胜不骄”,他向对面点了点头。 徐偃明将自己女儿与对面少年的神情看在眼里,也点了点头。 徐莫莫独自回到了闺房。 杨慢慢正襟危坐,神情严肃道: “世伯以为此去南疆,当如何为之?” 这几日里杨慢慢在兵部升为了车部司员外郎,虽然年少,却也不是“愣头青”了。 他早已经打探清楚,此番南疆之行的意图:要在那乌烟瘴气的十万大山里,剿灭四股为害一方、人数众多的匪冦。 按理帝国治安是夜不犬吠,迩安远至。 莫奈何峣山一役北匈奴“天启西进”后,华朝举国上下涌入了大量的流民难民。 尤其是靠近羌国的南疆十万大山一带。 其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