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勾栏 (第1/2页)
南下的日子越来越临近。 九江王张熙来了帅府。 难得正经着一袭蓝紫蟒袍的千岁爷这次不仅携来了一份关于“十家牌法”户籍制度的诏书,还带上了一把宝剑。 娘亲郦氏也亲自出迎。 这位“吊儿郎当”的王爷是华都舆论八卦的“主宰者”,亦是风评的把控者,十几年来对帅府这对母子却是保护得“滴水不漏”—— 都说三人成虎人言可畏,但是帅府的闲言碎语,到了张熙这里便会“戛然而止”。 尤其是那些丢给边境大元帅“二皇帝”这样的诛心“帽子”,更是“泥牛入海”永无下文。 郦君如一直心存感激。 只是这位私下里的“作派”嘛,却是不敢恭维,这不—— 同是大肚腩的王爷甚至都懒得宣读圣旨,直接一只手递给了那位十五岁少年郎。 也亏得是这位的本事—— 要是换作旁人,刚才一幕让那些碎嘴的言官们参上一参,那还不得人头落地。 王爷清了清嗓,一番寒暄: “正所谓’良人遇春风,豪侠带宝剑’,这把剑本王赠你了,愿公子此行一路凯歌。” “多谢王爷馈赠。”少年抱拳鞠躬。 徐大天蓬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一眼便知此剑名为“青龙”。 杨慢慢心血来潮,耍了一回酣畅淋漓的拔剑式。 两指弹剑,发出清脆声响,还学了一句古来风流剑客那句老掉牙的台词: “嗯,好剑,好剑。” 再一记写意潇洒的收剑式。 剑入鞘,不偏不倚。 别的不说,这两个“自以为很帅”的动作也算是像模像样,很能唬住那些门外汉。 嗯,照着那本朴无华的实剑谱勤习一年,总算是没有白练。 两位可可爱爱的大胖子别有深意地互看了一眼,那意思不言而喻—— 少年欲中二,你我拦得住? …… 临别之际—— 王爷“意味深长”地给少年留下一句话: “明日戌时二刻,醉花楼,勾栏听曲。” 娘亲郦氏一脸黑线。 摊上这么个老不正经的千岁爷,该担心的事情还是来了—— 西市那些“车尘马足”、“酒盏花枝”的楼啊馆啊院啊什么的,能是正人君子去的地方? 自己儿子这才刚满十五,不对!就是及了冠又如何?那些花柳之地最好是都统统关门“大吉”破产倒闭了才好! 看得出来—— 这位风韵犹存的美妇人,当年应该没少吃那些花魁们的“酸醋”。 在郦君如的内心,约莫全天下的男子加起来都比不上夫君的一根手指,但这可不是那些搔首弄姿的狐狸精们投怀送抱的理由! 是哪个王八蛋说的“人不风流枉少年”来着?看老娘不打烂他的嘴! 帅府女主人“迷之生气”。 九江王见气氛突然尴尬,哈哈解释道: “郦夫人不要误会,其实这是三公主殿下的意思。” …… 翌日。 杨慢慢照常雷打不动的读书习武。 读的是《南疆六州堪舆图》。 名曰读书,实则记图。 好在这位是“童叟无欺”的过目不忘。 习的是剑。 私下偷偷领悟的,是剑气。 手里拿着的,是“青龙”—— 虽说好的宝剑都会有一段好故事。 但杨慢慢并不关心这青龙剑来历。 要知道对方可是当今天子的亲叔叔,身份尊贵地位摆在那里,即便是“随手”送出的东西,又岂会是凡俗? 剑固然重要。 但持剑的人,更重要。 少年郎一年来照着剑谱勤练不缀。 只越发觉得这剑谱越练越,神妙? 按他那位老爹的说法—— 可以有弱点,可以有缺陷,甚至可以害怕,但是需要你挥剑的时候你不能不挥剑。 但是怎么挥剑? 这本平平无奇的剑谱好像便是最好的答案。 回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