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夜半小雨未觉眠 (第1/2页)
夜半小雨,不眠。 昨日韩学究的话比那嬷嬷手中的银针还要扎得令他难受。 九黎虽有据可循,可大宋自开国以来最是忌讳牛鬼蛇神之事,九黎是抓了杀,杀了抓,江湖术士若只是偏于一隅,不碰上那些闲的蛋疼的捕快的人,倒也能落个安生,算是在夹缝里讨碗饭吃。可倘若点背,那这条小命怕是不保。 朱啼暗自招收江湖异士,想来宫里那位应该是知晓的,不过帝王心思,又有几人能猜得透。 “你应该去文房斋。”韩学究是这么说得,“文房斋怎么说也算隐世大家墨家的俗世门,里面的典籍虽不比一些老宗门,可你有砚牌,还是墨柒柒的砚牌,只要不是太过分的要求,墨家都会满足你,想来要翻阅些古籍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文房斋,沈流舒将这个名字深深地记下。 那把朴刀躺在他的右侧,他摊开右手,任由屋檐的雨水滑落在掌心,右手下意识的摸了摸怀中的木盒。 “还没睡?”温柔而又熟悉的语调。 沈流舒不用回头都能猜到是谁,“你不也没睡吗。” 柳儿坐在沈流舒不过半尺的距离,也唯有这般寂夜,才会想着彼此靠近一些,为了取暖。 “有心事?”姑娘家的心思就是缜密。 沈流舒在熟悉的人面前一向藏不住事,尤其是柳儿。 “还好。”他笑笑。 柳儿莞尔,“你笑得比哭还难看。” “有什么心事你可以与我说。” 这几年柳儿出落愈发动人,身材也更高挑,也不知何时起,沈流舒总觉得看不够她的容颜,她的一切。 “不过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一提。”他话锋一转,“这都快丑时了快些歇息吧,明日还得早起。” “早起?”柳儿抓住了关键字。 沈流舒这才意识到说漏了嘴。 二人皆是不语,一个装聋,一个作哑。 江州的天多变,春夜的小雨淅淅沥沥,这雨不比江南,江南的雨是连绵,好似哪家刚要出阁的小娘子,故作娇羞,扭捏这身子,盼着情郎,等急了还要探出头,可若是郎君到了却还要躲回屋子,锁了门,遮了帘不够还用蒲扇或是薄纱掩面,久久听不到动静,却又在伏在窗纸前,想着就瞧一眼。江州的雨,与那琴坊的女儿好有一比,虽不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那也是千种娇媚,万般娇柔,这四方来客喜欢点上一曲乐舞,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柳儿打了个哈欠,伸伸腰。 “乏了?”沈流舒说道,“那便去屋里睡吧,外头风大,着了凉可不还。” 柳儿摇摇头,“我再陪你一会儿。” 她总是那么善解人意。 “谢谢。” 雨,依旧下着。 不知不觉得,一股困意卷上心头,沈流舒也有些乏了,但是强打着精神,直到感觉左肩一沉。 他并没有打扰,也不敢挪动手臂。 迷迷糊糊之间,二人就如此依偎着彼此,在这场雨夜中睡去。 他好似做了一个漫长的梦,这次的梦与以往的都不通,梦里有位背着猴儿的老道,赶着牛,嘴中嘀咕: 大荒之北...... 大荒之南...... 有国曰宋.......南北之外...... 凛冬之后......有坛曰不渡......坛中人...... 有木曰不死....... 有少年自荒北来,一刀…… —————————————————————————————————————————————————————————————————————————————— 文房斋 有文房四宝冠绝天下,“故有文中精品出天下豪杰,纸上得来文房,了却人间”一说。 滴答。 滴答。 滴答。 一个带着墨镜背着一身行囊的身影,用手中那根长棍探着路,一步步走来。 悄无声息,随风潜入文房斋。 屋头的油灯还亮着,不时有风推开窗门而入,火光摇曳着,总是生怕一个不小心,就熄了。 男子挑灯夜读早就习以为常,“今夜的风怎么这般大。” 他走上前再次关上窗户。 回到桌边时,只见一名男子早就拄着棍,侧着身子,坐在他原本的椅子上。 销声匿迹之术? 他提着心,抱拳道,“敢问阁下是何人?” 那人并未回答,掏着耳朵。 他的声音又加重几分,“敢问阁下是何人?来我这文房斋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