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 糊涂须到底,聪明莫过头【四】 (第2/2页)
啊,确实是得靠小辈了。”隆多顺着朱蛟说道。 “行了,你下去吧。”朱蛟摆了摆耷拉在床边的手示意隆多下去。 “老臣告退。” 隆多说道。 “等等。” 隆多走到一半,又被朱蛟叫住,“隆多,注意身体啊,朕还想着和你一起去钓鱼呢,像儿时那样......” 朱蛟的话并未说完,或者轻到隆多已经听不清了,他在距离龙塌几步之外,缓缓鞠了一躬,而后离去。 “吁!” 朱廷若匆匆赶来,瞧见一群大臣跪在承乾宫前,但并未多想,推门而入,与隆多打了个照面。 “隆大人。” “滇西王爷。” 二人礼貌性的拱手。 朱廷若瞧见了那个贵妃,欲开口,“母.......” 那贵妃却摇头示意不要。 “外边是老二来了吗?” 朱蛟虚弱的声音从里头传来。 卢公公低着身子说道,“王爷,陛下请您到跟前儿去说说话。” 朱廷若点点头,去了里边,nongnong的安神香绕在鼻梁之间。 “老二,你平常可不是这么鲁莽的人啊。” 朱蛟的语气明显很虚弱,但听不出是责怪还是什么。 “儿臣知错。” 朱廷若跪下道。 “你总是这样,只知道认错,却从不说为什么。”朱蛟继续道,“你可曾怪过父皇?” “父皇从小就是儿臣的榜样。” 朱廷若说道。 朱蛟扶着床想要靠起身子,朱廷若见了欲伸手,却被朱蛟制止,他艰难的起身,喘着粗气道,“你这话说得明星有怨气啊。” “儿臣不敢。” 朱廷若说道。 “你说不敢而不是没有,罢了,起来吧,地下凉。”朱蛟话题一转,“是不是很好奇他们为何跪在外头。” 朱廷若摇摇头,“父皇从小就教导儿臣有些事不知道反而更好,这话儿臣时常记着,一直不敢忘。” “嗯,确实。”朱蛟顿了顿还是说道,“不过是立太子一事,你说,朕应该立谁为太子?”、 朱廷若不语。 “你心中其实有答案不是?” 朱蛟笑了笑。 朱廷若再次跪下,磕了个头,“儿臣不敢妄自揣测。” “怎么又跪下了,都说地下凉了。” 朱廷若依旧跪着。 此时,朱蛟瞧见卢公公低着身子进来,皱了皱眉,“怎么,他们还是不肯走?” 卢公公瞥了一眼朱廷若,凑在在朱蛟耳边说了些什么。 朱蛟闭上眼,思索了一会儿,再次睁眼说道,“告诉他们,让他们跪着吧,跪的越久越能表示他们对大宋的忠心,谁要是先起来了,谁就是蔑视皇权。” 然后,朱蛟招过卢公公又悄悄说了些什么。 “是,老奴这就去办。” 卢公公退下了。 承乾宫外。 跪了许久的众人,“魏将军,您说的妙计就这?” 魏承年,与杨天傲都是大将军,只不过二人治兵理念不同,所以一直不和。 众人皆是抱怨起来,虽然大多是武官,可是就这么跪在这冰凉的白玉石板,换谁都顶不住啊。 “莫急,这皇上估计现在也是心急如焚。”魏承年说道。 咚,这巨大的声响将众人都给吸引了,只见一个老太监,正在指挥一群人搬棺材,没错,正是棺材。 看到领头的是卢公公,而身后跟着的那些熟悉的身影,竟是自家的小厮,有几个招过自家小厮询问,也有几个沉不住气的好奇道,“卢公公,您这是何故?” 老太监按照陛下的旨意故意说道,“皇上说了魏将军等人的忠心天地可鉴,圣上甚是欣慰,诸位大人皆是国之栋梁,故怕大人们若是一个不小心,所以便让奴才先备着,以防万一,陛下还说了,若是跪死了,追封侯爵,特允世袭,各位大人,请吧。”当然,适当的添油加醋可是他的强项,陛下还是太仁慈,这罪人就由老奴来做吧,卢公公这么想着,指挥底下的人更是起劲了。 “这?”跪着的众人面面相觑,最后都不约而同的看向魏承年,此时的魏承年,也没想到这皇帝看着年纪不大,居然能想出这么一手,自己又死要面子。 此时一个机灵的装作晕了过去,他家小厮也是个有眼里的人,便将自家大人给扶了回去,其余众人,也是纷纷效仿。 魏承年见众人大都装晕,也只好装作晕了过去。 “呀,”眼尖的卢公公自然是看到了,故意特别大声的对魏将军府的下人喊道,“你们都是猪吗?魏大人乃国之顶梁,这晕倒了,还不快扶回去。” 于是魏承年在一些宫女太监的嘲笑中被自家小厮给背了回去,真是丢脸丢到姥姥家了,但也没办法,总比真跪死在这好吧。 刚出宫门,魏承年便一个跨步翻了下来,面若猪肝,对着下人说道,“回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