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94章 保护民族工业 (第1/2页)
听到这个消息,陆怀安陷入了沉思。 这么大的事,郭鸣居然没给他说? 就算郭鸣不说,消息确定的话,李佩霖也会打电话给他才对。 陆怀安皱了皱眉,感觉有点不对劲。 现在新安冰箱厂的产量,基本已经稳定了。 陈翊之很有能力,不仅提升了产量,而且保证了质量。 而且当时张德辉都说过了,商河这边不会引入冰箱厂的…… 慢着。 陆怀安顿住,是啊,他们不会引入冰箱厂。 可是,如果是不建厂,直接引入冰箱呢? 挂了电话,陆怀安点了支烟。 结果烟都没抽完,郭鸣就打电话过来了:“我昨天跟李老师碰了个头。” 他说的,比钱叔更详细一些。 冰箱确实是商河这边引进,但是量并不多。 数量很多的是在另一个省份。 “同时,机器制造厂这边也签订了合作生产五万辆摩托车的合同。”郭鸣眉头紧皱,声音有些低沉:“然后国外的一家汽车公司,和北丰卡车制造厂正在谈判,我今天托人问了一下,进展挺顺利的。” 北丰啊。 陆怀安沉吟着,有些迟疑:“你有没有问,商河这边会引进多少冰箱呢?” “不多吧,首批大概是三千台左右,总量才一万多。” 所以郭鸣并不觉得这个是重点,他想了想:“李老师说,这个其实不是很重要,反正现在国家在大力欢迎这些电器公司的同时,应该也会对它们即将带来的冲击进行一些保护措施的。” 保护措施? 陆怀安皱了皱眉,沉吟着:“你的意思是……我不用管?没事?” “当然冲击肯定是有的……”郭鸣说着,有些迟疑:“就是可能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 了解了这方面后,陆怀安接下来几天特地关注了一下。 在北丰,许多信息都来得比南坪要快要新得多。 尤其是陆怀安还买到了一份国外的《经济新闻》报纸。 这上头,居然还发表了一篇《以耐用消费品为中心,加强贸易保护》的文章。 陆怀安看得非常认真,这篇文章里,非常尖锐地指出,由于国外耐用消费品大量涌入中国,千万了国内企业的压力,大量商品发生了积压。 如此一来,国内的工厂发展必会艰难,因此,“保护民族工业”的呼声已经响起。 文里甚至直言,国内很有可能会马上开展一系列针对性的贸易保护措施。 这家报纸还列举了十多种可能受到保护的耐用消费品,包括汽车、电视机、手表等。 其中,就包括了陆怀安最关注的冰箱。 陆怀安定了定神,就算真如这篇文章所说的话,那肯定也得过几个月。 而不少小厂,连续接受一个季度的冲击…… 很有可能会撑不下去。 听说国外的冰箱会在月中引进商河,陆怀安只得迅速把手上的工作清完。 沈如芸听到消息,有些失落,但还是表示了支持。 她原以为,陆怀安把孩子都送过来了,是准备自己也在这边长住的。 “我忙完再过来。”陆怀安想了想:“反正现在天气好,不会结冰,这我不还是想啥时候过来,就啥时候过来了。” 沈如芸点点头,靠在他怀里:“我们这个……可是要交罚款的。” 毕竟是二胎,现在计划生育抓得紧。 她现在能瞒着,可等到显怀了,最终还是瞒不了的。 陆怀安想到这个事,也是有些头疼:“现在比去年还要严了,怕是光罚款都不一定能行。” 那怎么办? 仰起头看他,沈如芸有些担忧。 所有障碍都扫清了,陆怀安甚至把婶子和孩子都送来了北丰。 若是这时候,孩子又不能留,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没事。”陆怀安轻轻拍了拍她的背,安抚道:“我先看看吧,你现在小心着点,别跟别人说。” 准生证这个事,得再想想办法。 现在别的麻烦都解决了,总不能卡在这个事情上。 总是能够解决的。 沈如芸心情有些沉重,虽然觉得有难度,但还是咬了咬唇,点点头:“好。” 接下来的几天,陆怀安找人,托关系,把孩子塞进托儿所里。 这个时候,就发现,真的,还是有钱好。 别的事不说,这些小事情确实是花钱就行了。 然后他们抽出一天空来,见了见苏志宽的女朋友的设计稿。 陆怀安对这个不怎么了解的,所以接过来后,直接递给了沈如芸。 画稿还挺干净的,沈如芸翻了翻,发现就是色彩不够丰富,稍做修改,就能挺不错的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