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1章 得按我们大宋的规矩 (第1/2页)
,替宋 宗翰非常骄傲。 骄傲来源于他的父亲,来源于大金国战无不胜的赫赫威名。 他对马扩的观感不错,可马扩现在居然要求他退出居庸关,拱手将好不容易取得的防线再次交给宋人。 这点他是断然不可接受。 “这是燕王的意思吗?” “不错。”马扩冷静的道,“之前在陛下面前,勃极烈曾经答应过如果大宋先得燕京,则贵国全军退回云州。 此言犹在耳边,还请勃极烈信守承诺,以免千载之下……” “你说我不信守承诺?”宗翰长身而起,冷笑道,“是谁先不信守承诺?贵国多年前就跟辽人暗通曲款,此事耶律余睹就能作证。 如今辽人已经被我逼入绝境,你们又用花言巧语令我军撤军。 撤军可以——你们之前说的银绢断不能少,必须全部送到我军中,我才能给手下儿郎有个交代。” 马扩笑呵呵地道: “之前在陛下帐中,勃极烈曾经说过不管成败,都不能影响了大宋与大金之间的交情。 当时我就说过大宋拿下燕京易如反掌,现在……呵呵,勃极烈一定要以大局为重啊。” 宗翰现在已经完全明白过来。 之前马扩出使就是赵枢计划的第一环。 他先在辽国境内制造恐慌,让辽人知道金国即将南下,即将给他们造成重大打击。 一边是一直不断侵占辽国领土、杀死辽国百姓的金国,一边是假仁假义,不断嘘寒问暖发誓绝不掠夺辽国,甚至舍不得征发辽国的壮丁。 大多数的辽人自然用脚投票,知道该站在谁的一边。 赵枢早有准备,之后又散布出了阿买勃极烈习不失战死的消息。 阿骨打本来就没有南下攻打大宋的意图,觉得把燕京甚至燕云都送给大宋也没啥。 听说习不失战死之后,自然在盛怒之下意图报仇,不仅带走了主力金军,还对宗翰的进军做了不少限制。 之前攻破上京、中京、西京时金军根本没有花费多少力气,攻打中京时甚至一招手,中京的守军就土崩瓦解。 谁能想到辽军居然会在这里爆发出了惊人的斗志,虽然还是没能挡住金军前进的脚步,但还是给金人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最重要的是,赵枢就趁着金人南下造成的绝望气氛,轻易就拿下了燕京,之前宗翰做的一切都成了给他做嫁衣! 不,马扩到来不是第一步。 两年前他擅自更改与金国的盟约,将易州拿到手中的时候就一直在谋划今天。 他不断收容辽国流民,积攒名声,然后就等着大金国上钩? 不杀此人,怎能解我心头之恨。 宗翰紧紧咬牙,狞笑道: “居庸关是我军拼尽全力攻破,之前我国更是消灭辽国大军,这才让贵国如此轻易拿下燕云。 这样,我也不多要——大宋给我银一百万、绢一百万,某就退兵! 之后每年再给这个数,我保证大宋安然无恙,风雨无忧!” 银绢加起来足有二百万,这个数字大宋也不是承担不起,可这种狮子大开口明明是把大宋摆在战败的一方,这种事马扩当然不会同意。 “大宋之前说过,收回燕云之后,可以将当年给辽国的岁赐送给大金。 但现在我们只收回了燕地,云州等地还没有掌握,若是收回了云州,大宋愿意每年以银十万、绢二十万赐大金,结为兄弟之邦。” 金国在南边的兵力不多,如果宋军趁机进攻,肯定能占据不少云州以南的土地——能不能守得住就是另说。 可现在赵枢狮子大开口,居然要求收回整套燕云,这是宗翰当然不能接受的。 我们辛辛苦苦打了许久,现在还没有彻底扫平西京诸州,你们嘴一张一闭就想要走,简直是做梦! “燕王的要求某断不能接受。 如果燕王不同意,那就别怪某不念从前的情谊了。” · 宗翰的大军一直就在燕京附近驻扎,这让赵枢非常开心 他现在更有理由煽动辽人的仇恨,将之前参军意志高涨的辽军重新编练,与宗翰开始和平对峙。 。 辽军的统帅依旧是耶律大石和萧干,只是赵枢给他们的军中都配了宋军的将领。 吴玠和刘錡跟随耶律大石,李成和姚平仲跟随萧干,全军的后勤、武备、训练都由宋人一手cao持,指挥的时候才由辽人调动。 耶律大石和萧干虽然有点不满,不过现在还是没啥办法。 宗翰已经驻扎在燕京边上,金军的援兵可以不断通过居庸关南下对燕京发动共计,这种情况下,他们也只能尽力站在赵枢的一边,与赵枢保持一致。 而这些日子,赵枢展现出来的手腕确实让这些辽人耳目一新。 领兵的人都担心外行领导内行到处瞎指挥, 而赵枢只对全军的大方向做战略部署,具体的作战部署呈上来的时候他也会召集众人仔细商议。 为了方便赵枢理解宋军现在的作战部署和之后的作战细节,防止出现宋太宗这种军事发烧友瞎指挥的情况,赵枢还在各军中设置参谋长,而自己身边组成参谋长联席会,由这次作战的实际统帅姚古任参谋总长、何灌任参谋次长。 这样的运转比之前的一个一个主意的瞎指挥乱参谋整齐太多。 这样的宋军,战斗力还真是不可小视。 听说宗翰不愿撤退,赵枢立刻决定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