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秦时御九界 (第1/2页)
“传说,在那遥远的上古,太昊皇伏羲以一人之能,力压万族,奠定了人族的地位。 之后万族共尊太昊皇,其以大神通,聚天下气数于一地,成就伏羲深渊。 然,天有天命,地有地数,人有人力。 天命不可干,地数有其转,人力有时穷。 伏羲深渊的存在,直接奠定了我人族的兴盛之基,也为万族的衰落埋下祸根,使得我族人才辈出,逐渐壮大。 之后,上古之民或是从天地之间获得了力量,或是从异兽身上得到了力量。 这些力量,帮助人族在那个残酷的时代,更好地生存。 再往后,帝颛顼绝地天通,天地环境改变。 那些上古流传下来的血脉,难以适应当时的环境。 遂,发生共工氏与颛顼争帝的事,共工败,撞周山以自戕。 天柱折,地维绝,伏羲深渊崩毁,神州地气流失,天地发大水,往后的无数年里,我人族一直被自然所压迫。 直至最后,禹王治水功成,为人族共主,铸九鼎重聚神州气数,以镇九洲。” 城堡的房间内,雪衣侯与白秋霜对案而坐,讲述着那被深埋的未知历史。 “从夏到商,如我等这般的上古遗民,得到了喘息,血脉方能延续。 昔年武王伐纣,成汤江山坐拥九鼎,故而气数不绝。 武王以苍龙七宿,截其气数,封于七个铜盒之中。 得气者昌,失气者亡,最终神器更易,周朝立而商朝灭。 但随着时代推移,周朝的衰落使得它没有能力,再负担如此庞大的气数。 最终,天子将作为根基的九鼎留下,将苍龙七宿分予诸侯,形成了这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 而商灭之后,如我等这般的人族便再次开始难以适应环境,从而血脉衰落,传到如今,几近灭族。” “既然帝颛顼之时,如我等这般人族便逐渐难以生存。 那为何,夏朝建立后,我等的先祖反而能够继续将血脉延续。” “那自然是因为,禹王本便是共工氏族之后!” “这…怎会!” “虽然共工氏撞断周山,但是氏族依然在延续。 历经帝喾,尧,舜,直至禹王。 不知侯爵可曾听说过,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并不曾听过…”雪衣侯说道,面前之人说讲内容,实在是骇人听闻,对当代主流思想来说简直是大逆不道。 “天下发大水,历经数代人王而不得治。 至舜帝时,帝命鲧治水,在鲧失败之后,命人杀其于羽郊。 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洲。 最后舜帝死于苍梧之野,而禹王建立夏朝。” “按先生所言,舜帝之死也另有隐情?” “哈~数十年前,魏国出现了一套典籍。 没有人知晓,其中到底记载了什么。 只知,百家当时都出了人,共同监督,将其付诸一炬,化作飞灰。 我派从中得到一句话,共工子勾龙即鲧子禹!” “这!” “所以,禹王重新整合、梳理地气,分立九洲之后,我等先祖的血脉才能延续。 而武王伐纣,将地气拆分后,天地方才发生异变。 难以再支持如我等这般,拥有特殊血脉的人族生存。 就算偶尔有血脉复苏,但终归难以完全觉醒,带来力量的血脉最终成了负担,造成了诸多悲剧。 这便是我所知晓的,其内容不仅杂乱,而且很多都与现存典籍中的记载存在冲突,难以考证。” 虽然白秋霜嘴上说着以诚待人,但字里行间依然有真有假。 一部分典籍加上连蒙带猜,再结合一下前世记忆与九界历史,最终得出来的,似是而非的真相。 这要真给他全说对了,这个时代也不用叫春秋战国了。 直接叫先秦御九界多好,剧情未知,地气流失就完事了。 雪衣侯闻言,陷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