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衡阳雁去无留意(五) (第2/2页)
“难怪我满人要把年号叫做天命,看来着大明江山还真是天命所归。” 皇太极只是在门口大概了解了代善他们的想法,就立刻决定全军继续前进,战机一瞬即逝。 他现在想做的就是,怎么让自己这一条毒蛇,长成毒龙,然后反噬养着他们的那群人。 杜度他们这些贝勒们也一个个的佩服代善他们的胆量。 原本以为是逃兵的,现在看来也不是不可能成为英雄。 前屯,是一个军事重地。 他背靠山海关,算是前沿最能警戒来敌的位置,只要能够做出示警,山海关就能立刻做出最正确的准备。 王之臣坐在窗前。 若是在中原,现在正式吟诗弄月,开办酒宴的好时机。 可在关外这种地方,那是想都不要想了。 春秋两季还好,然而短暂的几乎可以忽略,夏季稍微好一点,只有漫长的冬季,才是此处最永恒的景致。 赵率教是一个有心人,给他准备的房间,很符合他的要求。 前几天说过的那些方案,也都让他很满意,此时正琢磨着,是不是下一次可以提议他做山海关的总督。 只是还是有一点可惜了满桂。 他是个文人,对于军事不说一窍不通,肯定是不如那些打仗打出来的人,所以手下必须要有一位勇猛善战的人。 而满桂刚好符合他的要求,又因为他蒙古人的身份,若是朝中没有依靠,顷刻之间就会把他当做敌人的jianian细给处理掉。 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八个字,可是记载在书本里的。 只要需要,就会有人用出来。 想着想着有想到了袁崇焕的身上,他已经把这几天想到的办法,都让手下带着过去了,不知道袁崇焕接到他的提议,会不会认可。 正想着隐约的听到外面一阵喧哗声,不大一会,全身戎装的赵率教前来敲门。 “大人,宁锦防线可能有变,今日咱们派过去给袁崇焕送信的手下,身中数箭回来了,若不是他坐下的马快,很可能赶不回来报信。” “身中数箭?袁崇焕下的手?” 王之臣一边穿衣服,一边不敢置信的问道。 “不是,说是看到了建奴的人马,正在向前屯行进。” 赵率教沉重的说道。 在前屯和高台堡之间,见到了建奴的队伍,那么宁锦防线可能已经被人攻破了,可就算是攻破,也应该有消息传来。 “可能不是宁锦防线有变,而是他袁崇焕有变,立刻召集人手进行防御,另外派人去山海关传信,随时做好支援的准备。” 王之臣从这点消息中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只是对于最前端的消息,还是不清楚。 “要不大人还是回山海关吧,树下在此死守也能放心后背。” 赵率教知道吴三桂和他们不是一系,万一建奴真的强攻,山海关上的总督又坐视不理,事情很可能就会失控。 “好。” 王之臣对自己的定位还是很清楚的,此地马上就要变成了凶险之地,自己在此很可能会掣肘赵率教的发挥。 突地一声号角响起。 赵率教脸色一变,知道送人出城已经事不可为,而这种号角的声音,也是表示有敌人来袭。 “是不是建奴已经打过来了?” 王之臣再也无法冷静,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大人······”赵率教艰难的喊了一声接着道:“卑职前去看看,若只是小队人马,咱们说不得,还能捞点战功。” 前屯外面火把通明。 远远看去就仿佛天上的繁星,落入了人间。 黑压压的城外,火光点点,根本就分辨不出来到底有多少人。 “大贝勒,咱们的运气来了,要不是高台堡的攻城器械,像这样的一座堡垒,凭咱们这点人手还真拿不下来。” 莽古尔泰跃跃欲试的说道,他已经知道自己队伍的后面跟着的是皇太极,怎么说要大侠这个小地方,还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 “是啊,汉人也不知为何晚上的眼神不好,还是咱们满人影响不大。” 代善瞧着远处黑沉沉的城池,仿佛一只趴着的巨兽,到现在也未曾睡醒。 “立刻攻城,让那些降兵们先上,消耗一波再说。” 夜盲症,在这个时代,还真的是一种无解的症状。 没有系统科学的分析,只能当成是上天对于某些人的惩罚。 而且这种言论在任何地方都很有市场。 ** 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此时的吴三桂才二十四岁,年少有为都不足以来说明他现在的地位。 半年前干掉了八大晋商之一的范家,不但得了银子,还得了朝廷的嘉奖,正是志得意满,年少轻狂的时候。 然而京城官场的暗流涌动,却又让他按捺下了躁动的心情。 山海关的总督,他只是代领,还没有正是任命,据他得到的消息就是,崇祯皇上没有回潮,他的批文应该还在路上走着。 他是内阁首辅黄爌的人,若不是运气好,黄爌上台之后,需要个在辽东的军人,而他自己的身份还算干净,根本就轮不到他来座这个位置。 此时再次看了一遍,按照黄爌的说法,写成的奏章,满篇都是催要银两,就不由得摇了摇头。 到底还是很年轻,见不得这种阴暗的勾当。 可为了自己的仕途,由不得不同流合污,也是如今武人的无奈。 “总督,不好了。” 突然门外跑进来一个亲兵,连敲门都顾不得的喊道。 “你总督我,年少有为,好的很呢。” 吴三桂不悦的怒斥道。 “是,是,是,总督好着呢,嗯,刚刚又瞭望台的属下汇报,说是前屯的方向烽火台起火了。” 亲兵见了吴三桂,慌张的模样有所收敛,可他口中说的话,却让吴三桂一阵心惊rou跳。 大晚上的,前屯烽火台起火,肯定就是有了战事。 想的更深一点就是,辽东的建奴,已经突破了宁锦防线,快要打到山海关了。 “看清楚了没有?立刻让斥候前去侦查,另外通知副总督满桂来见我。” 吴三桂看着人年轻,对于许多事情已经驾轻就熟。 王之臣可是刚刚出关不久,人应该还在前屯,让满桂带兵前去支援,应该问题不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