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八十章苦主 (第1/1页)
听说摄政王有个秘密正文卷第六百八十章苦主余光瞥见阴登楼眸光微变,桓儇伸手抚了抚他的肩膀。 桓儇沉声道。 她和魏谟接触过几次。在她看来魏谟和其先祖魏玄成不一样,玄成公行事刚直不阿,敢于直言上谏。 而魏谟此人则多思多谋,而且因为落魄多年,游走于市井,更比别人多了几分机敏,善于察觉到许多细小微末之处。所以她也愿意重用魏谟。 看了看四周,桓儇压低声音, 如同桓儇所说一般,被孙伏珈押解的常宿于后日,抵达了长安。在她的安排下,常宿被秘密关进了大理寺最后一间牢房里。 这几日里除了御史台,会时不时上门找桓儇问问那些儒生的情况。她也不瞒,把从儒生聚众闹事,以流言重伤于她的事,挑出重点悉数告知御史台。 至于朝局外,那些被桓儇能力才学所折服的儒生,也纷纷站出来为她说话。一时间事情变成了两极化,喜者与恶者皆有。 但桓儇仍旧稳如泰山。 她越稳,温家越慌。 府中水榭内。 桓儇神色慵懒地倚着凭几,白洛和白月站在两旁为她打扇。 抬头望着卢世昭,桓儇温声道。 卢世昭垂首,从袖中取了封信笺出来, 示意白洛将信笺搁到一旁,桓儇挽唇, 待卢世昭离去,桓儇搭着白月的手缓缓起身,若有所思地望向一望无际的碧塘。其上荷叶渐生,偶有鹭鸟掠水而过。 桓儇凤眸半敛, 白洛递了茶过去, 闻问桓儇颔首。 在寂静了几日后,一封折子被秘密递到了皇帝案上。其上列数了温家勾结儒生,谋害大殿下的罪证。人证和供词皆在,瞬时在朝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三司联名上书要求彻查此事。接到奏疏的政事堂,直接陈书于皇帝。 在朝臣连着上了三日折子后,桓淇栩终于下旨着三司彻查,务求一个公正。至于温家在朝为官者,也悉数被停职待查。 原本诸臣以为快到风浪将歇时,哪成想江洲百姓,会在此时联名上书。指出江洲民不聊生,皆因为江南道上有官员卖官。有些人为达目的,卖妻卖女不说,更甚者还有将他人妻女掠卖至外州,以此换得钱财。 江南道买卖官职之风早已形成多年,百姓生活也是各成一派。富商巨贾更富,而贫者更贫。久而久之竟然成了典妻当女的风气,不愿意者,只能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 此前江南道上的匪祸就是因此而生。因着日子过不下去,被逼无奈才落草为寇。至于江南道上大小官员,为了掩盖卖官一事,刻意派兵追剿。 百姓们原本不敢揭发此事,可是看到朝廷围剿了盗匪,又见朝廷处置了不少官员。这才找到了顾峰,呈上血书恳请他,为他们讨一个公道。 这厢有人带了头,周边各县的人也纷纷生出心思来。毕竟只有铲除这些贪官污吏,他们才能恢复以往的生活。 这日谢长安出城办事,在城门口遇见个衣衫褴褛的老汉倒在路边。那老汉半睁着眼,听见耳边有马蹄声。不管不顾地冲上前,拦在谢长安马前,嘴里高喊着大官人救救他。见老汉实在可怜,谢长安便吩咐随行仆役将人先安顿下来,等他办完事再来。 心中惦记着此事的谢长安,一处理完手头上的事,便赶往客栈。经过一番询问,从老汉口中得知,他原本是江洲的个户,可奈何刺史与城中富户勾结,做出卖官之事。县令不通政务,一味的欺压百姓,与刺史勾结肆意提高本县赋税,以致民不聊生。 原本他们这些百姓求告无门,可听得朝廷在查江南道。这才几家几户凑了些盘缠,让老汉进长安向皇帝揭发刺史等人的罪行。 听完此事后,谢长安怒不可遏。安抚好老汉,嘱咐他在此好好休息。即刻动身前往公主府。 谢长安到公主府时,正好遇见徐姑姑送孙南祯出来。他侧身避开二人,耳边飘来一句话。 孙南祯捋着胡须,沉声道: 眼角余光瞥见谢长安从他们身旁走过,徐姑姑忙止了话题。 察觉到徐姑姑的目光,谢长安颔首往前走去。 等他进到屋内,桓儇搁下药碗。 持着帕子拭去嘴角药渍,桓儇笑道: 谢长安垂首, 言罢谢长安将老汉和他说的事情,悉数告知了桓儇。 一面听着谢长安的话,桓儇屈指轻扣着案几,凤眸中流露出几分狠厉来。 桓儇语气微冷。 谢长安伸着脖子看向桓儇, 闻言桓儇低笑一声, 摩挲着案几上的阴刻麒麟纹,桓儇眯了眯眸。 桓儇拂袖起身, 谢长安忙点头。 为您提供大神月澜觞的《听说摄政王有个秘密》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六百八十章苦主免费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