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 戴罪立功的剧本 (第1/2页)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 养心殿中,经过内阁处理、备注过的奏折,源源不断地送到萧承面前。 各地政务、前线军事、粮草运输、物资调拨……治理国家,每日所需处理琐碎繁杂的事务,便已经让人头疼不已,应接不暇了! 虽然如今的内阁之中,有着诸葛亮、狄仁杰等人才,助萧承处理政务。 但由于如今的六部主官,大都是原本的朝中老臣充任,能力虽勉强能够应付政务,但着实算不上得力,还是给萧承凭添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量。 此时的养心殿中,萧承看着手中的奏折,眉头紧皱。 抬头看向殿中跪伏的大臣,他强忍着心中怒意,冷哼道: “龚景,朕将兵部交托给你,你就是这样给朕交代的?” 帝王威势,本就如渊似海。而且因为登基之后的诸多事情,萧承声势威望越发高昂,朝中文武臣子是又敬又畏,甚至已经到了在萧承面前奏对,都越发小心翼翼起来。 此时的萧承,不过微微露出一丝愠怒之意,整个养心殿中的气氛,便顿时变得极为压抑。一旁伺候的宫人们,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而殿中跪倒的那位当朝兵部尚书龚景,此时更是局促无比。 听到萧承的问责,龚景额间直冒冷汗,浑身微颤,嘴里结结巴巴道: “请,请陛、陛下,恕罪啊!” 萧承见他这幅模样,心中更怒,猛地一拍御案,喝骂道: “你看看户部那边,连犒赏饷银都早就准备好了。结果你兵部,有五军都督府在旁协助,到了今日却连前线将士战功,都未能统计完成,还舔着脸让朕恕罪?” 如今前线战事稍歇,自然便要开始论功行赏。这件事,事关军心士气,自然是重中之重。户部严嵩那边,更是早早地便将饷银、赏赐等都准备妥当。 结果到了兵部这边,反而却是卡住了! 前线战报送回也有了半个月,结果兵部愣是还没有整理完毕。犒赏之事,就因为兵部,而直接拖了后腿,这才有了今日萧承将兵部尚书龚景唤来,一通问责。 龚景也知道自己这次办差不利,只能哭丧着脸,一边请罪,一边为自己辩解道: “请陛下息怒啊!并非是臣不尽力,实在是这段时间,前线一直局势紧张,军械调拨、战死将士统计,都需兵部经手,实在是人手不足,上下官员疲惫不堪,这才有所延误啊。” 看着不断谢罪的龚景,萧承是欲要发作,却又强忍下来。 因为萧承很清楚,龚景这个人做事不是不尽力,也不是不够忠心。实在是他的能力太过一般了,这才出现这般情况。 在金手指面板之上,他的文学、智慧、统御,都不过在七十左右晃荡的。这样的能力,主政一方是足够的。但要他执掌云国兵部大权,统筹国中兵马兵籍、军械之事,就却是有些为难他了! 毕竟不是游戏,来一个人才就可以直接认命尚书宰相之类的官职。朝堂之上官员晋升,当要有其规则制度,不是萧承看一眼臣子属性面板就可以授官的! 若非是通过策卡、科举而来的一众人才资历太浅,萧承又何苦要这般呢! 认命龚景为兵部尚书,是萧承当初自己做的选择,本该就要有心理准备。此时的他,自然也不愿迁怒,当即深吸一口气,冷声道: “朕从内阁之中,抽调数人去你兵部协理政务。三日之内,必须将首尾处理完毕!” 听到这话,龚景眼眶通红,重重地叩首在地,颤声道: “臣,谢陛下体谅!” 萧承冷着脸,对一旁的小太监道: “传旨,诸葛亮、郑德容、项侪,以内阁行走之职,加兵部主事衔,协理兵部事!” 小太监闻令,当即应是,带着龚景一同离开。 萧承轻叹一声,有些疲惫地靠在龙椅之上。 说起来,如今六部之中,还就是严嵩代为署理的户部、温体仁掌管的刑部,两部效率最高。 这二人,都是最擅揣测上意之人。在萧承的手下效力,自然不能全盘以原本历史上的表现衡量。可就算萧承很清楚这一点,当他每次想要赞许刑、户两部办事得力之时,看到二人的名字,心中总是莫名觉得有些荒唐。 想到这里,萧承微微摇头,沉声道: “还是不够啊!” 一旁伺候的冯保闻言,当即小心翼翼地问道: “陛下说什么不够?” 自然是萧承如今手下的人才不够了! 原本还觉得差不多了呢,但如今一看,朝中六部、大理寺、御史台、五军都督府、地方三司衙门,人才哪里够用啊! “没什么!”萧承摇头道。 冯保自然不会追问,见萧承不愿回答,当即闭嘴不谈。 萧承沉吟一会儿,又问道: “夏国那边的事情,你可曾准备妥当了?” 冯保闻言,连忙道: “回陛下,都已经准备妥当了!这次尚虞备用处为主,我东厂为辅,已经在永州布局完毕了!” 萧承闻言,点了点头,告诫道: “这次你们两方一齐出手,虽只是闲棋,但隐约关系到金陵城日后的布局,不要出差错,也不要只惦记着暗中较劲!” 东厂与粘杆处职能略有重叠,此前一个盯着夏国,一个盯着黎朝,冲突不大,萧承自然不会过问。 但如今,黎朝彻底归附,东厂抽调精干人手,于夏国发力,安插眼线、暗探、暗桩,与粘杆处之间,不可避免地会有摩擦间隙。 为了防止日后耽误差事,萧承自然要提前告诫一声。 冯保闻言,连忙道: “请陛下放心,我东厂与尚虞备用处只知为陛下效力,自然是精诚合作,不做他想!” 萧承闻言,只是随意地点了点头,低下头去再次批复起奏折来。 等了一会儿,御案之上摆着的奏折已经差不多了,冯保趁着萧承起身放松,连忙道: “陛下,清迈郡夫人今日入宫,陛下之前不是说要去见一见的嘛。奴婢刚刚也去看了,今日的奏折已经批阅得差不多了……” 说到这里,冯保顿了顿,继续开口道: “郡夫人进京,还带了一万五千名哀牢族青壮,现留驻在京畿大营呢。” 清迈郡夫人柳老,一直在助萧承稳定哀牢族,朝中各种政策也极为配合,让萧承省了很多心。这次萧承欲要组建无当飞军,更是抽调了这么多族中青壮前来,其殷勤之心萧承看得出来。 为了做给朝野上下,国中内外看,萧承对此自然要展示恩荣的! 萧承点了点头,道: “郡夫人来了,是要见一见,正好去看一看姝儿!” 冯保闻言,低头应是,然后高声道: “陛下起驾长秋殿……” ---------------------- 夏国,邵阳郡,永州。 作为邵阳郡郡治,永州临近谭江,扼守要害,航通西南,乃是邵阳郡最为紧要之地。 而如今,西南防线重铸,永州更是成了防线之上不可获取的地方,自然更受重视。 如今的永州之中,除了慕容复手下招揽兵马驻守之外,岐王更是以朝廷、西南招讨司命令,不断调集夏军进入城中协防,局势越发紧张,气氛愈发压抑起来。 当然,明眼人此时却是都能够看出,这城中越来越紧张局势与气氛,并非全是因为云军大兵压境…… 入夜,宵禁。 此前遭受过瘟疫,人口锐减的永州城中,此时略显死寂。街道两旁少有灯火,鸟雀无声,更别说什么家养的猫狗了。唯一能够听到的声音,也只有巡查城中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