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15章:莫斯科大公国 (第1/2页)
李成桂投降了。 当他得到倭国被灭的消息后,哪怕歧城岛就在自己的面前。 “没用了,都降了吧。” 今年的李成桂,已经有六十六岁,原本精神抖擞的他,在得到消息的那一瞬间,就好像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 在他的计划里,就算是倭国失败,他也可以乘船去到南洋逃难。 可是太快了,快到他都没有办法接受这个消息。 在他看来,足利义满的失败,顶多只是九州岛再度落入大明手里,而不是连他自己都被活捉。 倭国所有的兵力,几乎大半都折损在了九州岛上,这也就意味着整个倭国就这么突然之间,并入到了大明的疆域里。 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最主要的是,这样一来,他根本没有办法逃离,大明水师完全可以抽出手来,直接将海域全部封锁。 况且到了这个年纪,他还有什么好逃的。 “父王,我们还有机会,我们还能去到海上,那么大的海面,大明的水师不可能全部抓到我们的。” “我们有人,有钱,有船,可以去到南洋,如果在南洋待不下去,还可以去到更远的地方。” “终归是会有一条活路的。” “父王,不可自弃啊。” 要最不甘心的,其实还是李成桂的次子,李芳果。 他好不容易把兄长给熬死了,眼看着父亲称高丽王,自己能够继承王位,现在突然就变成了这样。 他不想死,还想好好的活着。 父王已经六十六岁了,可他才四十二岁,他还能活很久。 “果儿,没用了。” 李成桂走到一处大石头上,轻轻的靠了上去。 发白的头发,浑浊的眼眸,犹如迟暮的老人。 “就算你想走,可是真的能走吗,你看看那些远处的大臣们,或许你应该去听听他们在什么。” “他们正在商量着,怎么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怎么才能把我们献给明军。” “你也可以去士兵那里听一听,听听他们在商量什么,他们在商量着,怎么跟明军投降,才能得到活命的机会,或许还能立一些功劳什么的。” “如果倭国没有败得这么彻底,如果倭国还能坚持一段时间,我们还有机会。” “但是现在,大势已去,民心尽失,没有人愿意跟着你去过逃亡的日子。” 李成桂一边着,一边看着远方的海面上。 浪涛不断的拍打在海岸上,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不,父王,我不信。” 李芳果疯了一样,跑到远方到处去质问他人。 李成桂只是静静的看着,没多久,就看到自己的儿子被人打倒在地。 但是远方的人群并没有过来。 因为在李成桂的身边,还站着禁卫军大统领王虎。 “王虎啊,连累你了,原本想给你荣华富贵,没想到最后却成了这幅样子。” “待会等明军过来,你就拿我的脑袋去换取一些功劳吧,至少能保全你的家人。” “这也许是我最后能给你的。” “当年你的救命之恩,我一直记在心里,可惜不能再好好的感谢你了。”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李成桂看着这个时候还坚守在自己身边的王虎,轻轻的道。 王虎的目光有些复杂。 迟疑了片刻后,开口道:“其实大王不应该感谢我,当年我是奉了东家的命令,所以才会在大王身边。” 出这句话后,王虎的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不得不,这些年跟在李成桂的身边,他确实从来没有亏待过自己。 李成桂有些错愕,随即哈哈笑了起来。 “王虎你的东家,是不是当今大明太孙。” 王虎回道:“是的。” 李成桂也没有恼怒的意思,反而是感叹道:“看来我输的不冤啊,当年群英商会风靡于高丽,我就猜到其中有阴谋。” “当年道衍来高丽之际,我就认为自己是低估了群英商会,没想到现在,又是低估了。” “救了我性命的人,我一直最信任的人,连我的儿子,我都没这般信任,没想到却是别饶人。” “不过话回来,还是要感谢当年你的救命之恩,否则也没有任何意义。” 王虎犹豫了一下,但并没有出口。 他想的,当年袭击李成桂的人,完全就是东家安排的,为的就是博取到李成桂的信任。 至始至终,这都是个局。 一个专门为李成桂设下的局。 王虎感觉在这个时候把真相出来,对李成桂打击太大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十多年来,王虎一直都在李成桂的身边,而李成桂也一直待他如兄弟。 “大王,或许没必要如此,如今高丽王室已绝,大王就是高丽王,按照大明现在实行的政策,只要大王诚心归附,自然可以得性命保全,也能过上养老的日子。” 王虎劝着道。 他这话也是没错。 大明不管对于哪个国家,即便是在颠覆社会结构,但对于王室,从来就没有斩尽杀绝过的日子。 哪怕是现在的本雅失里,大概率也是圈养在京师,而不是直接处死。 包括倭国的足利义满,倭王王室,安南王室,占城王室。 “没必要了,我都已经这把年纪,大半截身子都已经埋进了土里,还不如来个慷慨赴死。” “你还是拿我头颅,换取功劳吧。” “这样也好,既然你是大明太孙的人,想来回到京师也是一番富贵,我也不用担心你了。” “倒是还想拜托你,往后能够对我的后人照顾一二。” 李成桂请求道。 但王虎拒绝了。 “不用如此大王,还是好好活着吧。” 李成桂只剩下苦笑。 这时,远方传来了马蹄声,明军已至。 李成桂自然没有抵抗的意思,麾下的将士也没有,见到明军,直接就降了。 ------ 洪武三十四年,十月十八。 高丽,倭国,尽皆归附于大明。 设原倭国四行省后,再设高丽承宣布政使司。 高丽的疆域并不算大,直接设一个行省也就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