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一十二章.原来是傻狗赵炮(盟主叁玖壹加更5/5) (第2/2页)
扒拉两个小菜,再弄个罐头,这么凑四个菜,在这时候就相当有面子了。 像那些家里办事儿的,也都是临时搭俩灶,等办完事儿就拆了,省着放院子里碍事。 像王美兰这样,在家当院盘俩灶的,活了四十年的黄贵还真是第一次见。听了金小梅的话,王美兰点头表示赞同,然后对黄贵说: 黄贵: 黄贵连声都不敢吭了,他心想我下回可不来了。这次我来完了,你儿子跟着上我家,我得给他杀驴。那下回呢?我家就那一头驴呀! 王美兰跟黄贵说完,抬头扫了眼往墙上大钟,转脸问金小梅说: 金小梅也看了眼时间,道: 蒸饺子,在大锅上汽后得掐时间。要是素馅,一般有个十分、八分就够了。要是rou馅一般就得十五分钟。 而赵军家包的是大rou,并且王 美兰还要把rou馅里掺杂的少许洋葱蒸化,所以就蒸得时间就稍长了一些。 王美兰闻言把身一转,抬起小臂将右手伸出,这一举动看得赵军一愣。 只见王美兰伸着右手,就像是要与人握手的姿势,然后她把手掌往上一甩,喝道: 金小梅紧跟着也吆喝一声,然后她去了外屋地。而赵玲、杨玉凤和徐春燕三人,则是拿着家伙事出了门外。 王美兰说家里人多就带人包了二百个大蒸饺,蒸了满满三大锅。正好赵军家屋里一锅,屋外面两锅。 此时屋里屋外,金小梅、杨玉凤、徐春燕三人,都是一手拿着包饺子用的扁匙子,探到饺子旁边一拨,将蒸饺剥离屉布。然后另一只手放进旁边的碗里蘸凉水。随即用蘸过凉水的手,把刚才这个饺子捡出来。 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刚出锅的饺子烫手。然后,使扁匙子再拨,另一只手再蘸一下凉水,如此一个个地将饺子捡进盘子里。 因为一桌上坐一圈人,所以一桌上就得放三盘饺子,这样使每个人都能方便夹。都说赶得早,不如赶的巧。 就在三个女人捡饺子的时候,下班四人组回来了。 在临近自家门前时,听着熟悉的狗叫声,李大勇跟赵有财、林祥顺笑道:「我家又没亮灯。 赵有财、林祥顺都呵呵一笑,而李宝玉却指着不远处说:「爸,那咋还有亮儿呢?, 黑灯瞎火的,李大勇也看不清楚,连眨两下眼睛也没能分辨出那光源是什么。 等进到赵家院里,几人才看得明白。此时赵李两家隔墙的墙头上放着一把手电,那手电照着赵家院里的两口大锅。 一口锅前站着杨玉凤,另一口锅前站着徐春燕。眼下俩人都在捡饺子,而在她俩中间站着赵玲。 赵玲没捡饺子,而是一手端着一个碗,碗里都盛着凉水,这是给俩人蘸手用的。赵有财小声嘀咕一句,他感觉自从那次吃完杀猪菜,他家就一天比一天热闹。 看见赵有财回来,赵玲先打了声招呼。 面对小舅子媳妇,赵有财不敢怠慢,忙笑着回应道: 这时,杨玉凤、徐春燕也和回来的几人打招呼。正好饺子也都捡完了,赵玲喊道: 李宝玉乐呵地答应一声,快步就往门前跑,赵玲、杨玉凤、徐春燕依次先进。只见那一盘盘大蒸饺,真可谓是皮薄馅大,那烫面的饺子皮,用赵军家乡话叫透亮十分儿,隔着皮都能看见馅。 随着赵有财、李大勇、李宝玉和林祥顺进来,四人不免跟黄贵一番寒暄,这四个人竟然都和黄贵认识。 寒暄过后,众人分开两桌落座。望着满桌的美味佳肴,赵有财作为主人家,先端起酒杯来。而今天,黄贵作为客人,他代替了李大勇,跟赵有财一起坐在炕沿边。 赵有财端杯向黄贵示意道:「兄弟,咱俩得有十来年没见了。今天你难得过来,薄酒素宴哈,你就当是自己家,多动筷儿,吃好、喝好。 在食堂混那么些年总迎来送往的,赵有财一番场面话说的也不错。 在碰了一杯酒后,赵有财拿起筷子招呼大家吃饭。这一桌子,几乎都是硬菜。而最让赵军满意的,是那狍子rou馅大蒸饺。这饺子就像王美兰说的,把洋葱蒸化了,里面馅成一个大rou蛋! 由于搅进去不少汤,在蒸熟以后,一咬开饺子皮就是一股汤。此时饺子正热,那汤烫嘴,赵军只能任其流入碗中。 赵军吃饺子喜欢空嘴吃或是蘸辣椒油,本来他碗里只有辣椒油,此时饺子里的汤流入碗中,汤和辣椒油层次分明,汤在外圈而油在 内圈。而那饺子馅里也有油,所以在红色的辣椒油上,还能看见飘有金黄色的油花! 赵军连吃了四个大蒸饺,碗里已经有了一碗底汤和油,赵军直接将其一饮而尽,只觉得鲜香无比。 这时,他又夹起一个带嘎巴的饺子。这个饺子,外侧微焦脆硬。这是因为饺子在上锅蒸时,是转圈摆放。最外圈靠锅边的饺子,外侧就如锅巴一般。 赵军吃了五个饺子就感觉差不多饱了,而这时其余人也垫了个底,然后他们就开始喝酒。 打围人聚在一起吹吹噓嘘、呜呜圈圈,这一下子几乎都给喝多了! 除了赵军、李宝玉和解臣,其余的赵有财、李大勇、王强、林祥顺、黄贵、张援民都喝多了! 喝多了,那说起酒话来,就有意思了! 只听王强对黄贵说: 黄贵骂了一句,但他不是骂王强,只听他说: 本来就时间久了,再加上喝了不少酒,黄贵就更想不起来了。此时他转向赵有财,问道: 喝多了的赵有财提起死对头来,骂道:黄贵说: 这时,张援民插嘴道: 不得不说,黄贵对张援民的印象是真深、印象是真好,听张援民的话,黄贵惊讶地道: 张援民一摆手,道: 黄贵好像也没大听明白,但喝多了的他脑海突然想起一件事,忽然转向赵有财说: 赵有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